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11-02 10:07 熱度:
2013年9月,“一帶一路”倡議構想橫空出世,國際社會紛紛響應,應者如云,執行6年多以來,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而這一切成績的背后離不開資本的保駕護航,融資是促進項目落地的內生動力。工程企業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角,一方面努力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另一方面,通過自身努力打造中國國際品牌。但在實際項目的融資運作中,仍然面臨不少的問題和挑戰。首先,“一帶一路”項目建設是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巨額資金支持。基建項目都是重資產類項目,是一個國家拉動GDP發展和解決就業的中堅力量,正因為體量大,涉及面廣,影響力廣泛,所以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預估,到2030年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基建資金需求將達到22.55億美元。其次,“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資金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第一,資金來源不足。由于“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多是重債窮國,信用評級層次不齊,且風險較高,無法滿足國際金融機構的資審評審要求,因此,國際銀團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案例比較少,中國是“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主要資金來源國和融資牽頭方;第二,融資模式單一。銀行貸款仍然是主要模式,目前成熟的模式包括出口買方信貸、出口賣方信貸和應收賬款買斷等的融資模式。由于各個國家發展狀況參差不齊,立法狀況也大不相同,PPP和BOT項目融資模式依然處于摸索階段,運作方式不成熟。政府債券融資不成熟,同時沒有政府堅挺的經濟發展動力做支撐,很難通過債券獲得社會資本;第三,融資渠道不通暢。由于各個國家的發展狀況迥異,法律制度不健全,且政府政策由于政局波動變化很大,不具備經濟穩定發展的土壤,因而沒有有效的風險管控和信用評估機制,企業在融資方面面臨許多限制,獲取融資的渠道不暢。最后,企業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面臨較高的綜合風險。第一,政治風險普遍較高,利益牽涉方眾多。政治風險是國際工程最大的風險,一方面是選舉導致的政府成員更迭,新任政府政策的變動,政府違約,外匯管制,宗教沖突和地緣政治造成的政局動蕩;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官員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在政策制定上和具體執行上潛移默化地對國際承包商產生不利影響。第二,社會安全風險較高,恐怖主義威脅項目執行。由于社會制度和體系的不完善,以及政府的治理能力的不足,導致社會治安惡劣,在外國政府的暗中操縱和支持下,各種勢力暗流涌動,對國際承包商產生極大的威脅。財政稅收風險較高,經濟政策不穩。“一帶一路”沿線的大部分國家整體體量較小,面對外部沖擊和風險,抵抗能力相對較弱。同時,財稅政策也不穩定,政府的任意性相對較大,存在朝令夕改的現象,這對國際承包商產生極大的影響。第三,償債壓力較大,債務違約風險較高。部分國家政黨更迭,在其任期之內,不顧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急于追求政績,不顧企業條件是否可行,大舉債務,使得最后債務與實際收入極不匹配,導致債務風險失控,最終被迫債務違約。要解決企業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遇到的融資問題,需要從制度建設作為切入點,做出切實可行的頂層設計,才能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便捷路徑。
一、企業和金融機構聯合,通過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來降低融資成本
一直以來,中國的金融機構外幣貸款的資金成本偏高,是外貿企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何加以解決呢。首先,以國家主權信用作為背書,在國際金融市場融資,再以較低的資金成本轉借給國內沒有主權評級的金融機構;其次,以外匯管理機構的名義向金融機構委托貸款,從根本上和源頭上降低成本,金融機構在優先確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以合理的利率向企業融資,企業在獲利后與外匯管理機構進行收益分成,雙方之間形成合作關系,形成多贏的局面;最后,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利益流動,通過創設衍生的借貸工具(如含有期權或對賭機制的貸款協議),促使金融機構以較低并且合理的利率向企業提供融資,企業在盈利后根據結算情況向金融機構返利。
二、放寬貸款條件中“本國成分”的限制,制定靈活政策
“本國成分”和“本國利益”是一對相近的概念,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會有很大的不同,“本國成分”是硬性限制,而“本國利益”原則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具體而言,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是根據“實質重于形式”的判斷本國利益。本國利益的內容較寬泛,制定和實施具有較大靈活性。本國利益原則是在本國成分政策的基礎上的一種進化,反映了從關注GDP到重視GNI的觀念和戰略轉變。未來的發展方向避不開從“本國成分”政策向“本國利益”原則的轉變。從相對傳統封閉、具有貿易保護色彩的經濟政策向更加開放、務實的經濟政策的轉變是大勢所趨,是增加我國工程承包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在出口信貸的實操中,可考慮采用本國利益原則,適當放寬本國成分的硬性要求,以促進工程承包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選擇和采購更具有“性價比”的商品來滿足“一帶一路”建設需求,在融資和保險政策中更多采用“本國利益”原則。
三、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延長貸款的還款期限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在投融資中推廣使用人民幣的途徑和方式,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和接受度,以逐步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另外,針對現行融資期限較短的問題,應當對標世界銀行,美洲銀行等同類銀行,適時結構性地靈活調整我國出口信貸或援助貸款的期限,特別是對一些金額較大、投資回收期較長的項目,給予借款國更長的還款期來發展自身經濟。借款國經濟的發展的同時,又能確保還款,以共贏的局面來促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執行。
四、完善信貸考核和政策體系,允許更多的金融機構進入國際工程領域,向市場化傾斜
在融資各利益相關方之間,根據各自的抗風險能力,適當合理分配風險。監管機構,各銀行都應當根據其抗風險能力,允許銀行承擔一部分風險,這樣一來,銀行可以在內控方面,自行加強和提升其風險控制能力。由于自己承擔相應的風險,銀行作為利益相關方,將促使銀行在發放貸款前更加重視客戶篩選和貸款盡職調查的工作,在貸中和貸后也將更加履職盡責地對貸款的提款、還款和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更進一步講,此舉會提升銀行的管理能力和市場化運作能力,提升其國際競爭力。同時,允許更多的保險公司進入國際工程承包領域,降低中信保的風險承擔壓力,增加適當的良性競爭,更多地偏向市場化運作。保險公司設立的目的是替客戶解決風險而設立的,從其核心功能上講是作為客戶風險的兜底機構,在保證自身風險可控、利潤可觀的前提下,應該適當放寬承保條件,降低門檻,增加項目的成功率,助力提升國際承包商的國際競爭力。此外,應從監管和激勵等角度入手,鼓勵我國承包商、金融機構更多使用以項目資審產生的現金流還款的項目融資方式來推動“一帶一路”項目,這樣的話,可以將風險分配給最適合承擔的人,形成利益捆綁,風險共擔,調動各方積極性,降低發起人的風險,提高項目未來收益的確定性。
五、采用銀團貸款方式,通過共保、再保,緩解資金壓力
從我國國際工程發展多年的經驗來看,大部分融資的項目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項目單體很大,項目金額高。但我國銀行多傾向于一家或兩三家承貸,不愿意或沒有能力組織國際銀團貸款,導致風險過于集中在中資金融機構。在執行國家戰略和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方面,一些中長期保險項目的承保任務執行,都是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來完成,處于保密性的考慮或一些項目敏感性的原因,不進行分保或共保。但對于一些較為普通的、敏感性較低的和偏純商業化的項目,可考慮引入外國保險公司進行分保或共保,共擔風險、分散風險。對此,我國相關金融和保險體系的政策管控機制應當轉變思路,推廣國際銀團貸款和分保、共保方式,通過擴大合作面,使更多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其中,分散和降低風險。
參考文獻
[1]唐宜紅.加強經貿政策協調,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經貿互通[J].國際貿易問題,2018(1):9.
[2]王一棟.“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對外融資擔保現狀、國際經驗與政策建議[J].國際貿易,2018(2):40-43+52.
[3]徐奇淵,楊盼盼,肖立晟.“一帶一路”投融資機制建設:中國如何更有效地參與[J].國際經濟評論,2017(5):134-148+7.
[4]周小川.共商共建“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體系[J].中國金融,2017(9):6-8.
[5]于津平,顧威.“一帶一路”建設的利益、風險與策略[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65-70.
文章標題:企業融資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建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jingjixue/4415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