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機械論文 發布日期:2011-05-30 17:17 熱度:
摘要:本工程采用爆炸擠淤技術處理重力式海堤基床,因爆破震動問題和工期限制,存在一次起爆炸藥量較小的問題。施工中通過對施工參數進行合理地調整,成功地解決了一次起爆炸藥量小的問題,使堤身落底達到設計要求。
關鍵詞:爆炸擠淤;重力式海堤;爆炸參數
0引言
近十幾年來,爆炸擠淤處理軟基技術在全國許多重要的堤壩工程中得到成功的應用。施工環境有無水的灘涂,也有水深大于10m的深水環境。在爆破施工環境較好的地區,爆破擠淤的置換淤泥深度已達20多m,隨著爆炸擠淤技術的廣泛應用,在爆破環境較差的地方如何保證施工質量,是爆破擠淤施工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本文簡述某海堤爆炸擠淤施工中成功解決一次起爆炸藥量小的問題,保證了施工質量。
1工程概況
海堤設計長度707m,堤身為重力式結構,下部為斜式拋石基床,上部為直立式漿砌墻體。形成后的基床頂寬10米,高程+1.0,坡比1:1.5-1:1.25(見附圖一)。但由于村民多次干擾造成停工,在政府與業主的協調下,恢復了施工。同時與當地居民達成以下協議:①一次起爆藥量不大于168kg;②必須白天高潮起爆,減小爆破噪音。這樣,施工中就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如何保證側向爆填時小藥量分段起爆的可靠性及作用效果;第二,由于白天爆破只有能趕上一個高潮,限制了工期。為了保證工期,在炸藥量受限制的條件下,還要盡可能地加快施工的過程的組織。
海堤淤泥的物理力學性質如表1。
表1淤泥的物理力學性質
2施工控制
本分項工程原設計意圖采用堤頭爆、側向爆使基床塊石落底。由于受現場施工潮水的制約,水上拋石按一定循環進尺控制,施工難度大,且爆淤置換、水上拋石交叉作業。由于基槽挖泥時已將基床中部大部分淤泥挖除,在6、7、8、9、11、12斷面每一側進行側向爆淤一次,即在坡腳泥石交界線處成孔埋藥。第10斷面挖泥后還有2-4米淤泥,在每一側分別側爆兩次。
原爆炸擠淤施工組織設計中單炮藥量值為360kg。而在村民干擾后,藥量限制到了每次起爆168kg。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不減少單藥包的藥量就必須減少每炮藥包的個數,造成每炮之間的接茬增加,使接茬處的鉆孔下藥比較困難。而且單炮168kg的整體震動效果遠不如360kg的效果,在這樣的限制下嚴重影響了拋石基床的落底。經研究探討后,再采取了以下兩條措施:(1)、在拋石基床較厚的第10斷面兩側坡腳各增加兩次坡腳爆夯,在其余斷面坡腳各增加一次坡腳爆夯,兩側同時起爆,確保了爆填塊石的落底。(2)、在基床較寬的第12斷面于基床拋石前對基槽原狀土實施擾動爆破。
2.1施工流程
挖泥水上拋石港內側爆淤補拋石港外側爆淤坡腳爆夯檢測驗收
2.2施工方法
2.2.1基槽挖泥
G+376.5-G+707段基槽按設計斷面開挖再進行部分淤泥挖除(見附圖二),分段開挖斷面尺寸控制如下:
2.2.2基床拋石
G+376.5-G+707爆前拋填頂面標高為+3.0米、坡度為1:1,斷面頂寬控制:6、7、8、9、10、11斷面為3米,12斷面為18米。單邊側爆后補拋至施工組織設計斷面,另一側側爆后再補拋至設計施工圖斷面(見附圖三、四、五)。
基槽挖泥驗收后應及時先進行-6.0米以下基槽進行拋石,防止基槽坍塌。
2.2.3爆炸擠淤
基床爆填采用乳化炸藥。用藥直徑為170毫米,每包12kg。雷管采用段差非電雷管。
①、爆破參數:
a.裝藥結構:柱狀藥包,線密度24kg/m;
b.藥包間距:a=3米;
c.藥包埋深H,離設計落底線2.0米;
d.單孔藥量經驗公式:Q=(10-12)H公斤;
e.起爆水深:高潮位;
f.先爆港內側,補拋石再爆港外側。
②、成孔定位:
采用專用成孔船,示意圖見(附圖六)布藥管徑210毫米。側爆布藥平行基床軸線駐船。在布藥船上拉測繩,對標志控制距離定位,成孔樁號允許偏差:±1.0米。
③、成孔裝藥:
用專用下藥器下藥,作樁號、泥面標高、埋深、藥量記錄,藥包埋深允許偏差:±0.3米,單炮總藥量允許偏差:±5%。
④、起爆:一定數量藥包埋設完畢后,移船,進行警戒,確認安全,下令起爆。
施工中主要注意下面問題:側向爆炸擠淤的分段起爆必須保證安全準爆。注意使導爆索從拋填的大塊石的上面通過,防止導爆索夾在石縫中,被先爆炸藥包引起的塊石滾落將導爆索切斷。爆破網路見下圖:
3、檢測結果
爆炸擠淤形成堤身斷面的底界面的具體情況,目前的技術手段難于進行精確的探測。一般質量控制手段是進行嚴格的施工過程控制,通過爆前爆后斷面測量、體積平衡分析,結合少量的堤身鉆孔和施工中及竣工后的沉降位移觀測進行綜合分析評價。
通過5個月的施工,完成了海堤G+376.5-G+707段的爆炸擠淤工作,本工程主要通過爆前爆后斷面測量、體積平衡分析及堤身鉆孔等方法對質量進行綜合評價。檢測單位按質檢站確定的8個孔位對海堤G+376.5-707拋石堤身進行了鉆孔檢測,堤身鉆孔揭露:泥石混合層厚度最小的為0.0m,最大為1.40m,平均厚度為0.62m,小于設計要求的1.0-1.5m,這8個孔位的拋石落底均滿足了設計要求。并且我們在施工中及竣工后進行了沉降位移觀測,觀測的數據均反映出了經過爆炸擠淤的基床十分的穩定。
各區段爆炸擠淤體積平衡統計表如下:
4結論
以上檢測結果表明,在一次起爆總炸藥量受限制的地區,采用分段爆破進行爆炸擠淤施工是安全可靠的。
文章標題:爆炸擠淤技術在重力式海堤基床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xie/919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