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2-29 09:52 熱度:
摘要:玉門市為更好改變白石灌區渠道滲漏、淤積、凍脹、塌陷嚴重及渠系建筑物老化破損問題突出、工程隱患較多、灌溉水利用系數低等現狀,于2003年開始實施“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并取得顯著的綜合效益。從節約水資源、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對該工程所產生的效益進行分析,以反映灌區實施節水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各級政府加大農業節水投入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玉門市論文;節水灌溉論文;綜合效益
玉門市地處河西走廊西端,位于東經94°45′-98°30′,北緯39°40′-40°53′之間,總面積1.34萬km2,其中綠洲面積1444.50km2,僅占總面積的10.70%。項目區地表水補給主要為降雨、冰雪融水、泉水三種類型,受降雨時空分布影響,地表水分布不均勻,水資源供需矛盾嚴重。玉門市本次項目實施區主要為白楊河灌區和石油河灌區,兩灌區現有有效灌溉面積3.45萬畝,原工程經過三四十年的運行,水利工程老化,渠道滲漏、淤積、塌陷現象嚴重,田間工程配套不完善,渠系水利用系數較低,渠系建筑物破損老化問題突出,帶病運行,隱患較多,造成灌溉定額偏大,灌溉水損失較嚴重,且高新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緩慢,農業生產成本較高。在灌溉運行過程中,時不時有停水搶修現象,嚴重影響農戶的正常灌溉。況且,農業用水的不必要浪費,加劇了水資源供需矛盾,制約了工業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項目實施區節水潛力較大,普及推廣節灌技術,不但能提高糧食產量,還可降低農業耗水量,緩解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矛盾。進一步加快農業生產由粗放經營向集約化經營的轉變,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1工程進展與綜合效益論文
“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至2005年底我市已實施完該項目,共修建干、支、農渠103條107.239km,其中斗渠21條53.191km,農渠82條54.048km,渠系配套建筑物2856座,完成總投資1182.34萬元。同時,通過項目實施區節水工程的示范帶動,在無法實現常規地面灌溉的冷涼灌區、偏遠村組大力推廣井灌、噴微灌節水技術,引導農戶發展高效節水農業。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實施后,改善灌溉面積3萬畝,保灌能力得到提高,糧經比由項目實施前的56:44,轉變為項目實施后的48:52。轉變了灌水方式,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增強了農戶的節水意識。同時,通過效益監測資料分析,節水灌溉項目實施后,各工程項目都不同程度減少勞動量、節省勞動工日。同時,近年來,大部分林草地因無水灌溉,致使灌區外圍植被退化嚴重,灘涂沙化加劇。項目實施后,可減少輸水損失,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保障生態用水,改善灌區生態環境。
1.1改善農作物生產條件,提高灌區抵御災害能力
由于“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的實施和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兩灌區干支渠道得到加寬加固和防滲襯砌,配套渠系建筑物逐步完善,灌區灌溉標準得到顯著提高。同時項目實施區渠系險工險段明顯比實施前減少,渠道糙率降低,過流能力明顯提高,增強了實施灌區抗災能力,在緩解、減輕當地災情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深受實施灌區農民群眾熱烈歡迎,都說該工程就象一場及時雨,有效緩解了灌區旱情。
1.2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產品畝均產量,增加灌區農民純收入
灌區渠系改造的逐步配套完善,逐步消除了制約灌區農業經濟效益發揮的“關口”,為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逐步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水利基礎設施保證,減少了群眾用水糾紛。據統計分析,由于灌溉保證率的提高,加快了灌區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灌區內經濟作物種植比例明顯提高,糧經比由項目實施前的56:44,轉變為目前的48:52。同時隨著灌溉制度改進、噴、微灌工程的實施,田間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農產品生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據統計分析,實施灌區通過節水改造,改變了灌區的灌水方式,部分村組由項目實施前的“按畝收費”轉變為“按方收費”,使用水戶節水意識不斷提高,灌區渠灌工程配套灌溉面積畝均灌溉水量減少38m3,畝均增加產值63元。農業效益得到了提高,縮短了輪期,保灌能力得到了增強,減少了灌水勞力,當地農業結構得到合理調整。因此“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部分,已成為實施灌區農民群眾的貼心工程、民心工程、愛心工程。
1.3提高灌區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緩解水資源供不應求矛盾論文
“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的實施,改變了多年來灌溉中“上游淹死,中游堵死,下游旱死”的現實狀況,基本實現了灌區的渠通水暢,使渠系水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時為了切實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資源,通過大力推廣應用噴微灌等高效田間節水灌溉技術,大幅度減小了農業灌溉用水量。隨著灌溉面積的逐步減少、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節水灌溉技術的逐步推廣應用,項目實施后,農業灌溉全年可節水114.9萬m3,完成節水效益7.469萬元。這期間的農業節水主要為種植結構調整起了主導作用。進入21世紀,國家對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的投入逐年加大,尤其是2003年“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的啟動,推動了全市灌區節水技術的全面實施,加快了噴、微灌工程的推廣應用。
1.4縮短灌水周期,減少水事糾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通過節水改造工程的實施,灌區渠系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得到改善,渠系糙率減小,渠內水流速加快,供水效率顯著提高,大大縮短灌水周期,據統計分析,灌區一次灌溉放水時間可由節水改造前的平均12d減少到平均8d。而且灌區改造后大大緩解了上下游用水矛盾,即使在抗旱放水時也很少有水事糾紛發生,結束了以往灌溉高峰期鎮(鄉)、村干部、水管員齊上渠道,三步一崗,四步一哨的管水歷史,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應有作用。且由于灌區渠系水利用系數和供水能力的提高,減少了灌區提水灌溉面積,節約了電能,加之灌溉用水和灌溉用工的減少,畝均灌溉用水費用大大降低,節約了農業生產成本。據統計分析,項目工程實施后,農業效益得到了提高,畝均水費得到了降低,保灌能力得到了增強,與項目實施前比較,渠灌工程渠系利用率、田間利用率和水的利用率分別提高9%、11%、15%。按灌區配套灌溉面積3萬畝計算,畝均節水38m3,灌區全年可節水114.9萬m3,完成節水效益7.469萬元;根據實地典型調查,斗農渠改建后渠岸寬由原來的5-7.5m減少到4.4-6.2m,同時,通過改建折彎取直等措施,可以更大程度的增加農業用地,經實測,節地率為0.53%,完成年增產值198.69萬元。這無疑也加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對適應和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5推動灌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
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的實施為灌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提供了硬件支撐。實施灌區,為切實解決水管單位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經費嚴重不足的被動局面,以節水續建配套項目建設為契機,經過深入調研和積極爭取,有效的推動了水管單位體制改革和灌區水費征收體制改革。目前,石油河灌區的水費征收大廳已被酒泉市政府認定為“陽光水務”征收大廳,為灌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工程運行后,灌區灌水方式由深溝漫灌轉變到了“一支筆、一塊表、一個本”的“按方收費”管理模式,有效的節約了水資源,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同時,田間灌水強度也得到降低。由建前的“灌前筑壩,提前準備”,轉變到“一塊閘板,輕松灌水”的局面。而且灌區農業灌溉用水由用水戶承擔.實行定額管理、總量控制、超定額部分加價收費。因此灌區水費征收改革,既有效延續了有償用水制度,又體現了政府對“三農”的關心和支持。
2結語
“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通過對灌區的干支渠系進行節水配套改造,增強了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了灌區的灌溉保證率和水利用率,節約農業灌溉用水量,緩減水資源供需矛盾,而且大幅度降低灌區運行成本和農業生產成本,特別是灌區下游的灌溉用水得到了保證,減少了上下游用水矛盾和糾紛,促進社會穩定,為灌區的良性運行與和諧發展提供了保障。這些讓灌區群眾切切實實得到了實惠,也親眼看到了效果,因此社會反響很大,老百姓對實施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為進一步推進“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我市灌區節水配套改造的投入力度,最終實現“高效節水”農業的灌區改造目標。
文章標題:玉門市“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渠灌工程”效益淺析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1134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