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5-06-14 16:13 熱度:
在考試中,審題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有時候錯誤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因為審題不認真導致的。審題也是解答一個題目的開始,審好題目中的細節,在解題的時候也是很有幫助的。本文是一篇化學教師論文范文,主要總結了審題在化學中的重要性。
摘要:審題是所有解題的必須步驟,沒有這關鍵的第一步,后面做的大都是無用功。所以審題是打開解題大門的第一把鑰匙,若這把鑰匙用好了,打開了大門,其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關鍵詞:審條件,審關鍵,審隱含
化學解題的審題過程就是破解題意的過程,它是解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第一步邁不開,具體的解題也就無從談起。人們常說,包公斷案,審得清、判得明。之所以判得明,是因為審得清。考場解題也同一道理。能否在有限的時間里快速準確解答問題的第一關就是審題。那么怎樣審題呢?以下結合審題實例說明之,不妥之處,請同仁指正。
1審條件、聯想相關
審條件、聯想相關即是把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提取出來,并在已知條件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知識與信息的聯想,以便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
例1:把三氯化鐵溶液蒸干灼燒,最后得到的固體產物是( )
A、無水三氯化鐵 B、氫氧化鐵
C、氧化亞鐵 D、三氧化二鐵
本題的已知條件是三氯化鐵溶液蒸干灼燒,判斷產物為何是所求。顯然,由于已知三氯化鐵是在水溶液中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自然會聯想到三氯化鐵溶液在受熱蒸干過程中發生水解,水解產物為氫氧化鐵,而氫氧化鐵在灼燒過程中又會分解為三氧化二鐵的相關知識,此題得解。
審清條件,聯想相關是審題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進一步審題的前提。大凡經過這一步審題就能解決的問題多屬于容易題,而多數題目僅靠審清這一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進一步審題。
2審關鍵、釋難譯簡
審析一些題目時,在弄清題目中的已知及其相關之后,已知與未知之間搭橋仍陷于困境,這時需要著手考慮題目已知中的關鍵點,有人也稱之為“題眼”或“突破口”。
例2:有機化合物A,B分子式不同,它們只可能含碳、氫、氧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如果將A,B不論何種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質的量之和不變,完全燃燒時消耗的氧氣和生成的水的物質的量不變。那么A,B組成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若A是甲烷,則符合上述條件的化合物B中,分子量最小的是(寫分子式) 并寫出分子量最小的含有甲基(-CH3)的B的2種同分異構體結構簡式 、 。
已知非常清楚,關鍵也很易找到,即將A、B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質的水的物質的量也不變。僅找到關鍵條件還不夠,必須將其進行轉化和翻譯,然后進行推理。本題中關鍵條件的意思是:A,B兩化合物的物質的量之經可以是任意的,但只要二者物質的量之和是定值,消耗O2和生成的水必為定值。由于生成的水是定值,自然得出A,B兩化合物中的氫原子數必相等的推論。于是推出兩化合物中C原子數必不相等(若C原子數也相同、消耗為O2又相等,氧原子數必相同,分子式也就一樣,與題已知不符),在C原子數不同的條件下,A,B以不同的比混合時C原子總數是變值,而要滿足C原子消耗O2是定值(因氫原子總數是定值,則其消耗O2即是定值,故C原子數所耗氧氣也必是定值),所以A,B兩化合物中碳原子數多的化合物,其氧原子數也必多,且多的碳原子數必被多的氧原子數恰好消耗,即每多一個C原子,就必同時多兩個O原子。這樣才能滿足A,B以不同比例混合時C原子總數雖是變值時,但其所耗的氧氣是定值。也就相當于把已知條件轉化成我們熟知的結論,即分子式相同的兩種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總物質的量是定值,消耗的氧氣和生成的水就是定值,本題得解。
3審隱含、條件補全
隱含條件是題目中沒有明確給出的已知,隱藏在容易找出的已知條件的背后或更深層。當已知條件審明后,仍感條件不足時,挖掘隱含條件則可“柳暗花明”。而這些隱含條件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本質條件,能否審出和補全,可謂解答成敗之所在。
例3:在一定條件下用普通鐵粉和水蒸氣反應,可以得到鐵的氧化物。該氧化物又可經過此反應的逆反應,生成顆粒很細的鐵粉。這種鐵粉有很高的反應活性,在空氣中受撞擊或受熱時會燃燒,所以俗稱“引火鐵”。請分別用圖中示意的兩套儀器裝置,制取上述鐵的氧化物和“引火鐵”。實驗中必須使用普通鐵粉和6摩/升鹽酸,其它試劑自選,裝置中必要的鐵架臺、鐵夾、鐵窗、石棉網、加熱設備等圖中均已略去。
A D F H
E
B C G I
(1)實驗進行時試管A中應加入的試劑是 ;燒瓶B的作用是 ;燒瓶C的作用是 ;在試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
(2)實驗時U形管G中應加入的試劑是 ;長頸漏斗H中應加入 。
(3)兩套裝置中,在實驗時需要加熱的儀器是(填該儀器對應的字母) 。
(4)燒瓶I中發生的反應有時要加入少量的硫酸銅溶液,其目的是 。
(5)試管E中發生反應的方程式是 。
(6)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應發生前,在F出口處必須 。E管中的反應開始后,在F出口處應 。
不難發現,本題題干部分的敘述,每一句都給出了與解題有關的信息:第一句可判斷出反應得到的氧化物是四氧化三鐵,依據是中學課本中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原理:
3Fe+4H2O=Fe3O4+4H2…①第二句和第三句給出的已知是①反應存在的逆反應即: Fe3O4+4H2=3Fe+4H2O…②這個反應生成的鐵叫做“引火鐵”。第四句給出了實驗目的,即制取Fe3O4和“引火鐵”。第五句給出了部分儀器和藥品,同時給出了②反應中的氫氣是用鐵粉和鹽酸制得的,為考慮氫氣的發生裝置提供了線索。要回答(1)~(6),首先應判斷哪套裝置中發生①反應,哪套裝置中發生②反應,也就是需判斷A,E兩上試管哪個發生①反應,哪個發生②反應,從給出的兩套“殘缺”裝置和制得氫氣的藥品特點可初步判斷II裝置發生②反應(I和C儀器組成的部分可用來發生氫氣)。應該說僅從對“殘缺”裝置圖的觀察和藥品的特點來推測尚不充分,當考生閱讀到第(6)小題的敘述“為了安全……”中的“安全”兩字時,結合題目有關的信息很容易使考生聯想到E試管中發生的是有氫氣參加的反應,因為氫氣燃燒或氫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加熱的不安全性,反應前需要驗純是考生熟悉的,這樣可進一步確認II裝置發生②反應,則I裝置發生①反應。至此,(2)(3)(4)(5)各小題已能解答。在解答(1)(3)小題之前,首先要解決I裝置中哪個燒瓶是為A試管中發生的①反應提供反應物之一――水蒸氣的,只要考慮注意到(1)小題中的第四問的敘述,就可得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得知D是收集一種氣體,C又與D相聯接,且C瓶中進管口與出管口相齊,由此判斷出C燒瓶不是產生水蒸氣的,也不是凈化成干燥D所收集的氣體的裝置,顯然B燒瓶是生成水蒸氣的裝置,B燒瓶需要加熱,同時也確認C燒瓶起到了防止水倒吸的作用。故(1)(3)小題得解。從這個題的審題過程看,與解題有關的信息不僅在題干部分,在圖形和求知的敘述中也同樣存在與解題有關的信息,并且前后條件或信息互相照應才能推得正確的結論。所以說,審題要有全局觀念,全題的任何一處都可能存在著引發考生思路的信息,為準確推理、判斷,甚至檢驗分析結果的正誤提供有利的佐證。
4結論
除上述之外,在化學審題中還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審題要注意題目中的關鍵詞語;二是要注意排除干擾條件;三是要注意有效數據的提取;四是要注意把握導向信息的目的;五是要注意過程圖表構建?傊,成也審題,敗也審題是有過考場體驗的學生的共識。
參考文獻
[1]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無機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田荷珍,陳灝.無機化學講義[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4.
[3]湯啟昭.無機化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
化學教師職稱論文投稿期刊推薦《中學化學教學參考》創刊于1972年10月,至今已有36年歷史。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陜西師范大學主辦的全國中等教育類核心期刊,入選 200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為中學化學教學服務,為中學化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服務,是《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的辦刊宗旨;融科學性、知識性、前導性、實用性于一體,是《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的辦刊方針。
文章標題:化學教師論文范文化學審題之我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710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