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5-05-19 16:23 熱度:
語文應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程。然而,太多的政治色彩、應試色彩、牽強附會的主題拔高,七零八落的分塊解析,使理當充滿文學色彩的語文,變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藝語文。使學生在文學的殿堂中提高語文能力和文學水平,本人聯(lián)系語文教學實際,就如何煥發(fā)課堂活力,談談自己粗淺的一點見解。
一、盡量使用動情的語言,觸發(fā)學生心靈的震撼
在教學過程中,感情是激勵學生學習的起點,更是學生吸收知識、轉化能力、陶冶情操、形成信念的終點。所以“情”字是貫穿教學過程的一根主線。教學的語言達到一定的藝術性,并帶有較強的情感性,才可以叩擊學生的心扉,產(chǎn)生共鳴效應。
而要創(chuàng)造教學語言的情感美,教師就必須把情感融匯在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中,使情感的產(chǎn)生有一個準確的“觸發(fā)點”。比如講《阿Q正傳》這篇小說,當我介紹完阿Q全部故事之后,這樣總結:這就是阿Q的故事,一笑之后,我們不能不體味魯迅刻畫這一典型形象的內涵。如果把阿Q看成一個滑稽可笑的人物,則錯了。魯迅說過: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是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毫無價值的東西,魯迅用諷刺的手法撕破給人看;但是阿Q是個質樸的農(nóng)民,覺醒了,會是革命的力量,然而,他卻被作為反動派殺一儆百的犧牲品給毀滅了。阿Q的悲劇是社會悲劇,因此在貌似喜劇的外表下,包含的卻是悲劇的內容。只有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理解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創(chuàng)作意圖,才能理解魯迅“含著眼淚,拿著鞭子”的良苦用心。
我覺得,這時語言是融進了從心靈深處進發(fā)的具有一定的同情、憤怒等特殊感情的語言。將這樣的語言運用于課堂教學,自然就會把學生帶入一種壓抑、悲涼、凄冷、憤懣的藝術情境,讓他們在一定的情感情境中感受小說,感受主人公,就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xiàn)自我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jīng)常性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如在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揭示課題后,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學生自主動手、動口、動腦訓練,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三、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知識的積累等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如在教學《坐井觀天》一文時,首先向學生提問:“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們展開討論,并列舉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最后,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像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后感等,以發(fā)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fā)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讓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各種鳥的語言進行反復誦讀,以悟出它們內心的想法和學藝的態(tài)度。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自編自演課本劇,通過逼真的形象、豐富生動的話語、獨特的表演手法,體現(xiàn)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五、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在心理上感受到進步,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
文章標題:《中小學德育》雜志社投稿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探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679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