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高等理科教育》
關注()【雜志簡介】
《高等理科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科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刊,是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科教育專業委員會與蘭州大學共同主辦,面向海內外公開發行的以高等理科教育和高等教育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性刊物。
【主要欄目】
雜志設有:名師卓見、理論前沿、專業建設、課程教學、全球視野、教務論壇、學生事務、管理之窗、歷史鉤沉等主要欄目。
【辦刊宗旨】
《高等理科教育》以推動中國高等理科教育教學和普通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為宗旨,以揭示高等理科教育教學規律和普通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為基點,及時反映高等理科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研究前沿成果,展示國內外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和普通高等教育發展的成功經驗,推廣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研究成果,為中國高等理科教育學界提供一個研究成果交流平臺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我國大學重點學科建設的制度特征王建華,朱青,WANG Jian-hua,ZHU Qing
2. 工程教育如何確定人才培養標準?——《CDIO大綱》開發與修訂過程的啟示胡文龍,HU Wen-long
3. 創新型應用人才素質與培養理念探討董春橋,楊群,陶濤,楊家寬,DONG Chun-qiao,YANG Qun,TAO Tao,YANG Jia-kuan
4. 論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于紅慧,YU Hong-hui
5. 以高校創新能力提升為基點的研究生教學模式初探——以工程抗震原理與應用課程為例李寧,李忠獻,丁陽,LI Ning,LI Zhong-xian,DING Yang
6. 我國高?蒲谐晒D化的現狀、問題和對策分析徐國興,XU Guo-xing
7. 高校不同群體對學生評教結果應用看法的調查研究——以C學院為例周敏,ZHOU Min
8. 香港高等教育擴展時期的政府資助探究范冬清,FAN Dong-qing
9.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指導教師評價考核研究邵進,董婷,王唯,SHAO Jin,DONG Ting,WANG Wei
10. 新建本科院校地理教師繼續教育模式探討葉汝坤,YE Ru-kun
11. 我國綜合性大學人文教育學生需求分析——基于蘭州大學的調查焦煒,程旭,JIAO Wei,CHENG Xu
12. 解析印度理工學院:三重螺旋的視角張曼,徐婷婷,ZHANG Man,XU Ting-ting
13. 師范類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培養目標研究薛亮,XUE Liang
14. 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與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吳蔓莉,張承中,石輝,張軍,朱陸莉,WU Man-li,ZHANG Cheng-zhong,SHI Hui,ZHANG Jun,ZHU Lu-li
15. 高等院校學生環境意識及行為調查研究——以南開大學為例林應超,莫訓強,李洪遠,LIN Ying-chao,MO Xun-qiang,LI Hong-yuan
心理輔導論文:開展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對促進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初探
摘 要: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出現新問題新情況,面對新情況和需求量龐大的團體,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預和疏導方式。本文欲探討通過團體心理輔導促進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
關鍵字:心理輔導論文范文,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生命教育,有效形式
團體心理輔導寓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適用于大學生積聚心理能量和人格成長,對未來大學校園構建科學的生命價值觀有重要意義。學生存在個體的差異,導致自我調節能力不一致,如果這時進行心理輔導,可能對學生或者對于心理教師都是一種考驗。團體心理咨詢在傳統的心理輔導與治療中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具體來說:首先是影響廣泛,它是一種多向溝通,對每一位受眾來說,都存在多個影響源,不僅自己接受來自團體成員的幫助,也可以成為幫助其他成員的力量?梢远嘟嵌攘私庾约、洞察自己,成員間相互幫助,共同尋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其次,咨詢效率高。通過團體輔導營造的場景學生更熟悉、更接近日常生活,實踐的效果容易遷移到日常的生活學習中。
高等理科教育最新期刊目錄
數學類專業核心畢業要求達成度模糊評價——以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為例————作者:張京良;鄭嘉榮;汪熙宸;翟文彥;張孝澤;
摘要:為有效評價數學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了解數學類專業課程教學效果,進而持續改進專業建設,以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為例,給出了基于三級認證標準的專業核心畢業要求,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專業核心必修課程進行了權重賦值,使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專業核心畢業要求達成度進行了課程成績為主的直接評價,并對評價結果進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專業核心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值能有效體現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核心必修課評價值能真實反映專業教學...
DeepSeek對大學教師教學的沖擊及反思————作者:魯世林;
摘要:大學教師類型的兩次重大轉型都是由科技革命帶來的,在后科學時代如何理解成為大學生最需要的東西,教師最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思想框架與理解方法。在大學教師教學中,一般知識、學科界限、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將不再重要,思想框架、綜合思維、促進理解與激發興趣將更為重要。大學的功能是“體制化”的傳承,以前體制化地傳承經驗和科學,現在則需要體制化地傳承思想,而教學就是實現大學體制化傳承最重要的工具。重構以思想為基礎的...
OBE理念引導下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究————作者:王姍姍;王峰;李穎;師玉榮;馬麗珍;于佳;
摘要:在OBE理念引導下,提出并開展了“聚焦一個中心,依托兩個抓手”理念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探究。從學情分析出發,結合雨課堂、bb平臺等建設線上課程資源,聚焦多源產出數據,助力分層次教學;探索分組學習模式,提升合作意識;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開闊學生視野;融入多維思政元素,強化育人功能。最后,結合學生主觀體驗和期末成績客觀分析評估改革成效。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甄別并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顯著提升學生學習體驗...
西部民族地區高等教育人力資本投資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Tobit模型————作者:張浩乾;
摘要:研究運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對2013—2021年西部民族地區高等教育人力資本投資效率進行綜合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結果表明,西部民族地區高等教育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呈現波動上升趨勢,但總體效率水平有待提升。大部分地區高等教育人力資本投資效率呈規模報酬遞增趨勢。西南民族地區高等教育投資效率整體高于西北民族地區。地區投資效率水平上升主要源于技術進步指數正向增長。高等教育水平、居民生活...
“雙一流”高校學院學術治理規制的問題與優化路徑————作者:朱建軍;余利川;
摘要:高校學術治理是大學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學術治理制度建設制約著高校治理能力。本研究在全樣本覆蓋14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學院學術治理最新制度實踐的基礎上,通過三階段的深度編碼分析,以文本數據從席位結構、委員產生、運行機制、權責范圍4個維度診斷其規制現狀,揭示隱晦且圈層化的委員席位設定、模糊與形式化的委員產生程序、碎片化與靜態化協作運行機制、依附式且虛化的學術權責規定等問題。結果表明,建構...
本科生科研投入如何影響科研能力——科研效能感的完全中介作用————作者:趙鑫;
摘要:科研是培養本科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重要教育活動。本研究通過對西部地區5所高校的數據分析,構建結構方程模型,探索科研投入是否以及如何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作用機制。結果表明科研投入無法直接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而是通過增強科研效能感實現。目前,本科生的科研投入較不足,科研效能感需加強,科研能力尚處于中等水平。因此,教育實踐者與研究者應明確本科生科研活動的特點,豐富科研活動形式與覆蓋面,以激發科研效能感為...
碩士層次科學教師培養探新: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MAT項目”研究————作者:劉文;王群星;
摘要: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MAT項目是美國非大學機構培養碩士學歷教師的典型代表,旨在為城區薄弱學校培養優質地理科學教師。該項目的實施具有師生準入條件嚴格、課程設置靈活科學、培養模式注重實踐取向、成效評估系統周密的特征,整體上表現出堅持教育公益屬性、善于整合公共資源、提供真實情境的教育體驗、教師需求與培養供給有效銜接的優勢。我國培養碩士層次優秀科學教師的“國優計劃”正處于實踐探索期,其試點高?蛇m度參鑒MA...
人工智能時代大學應該“教”什么?————作者:耿樂樂;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變高等教育格局,對知識傳授、能力建構與價值塑造產生系統性沖擊。知識維度面臨記憶價值消解、概念體系離散化及元認知能力弱化危機;能力維度出現人機界限模糊、新型能力標準缺失及高階思維退化等問題;價值維度則遭遇人機關系異化、倫理外包及社會責任感缺失等挑戰。為應對變革,需重構教育目標體系:以數字領導力培養技術適應性人才,包含數字素養、人機協同與倫理防控等核心能力;以高階思維能力奠基深度...
明道 明德 立己 立人——蘭州大學護理學院簡介
摘要:<正>蘭州大學護理學院成立于2015年,由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護理系和蘭州大學護士學校整合組建而成。學院先后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適應現代服務需要、具備新型服務理念的護理專業人才。護理學院成立以來,不斷優化教育資源,改善師資結構,打造了一支由學院教師和臨床專任教師組成的,經驗豐富、技術精湛、治學嚴謹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高等理科教育》2025年征訂征稿啟事
摘要:<正>《高等理科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科教育專業委員會與蘭州大學共同主辦,以高等理科教育為重要研究對象的學術性期刊。根據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2025年我刊將主要圍繞以下方向進行征稿。1.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圍繞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問題進行研究。如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等
“治理型”教育家————作者:鄔大光;
摘要:<正>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調研,對教師提出了做“四有”好老師和“大先生”的要求。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開始部署“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其內涵包括“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等方面。一系列信號預示:新時...
虛擬仿真實驗室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作者:孫霞忠;徐旻;管清玉;
摘要:虛擬仿真技術在推進數字化教育方面具有獨特的內涵優勢。以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課程為例,文章通過梳理虛擬仿真實驗的高安全性、低資源消耗性、靈活性、趣味性、可重復性和個性化教學等優勢,分析了虛擬仿真實驗融入線下實驗課的創新驅動需求和廣度與深度的延伸需求;本文通過解析2014—2024年CNKI虛擬仿真實驗相關研究,揭示其在不同研究領域的靈活應用,指出國內開放共享虛擬仿真教學平臺、企業級平臺和高校自建平臺...
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邏輯、困境與路徑————作者:薛珊;韋靜怡;
摘要:在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強特色、謀發展、提質量是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做出的重要戰略選擇。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應有之義,其轉型發展的根本邏輯在于以培育應用型人才為根本目標,以為地方服務為核心價值追求,以特色發展作為轉型的突破口。在轉型過程中,地方本科高校仍然面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現實困境。對此,地方本科高校要遵循應用型發展導向,強化人才培養的應用性;立足產業化,推...
高校導學共同體的多維關系性及其構建路徑————作者:陳亞州;
摘要:構建良性發展的導學共同體是新時代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路徑;陉P系理論的視角,導學共同體可視為研究生和導師基于各自的角色身份在共同參與教學科研活動過程中結成的一種特定社會關系模式,它內在地具有工具型關系、價值型關系和情感型關系維度,且受到導學雙方行為的后果性邏輯、適當性邏輯和情感性邏輯影響。一個能夠較好承擔新時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導學共同體,應該是研究生和導師之間價值相融、教學相長和情感相通的...
美國大學社會捐贈的發展歷史、邏輯及趨勢————作者:卓冬;
摘要:美國大學的繁榮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慷慨捐贈。本文考察不同時期捐贈主體與捐贈模式的變化,以及大學社會捐贈帶來的實際影響,將美國大學社會捐贈的歷史發展過程劃分為3個階段:殖民地時期至建國后、南北戰爭至十九世紀末以及二十世紀以后。追溯歷史,發現影響其發展變遷的是聯邦教育法案和稅收政策的政治邏輯,影響捐贈規模和速度的經濟邏輯,以及宗教、民主思想與實用主義的文化邏輯和利益相關的實踐邏輯。美國大學社會捐贈的發...
生成式人工智能輔助教學的“梯”與“坑”————作者:羅楊洋;
摘要:2025年初DeepSeek大模型爆發式應用,大量案例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正在深度融入教育教學。本文基于建構主義與技術批判雙重視角,從GAI輔助教學的技術機制與原理出發,揭示GAI在教學中的賦能路徑與潛在風險。研究發現:在“梯”的維度,GAI可促進學習者個性化認知覺醒,輔助學習者全方位能力提升和賦能學習者核心素養發展;在“坑”的維度,教育者要特別注意如果不分學科采納GAI輔助教學案例、學習...
人工智能驅動的大學生個性化學習模式構建————作者:楊冬;
摘要:人工智能正在重構大學教育教學,個性化學習是未來大學教育的基本方向。作為信息和數字技術高度發達的產物,憑借強大的數據、算法、算力和模型等,人工智能可將大學教育領域的一切加以智能化,為大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便捷條件和強力支撐。按照人機互動的內容和方式,人工智能驅動的大學生個性化學習模式可解構為基于知識的對話式學習、基于問題的探究式學習、基于實踐的仿真式學習、基于情境的沉浸式學習、基于創新的合作式學習、基...
大學數學班級規模對教學效果影響的調查研究————作者:陳朝東;牛頓標;舒乾宇;
摘要:小班化教學是深化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關鍵舉措與重大挑戰。以S大學2015—2019年線性代數(理工)教學班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研究、比較研究法,分析了班級規模變化對學生成績影響的趨勢,發現教師對小班化教學的認識與實踐存在差異,論證了班級規模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不僅在于“學生人數”,更在于“教師教法”,初步探究了小班化教學中班級規模的合理區間,以此為參考有助于優化基于教學效果的教學資源利用率。建議推動...
高校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愿影響效果的元分析————作者:黃冕;
摘要:高校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究竟有何影響,學界的相關研究結論不盡相同。通過元分析方法對71份本土樣本調查數據進行整體效應和調節效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愿有顯著的提升作用,創業知識與實踐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取樣地區、學歷層次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均可以顯著調節兩者之間的關系。建議加強高校創業教育教學質量建設、構建分層分類的創業教育學習體系、高效落實大學生創業支持...
世界一流大學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動因、舉措與特色——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作者:劉思雨;余秀琴;
摘要:世界一流大學作為區域創新生態系統的關鍵主體,承擔著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重要使命。文章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從“大學—產業—政府—其他科研機構”四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關鍵舉措;诖耍偨Y出麻省理工學院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特色。即發揮高效的知識和人才溢出效應、構建專門的組織機構、形成協同共生的區域創新生態?傮w而言,其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成功經驗,對我國“雙一流”大學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