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23 17:05 熱度:
摘要:臨床研究表明,兒童肺炎是臨床常見的疾病,該疾病的致死率相對較高,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生存質量。隨著臨床對兒童肺炎的研究深入,治療該疾病的藥物也隨著增多。然而,有學者指出,用藥不當無法取得預期的治療效果。本綜述對兒童肺炎的治療進展行綜合分析,旨在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關鍵詞:山西職稱論文發表,肺炎,兒童,臨床治療
肺炎與氣道、肺間質出現炎癥感染存在直接關系,患者發病期間往往會伴隨出現咳痰、持續發熱、咳血、呼吸異常等癥狀。肺炎的誘發原因非常多,例如:細菌、病毒入侵、藥物治療等。由于疾病的誘發原因不同,其臨床治療方案也存在差異。調查研究表明,肺炎治愈呈逐漸上升趨勢,但是仍有5%肺炎患者病情會成嚴重化發展,進而引發死亡[1]。對此,本人認為可根據患者的發病類型取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達到控制疾病發展的目的。本綜述主要分析了重癥肺炎以及細菌性肺炎的治療進展,旨在為兒童肺炎的臨床治療提供借鑒。
1重癥肺炎治療進展
目前,臨床常根據肺炎患者的臨床體征了解其程度,重癥肺炎患者發病期間,往往會伴隨出現心肺功能障礙、呼吸異常,部分患者還可能伴隨出現休克癥狀。有學者指出,器官受累是重癥肺炎患者常見的體征之一。重癥肺炎具有發病重、病情變化快、致死率高等特點,待病情確診后,應及時取藥物行針對性治療。
1.1改善呼吸不暢癥狀 小兒肺炎患者發病期間會伴隨出現咳痰等癥狀,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也隨著增多。同時,由于肺部功能受損的影響,患者病情往往會影響其正常呼吸。若小兒重癥肺炎患者長期處于缺氧狀態,可能損傷其心臟功能。因此,醫生開展臨床治療前,必須加強對小兒肺炎患者呼吸狀況的觀察,若呼吸道內存在大量的分泌物,可行霧化吸入,輔助其正?忍。既往研究表明,氨溴索霧化吸入是改善患者痰多呼吸異常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該治療方式具有療效好、安全性高的特點,它能夠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改善呼吸道異常癥狀[2]。許慧等學者指出,霧化吸入聯合給氧治療能夠有效的緩解呼吸不暢癥狀。霧化吸入配合給氧治療能夠有效糾正患者的肺炎癥狀,但是該方法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對此,筆者認為患者行給氧綜合治療后,呼吸不暢癥狀仍未見好轉,應行氣管插管處理。
1.2糖皮質激素治療 目前,糖皮質激素對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不明確究。Salluh等學者取糖皮質激素治療重癥肺炎,認為該藥物在疾病治療期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然而,尚云曉德等學者認為糖皮質激素可以作為治療肺炎的輔助藥物之一,達到有效控制疾病發展的目的。地塞米松是臨床治療重癥肺炎常見的藥物之一,在控制疾病發展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Meijvis等學者研究地塞米松和安慰劑在治療重癥肺炎中的應用價值時,發現地塞米松組的臨床療效優于安慰劑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4]。
1.3血管活性藥物 有學者指出,重癥肺炎患者往往會伴隨出現嚴重的器官功能受損,增加臨床治療的難度。本人對小兒重癥肺炎患者合并器官受損癥狀的原因進行分析,發現與血液循環異常存在直接關系。因此,臨床應取藥物改善患者血液循環障礙。目前,臨床上的血管活性藥物的類型非常多,例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孫霆芳等學者指出,小兒重癥肺炎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取小劑量多胺巴治療,不僅能夠改善咳嗽癥狀,還能夠促使血液能夠正常運行,減低患者的病死率。韋開才等學者指出,取血管活性藥物治療小兒重癥肺炎,能夠減沙缺血癥狀對其它腎臟組織的損傷。易雪嵐等學者研究活性血管藥物在小兒重癥肺炎中的應用情況,發現其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得到明顯改善,預后治療效果也相對較好。
1.4并發癥狀的治療 臨床研究表明,小兒重癥肺炎患者入院后,往往會并發出現多種不適癥狀,例如:呼吸衰竭、休克、腦水腫等,若未對并發癥狀進行治療,會造成原發疾病呈嚴重化發展。對此,加強并發癥癥狀的對癥治療,在提高原發疾病的治療效果中占有重要地位。唐菊麗等學者指出,當小兒重癥肺炎患者出現心衰癥狀時,可取洋地黃、利尿劑等藥物結合治療,能夠減少毒性。國外研究表表明,加強對并發癥狀的治療,能夠減少并發癥對機體功能的損傷。
2細菌性肺炎治療進展
調查研究表明,80%的肺炎患者存在細菌感染。由細菌性肺炎誘發的死亡率占肺炎死亡人數的50%以上。隨著抗生素在臨床應用范圍的擴大,細菌性肺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有學者指出,大腸桿菌、金葡萄菌等是誘發細菌性肺炎的致病菌之一[5]。
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性肺炎的常用藥物,在控制疾病發展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然而,取抗生素治療期間,部分患者的病情仍然呈嚴重化發展。筆者認為該現象與細菌的耐藥性存在直接關系。研究表明,80%以上的細菌性肺炎對頭孢菌素、磺胺等藥物存在耐藥性。G-桿菌對卡那霉素、羧芐青霉素、第一代頭孢菌素等藥物耐受性均高達40%以上。基于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很多患者取藥物治療期間,往往很難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因此,臨床需探討更加有效的治療方式。
2.1抗生素藥物
2.1.1 治療原則的進展 有學者指出,抗生素藥物是臨床治療疾病的常用藥物之一,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疾病的發展。但是,臨床用藥治療期間,有15%左右患者持續用藥5d后,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6]。有學者指出,可能與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存在直接關系。對此,細菌性肺炎患者入院治療期間,應加強對致病菌的檢查,并取對癥藥物治療。若患者發病較急,需及時取藥物行針對性治療,此時可根據其感染的類型取抗生素行針對性治療。有文獻指出,若患者為院內細菌感染,可取第三代頭孢菌素治療;若患者為社區內細菌感染,可取大環內酯類藥物行針對性治療[7]。
2.1.2 治療方案的進展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臨床上的抗菌藥物也不斷增多,例如:妥舒沙星、優立新、格里沙星、羅地紅霉素等。這些藥物能夠降低致病菌活性,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國外研究表明,羅地紅霉素在G+球菌感染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然而,取抗生素單獨用藥治療期間,對疾病治愈率相對較低。對此,有學者指出,通過調整抗生素用藥方案,可提高藥物治療效果。例如:患者出現細菌感染且未伴隨出現并發癥狀,取第3代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等藥物治療,若患者伴隨出現合并癥狀時,再取藥物進行聯合治療。治療方案的進展還表現在用藥方式中,即細菌性肺炎患者入院后,可先對藥物行靜滴,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取藥物取行口服治療。行靜脈滴注治療期間,藥物能夠經血液用于肺部受損組織,減少支氣管屏障對藥物治療的影響,待病情好轉后,再取藥物行口服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目前,抗生素藥物靜滴、靜注逐漸應用于臨床治療中。有文獻指出,取抗生素藥物靜滴能夠在短時間內控制疾病的發展,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口服治療[8]。 2.2輔助治療的發展 受到原發疾病的影響,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往往會伴隨出現多種并發癥。因此,臨床取藥物治療期間,還應加強對患者的輔助治療,該方式能夠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9]。現階段,臨床常用的輔助治療方式以營養支持和并發癥治療為主,該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還能夠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
3不足與展望
雖然臨床治療兒童肺炎的藥物不斷增多,但是治療的安全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有學者指出,患者取抗生素治療期間,可能對機體有益菌的生長產生抑制作用,進而造成患者的疾病呈嚴重化發展;谠摤F象,本人認為臨床必須加強對抗生素用藥的合理性進行分析,不斷探求的新的治療方案,達到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4結論
由于肺炎的誘發因素非常多,小兒肺炎患者的發病類型也存在差異。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臨床應基于其發病類型以及并發癥狀行針對性用藥治療,能夠有效避免患者病情呈嚴重性發展。因此,本文我們主要分析了重癥肺炎、細菌性肺炎的臨床治療進展,旨在提高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何麗榮.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探討[J].中外醫療,2011(07):101.
[2]張麗蓉.兒童肺炎的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J].中國醫藥指南,2011(20):85-86.
[3]李愛芬.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的治療進展[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04):61-63.
[4]唐菊麗.小兒重癥肺炎的治療進展[J].繼續醫學教育,2014(03):43-45.
[5]黃曉琳.中藥內外合治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文章標題:山西職稱論文發表兒童肺炎的治療進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505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