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05-02 09:07 熱度: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已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產生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課程問題,要突出高職課程的特色,需要了解高職課程改革的背景,解決幾個關鍵問題,確定好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職業崗位需求,考慮學生興趣以項目的形式來組織課程內容;建立課程質量保障體系保證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模塊
教育部日前發出的《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的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造就一批能完成從設計到產品轉化的人才,也就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包括能把科研與開發設計成果應用到生產中去、以工藝技術為主的專門人才,能把決策者意圖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的一線管理人才,具有特定專門業務知識的智能型操作人才。
要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課程改革是必由之路,它關系到學校以什么教學內容來實現教學目標的問題。要想使學校的教學與市場實際需要緊密地結合起來,就必須進一步加大學校教學改革的力度,尤其是課程改革的力度,全面了解課程改革的制約因素。
一、當前高職課程改革的背景
1畢業生的就業困難要求進行課程改革。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成因主要是市場供求的總體不平衡,結構性就業困難;專業設置不合理,不能零距離上崗,知識陳舊,軟技能與硬技能都不行;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培養模式有問題;學生擇業觀有問題,有業不就、主動失業;職業指導課沒開好,無業就消極等待;創業教育開展的不夠。這些就業困難中,基本有4個與課程有關,如果這些課程問題不解決,我們不是在為社會培養人才,而是制造大量的新失業者
2社會需要的高職人才規格變化要求進行課程改革。社會需要的是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以及手腦并用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寬專多能”的“灰領人才”,他們既要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又具有較高的職業資格所能達到的一線生產、服務、技術管理等多崗位適應能力。這種“寬專多能的”復合型的人才如何培養,這些問題涉及到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培養模式、師資隊伍等方面。
3學生的多元生涯發展目標要求進行課程改革。高職學生畢業后去向主要有三個方面:畢業后就業;畢業后升學(專升本);畢業后留學;畢業后創業。要想滿足學生想升學都能升學,想就業都能“高質量就業”,想留學都能留學,想創業都能創業多元化生涯發展,需要多種不同的課程組合來滿足學生的這種多元需求。
4高職的內涵發展需要進行課程改革。目前高職的規模擴展迅速,但也隱含危機,教育部明確提出了“十一五”期間高職“內涵發展”的目標;2012-2016將面臨的“高職生源挑戰”,沒有質量的“高職”將會在“洗牌中”淘汰出局。求質量的內涵發展,只有通過課程改革來實現。
二當前高職課程改革需關注的幾個重點問題
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能否成功,首先要看在課程改革是否基于市場需求;課程結構是否基于人才規格;教學內容是否反映一線需求;實訓條件是否類似工作現場;教學方法是否適合這類學生;專業教師是否具有實踐經驗;評估手段是否適合職業教育;是否有校企合作機制作保障等重點問題。
1學生職業能力水平的提升與專業課程的項目化。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緊迫心情,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現實需要,促使有責任心的教師開始經驗性地探索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思路。而在這些改革中,最具廣泛性的就是項目課程,近年來進行了許多很有價值的探索,并形成了項目課程的不同實施模式。
疊加式項目課程,即在學習了原有學科課程后,讓學生通過完成幾個完整項目,來獲得綜合實踐能力;用與項目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改造原有學科課程的教學,這比前者明顯進了一步;完全打破學科課程體系,以工作項目為核心重組專業知識,這又進了一步;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理論,以職業生涯為目標,為學生的終身職業發展做好準備;以職業能力為基礎,注意在職業情境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智慧;以工作結構為框架,體現職業技術教育特色;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按照工作過程的需要來選擇知識,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理論與實踐,重在培養學生關注工作任務的完成。以工作實踐為起點,把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相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主體地位與其工作量。多年受學科教育的經歷,使得許多教師仍然面臨轉變課程觀念的艱巨任務。他們擔心打破學科體系后,職業教育會變成職業培訓,而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會過于零散。如果說通過專家學術報告、教學現場觀摩、與企業專家型工人深度交流、參與課程改革等途徑,可以轉變教師的課程觀念,那么目前教師工作量過于繁重,的確已成為課程改革的主要阻力。
3校本課程開發。教師教學主要研究什么?傳統觀念:“教材崇拜”、“視課本為圣經”,照本宣科,學生學的很痛苦,只研究教材、教法,以教為中心,學生學的很有限。現代觀念:一是研究課程標準;二是研究自己的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文化程度);三是研究生產、服務一線的專業要求;四是研究教材,發現不足之處;五是根據自己學生的程度、生產服務一線的要求修改現有的教材;六是根據學生的情況與教學內容考慮合適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評估手段。
三、我院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院在教學改革方面,主要實施兩個了“1231”工程,全面深化專業和課程改革
1實施“1231”專業建設工程,提高專業建設水平
1.1建設“1”個專業教學標準。開展廣泛的市場調研,準確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分析本專業人才的職業面向、職業能力要求及其典型的工作任務與工作過程,對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改革,制定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及本院特色的專業教學標準。已完成現有23個專業的教學標準的編制,為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教學全面而系統的改革提供了較為規范的文件依據。
1.2構建“2”大課程模塊。從職業崗位需求出發,圍繞“雙高”培養目標,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要求,打破傳統的“三段論”體系,以能力為本位,形成了“兩塊四層一貫穿”的課程體系。該體系由“基本素質與通用能力”和“職業素質與專業能力”兩大模塊組成,分職業群基礎知識與技能、專業核心能力與認證、綜合職業素質與能力、職業拓展能力四個層次,始終貫穿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這一主線。
1.3實施“3”個證書制度。規定學生必須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和素質拓展合格證書。
1.4建設“1”支教學團隊。要求每個專業建設1支“雙師素質、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2實施“1231”課程質量工程,全面推進課程建設
2.1建立“1”個課程標準。參照相關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及職業資格標準,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現已編印完成95%以上必修課的課程標準,作為指導課程教學的規范性文件。
2.2深化“2”個模式改革。即教學模式和考試模式改革。全面推行“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逐步推行理論考試與技能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與終結考試相結合的考試模式。
2.3做好“3”個教學設計。要求所有教師按照“能力本位、學生主體、理論實踐一體化”要求,做好課程整體教學設計、課程單元教學設計和實訓項目設計,并在課程教學中認真實施。
2.4完善“1”個評價體系。完善“合格課程評估指標體系”,從課程教學設計、實施和效果三大方面,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全面評價。
3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3.1工學結合,完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我院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與“兩塊四層一貫穿”的課程體系融為一體,其結構也由四層組成,各層均安排相應的職業技能訓練、資格認證和技能競賽項目,均有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的課程支撐。各專業實踐類課時占總學時比例均超過50%。頂崗實習分3個階段分別安排在第二、三、四層中。采用“2+1”或“工學交替”模式,半年以上頂崗實習覆蓋所有專業。
3.2加大投入、拓展合作,改善實踐教學條件。校內實踐教學條件持續改善。已建成校內實訓室256個,有真實職業環境的實訓室38個,其中有企業支持的“校中廠”實訓室11個,覆蓋絕大部分專業方向,接受企業捐助319萬元。
我院建有穩定、較具規模的校外實習基地127家,包括“廠中校”1個;以訂單培養為重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先后與廣東中旅集團等13家企業共建14個“訂單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參與教學過程,受益學生628人;各專業主動與企業聯合開發課程64門、編寫教材46種;我院自建“學生創業園”,已有16個學生創業實體。
3.3強化過程管理,保障實踐教學質量。我院逐步完善了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制訂并嚴格執行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完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立了職責明確的專兼職教學管理隊伍,強化教學過程管理,保障了實踐教學質量。
3.4推行“三證書”制度,突出職業能力培養。我院制訂了“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規定從2009級起,學生必須修滿素質拓展認證規定的學分,內容包括職業技能訓練和競賽、校園文化活動、黨團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項目,獲取“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近三屆畢業生相應職業資格持證率分別為74.6%、91.2%、97.8%,部分學生還獲多個證書。近三年在省級以上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獎分別為5、10、17項。
參考文獻:
[1]石偉平、陳霞:職教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國際比較.[J]職業技術教育,2002.1,9
[2]李小為關于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幾點認識《中國科技信息》2005、6)
[3]盧學紅.高職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與思路[J].職教論壇,2004(1).
[4]路海萍課程項目化:高職院校課程改革走向的選擇(路海萍)《職業技術教育人大復印資料》2009年第8期
文章標題:淺談高職課程改革及我院教學改革基本思路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1186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