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互聯網+高職教育”發展現狀分析

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9-06-05 09:25 熱度:

   摘要:本文首先對“互聯網+高職教育”਀其特點進行了介紹,然后對“互聯網+高職教育”發展背景和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最后對“互聯網+高職教育”發展路徑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教育;現狀

“互聯網+高職教育”發展現狀分析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隨后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旨在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之中的優化與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發展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中的各個行業,如“互聯網+通訊”即為QQ、微信,“互聯網+商貿”即為電子商務,“互聯網+打車”即為滴滴,“互聯網+紅娘”即為“世紀佳緣網”等等,而教育行業也不例外。“互聯網+”應用于高職教育,形成“互聯網+高職教育”。

  1、“互聯網+高職教育”

  “互聯網+高職教育”是指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跨越學校和班級的界限,面向高職學生,提供具有靈活、個性化教育特征的優質新型服務模式。 “互聯網+高職教育”的理念和組織方式不同于傳統高職教育,是在線教育發展的新階段。它秉承開放教育的理念,以高職學生為中心,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和先進的科技成果等,提供一切有利于這種自由與自主學習的思想、教育方式與方法,以及教育手段的總和。“互聯網+高職教育”將成為人們公平接受職業教育、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平臺,“互聯網+高職教育”研究,將對今后高職教育發展帶來重要的積極影響,因而對“互聯網+高職教育”進行研究十分必要。

  2、“互聯網+高職教育”特點

  2.1 教育資源的開放性

  在傳統模式下,教學資源是在相對封閉的高職院校中。在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教育資源能夠跨越校園、地區、國家的界限,覆蓋到全球,優質的高職教育資源能夠得到平等共享,并且相當便利。新的知識被不斷發布到資源庫中,從而使得這個資源被不斷得到更新。如慕課,就是“互聯網+教育” 的產物,因為它的開放性使得它在短短幾年就吸引了數百萬的學習者。

  2.2 學習的自主性

  在傳統模式下,學生被高職院校安排去聽課。在“互聯網 +”環境下,學生突破了校園的局限,只要能夠上網,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如通過在線共享課程的學習,學習的自主性就得到了充分體現。首先由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學習后,可以自主選擇將自己的學習體會經驗分享到網絡,可以自我評價或由他人評價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

  2.3 教學的互動性

  在傳統模式下,高職院校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授課模式,教師填鴨式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和技能。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師則不再是知識和技能的唯一來源,學生更多的是依賴互聯網。學生轉變成為了主體,教師相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教師的教學也從單向的灌輸轉成為雙向的交流互動,課堂從“滿堂灌”課堂相應成為了注重互動的翻轉課堂。

  3、“互聯網+高職教育”發展背景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高職教育需求已經發生明顯變化,而高職教育供給呈現出結構性相對過剩以及嚴重失衡等的特點。

  3.1 高職教育供給相對過剩

  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產業機構不斷調整與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的比重提升,現代制造業、現代農業、建筑設計、家居裝潢加速發展。而高職教育內涵質量發展的滯后性、人才培養的周期性等,與隨之而來的企業戰略和服務的轉變帶來的需求變化難以適應,最終培養出的人才難以滿足市場崗位需求,導致高職教育人才供給的相對過剩。

  3.2 高職教育供給嚴重失衡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高職教育質量、高職教育公平以及高職教育綜合改革的需求在不斷提升,但是高職教育的實際供給無法滿足人們對公平接受高質量高職教育的需要。一方面,相對于沿海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農村落后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等區域的高職教育水平相差甚遠;另一方面,產能過剩轉移人口、下崗工人、農村轉移勞動力、殘疾人等群體的子女接受高職教育的質量較低。

  4、“互聯網+高職教育”發展現狀

  眾多周知,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是由中專學校升格而來,在經歷了近幾年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之后,高職院校不論是在辦學規模,還是在教學設施設備建設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許多高職院已經將內涵建設作為主要抓手,數字化校園建設也被納入到了眾多院校的發展計劃之中。但是數字化校園建設只是“互聯網+高職教育”的開端。而目前,我國“互聯網 +高職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同時,各地高職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極不均衡,差距懸殊。做得較好的學校有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淄博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等。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化建設起步較早、規模較大、技術較新,在數字化校園及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也設立在該校,該校的先進做法對全國高職院校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它的示范引領作用。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自主研發的數字化的校園管理系統CRP,在學校管理機制方面進行了全面創新,針對普遍出現的“信息孤島”現象,提出了一整套技術解決方案,有效整合了已有的教學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后勤管理系統、OA辦公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日常應用,以及教學數據資源、實驗實訓室數據資源等,同時資源也得到了共享。與此同時,還集成了評估工作、規劃決策、激勵改進為一體。但是,目前更多的高職院校數字化建設工作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的水平。總體而言,國內“互聯網+職業教育”主要還停留于一些簡單的錄播直播應用,但從教育本質的角度看仍有很大改進空間。

  5、“互聯網+高職教育”發展的路徑探索

  5.1 優化高職教育專業結構,實現人才精準供給

  隨著“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高職教育就必須融合“互聯網+”思維,加快自身轉型升級提質,優化高職教育專業結構,精準有效供給給相關行業企業。這也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職教育內在要求。其一,淘汰落后專業。針對那些已經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一些“僵尸”專業,應該及時停辦。其二,改造傳統專業。與時俱進,與“互聯網+”結合起來,以適應“互聯網+”傳統行業轉型新業態。其三,培育新興專業。針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工程項目等的新興行業新需求,進行新專業的培育。其四,打造重點專業。加大投入力度,扶持打造那些能夠促進產業技術革新、促進行業企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的重點特色專業。

  5.2 積極面向不同地區和群體開放,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在“互聯網+”下,應該以“云+網+端”為基礎,積極探索基于教育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的“互聯網+高職教育”模式,加快開發共享數字資源,擴大優質網絡資源覆蓋面,縮小不同學校、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之間的高職教育資源配置的差距。這也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對“精準扶貧”之教育“精準扶貧”的生動踐行。其一,構建基于“云”的開放模式的“互聯網+高職教育” 融合發展模式。各學習主體和“云” 互動循環,一方面,學生從“云”上獲得資源,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等活動形成的數據又上傳到“云”,不斷循環完善,帶動“互聯網+高職教育” 的發展。如圖1所示。其二,開展“互聯網+高職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各高職院校積極開展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大力扶持在線資源共享課程等的建設工作,建成后面向各學生主體開放。利用云課堂、雨課堂、云班課等將在線學習和翻轉課堂結合起來,在線完成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其三,開展“互聯網+高職教育”教學內容革新。高職院校應該以國外慕課為樣板,借鑒其經驗,在課程內容上更加充分發揮公共服務體系的作用,面向公共需求,打破地域、校間界限,整合現有教學內容和在線共享課程資源之類的各種優質教學資源等,構建教育資源的網絡開放平臺。

  5.3 打造高職教育新型供給結構,適應多元學習需求

  在“互聯網+”下,應該打造可供學生選擇的多元化的教育資源、教育環境和服務模式的高職教育新型供給結構,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長成才路徑。用互聯網思維開展高職教育,將互聯網思維充分融入到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的全過程。打破封閉的辦學體系,突破傳統校園范圍;打破傳統的教學結構,構建滿足不同需求、個性差異的教學體系;打破傳統的學校組織形態,采用扁平化組織架構,為學生供給多元融合空間。其一,在“互聯網+”下,融入貫通思維,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推動高職教育到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有機銜接,搭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立交橋,暢通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渠道。其二,運用“互聯網+”思維,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積極探索“互聯網+”在高職教育教學、實習實訓、服務社會、學生管理及學校其他管理中的應用,學習先進信息化技術與手段,開發MOOC、SPOC、虛擬仿真實訓等高質量的網絡教學資源,利用教學APP隨時隨地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在虛擬仿真環境下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待操作嫻熟后,再到實訓基地和工廠操作相應的各種設備。其三,利用“互聯網+”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 “互聯網+”下,智慧教室可以自動錄下教師與學生的整個授課與學習過程。利用云端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能夠分析各個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一方面,方便學生對自主學習進行合理調控;另一方面,老師“因材施教”,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谷蘭.“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職教學改革的思考[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7:249-250.

  [2] 付楊.“互聯網+”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創新研究[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6:237-238.

  [3] 季常弘.“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教育的思考[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6:40-43.

  “互聯網+高職教育”發展現狀分析相關論文期刊你還可以了解:《理論探討》投稿共青團運用互聯網教育服務青少年的途徑探析》

文章標題:“互聯網+高職教育”發展現狀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40284.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有码一区 | www.精品国产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尤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99re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巨大免费 | 欧美精品综合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999精品网|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级 | 亚洲成人免费视频 | 久草电影网 | 亚洲精品女优 |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成人免费视屏 | 日韩中文字幕 | 成人二区 |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网|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 七七婷婷婷婷精品国产 | 亚洲视频在线看 | 五月激情婷婷网 | dy天堂|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aⅴ爽av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久久久久一区 | a毛片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一二三区 | 蜜桃精品视频在线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 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 | 日日摸日日添日日躁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