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4-05-17 09:59 熱度:
2012年由教育部新頒布的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工商管理是管理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在它下面設置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資產評估、物業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等十個專業。
[摘要]為了培養適應于信息時代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形成工商管理專業的特色化教育,需要通過對比分析目前國內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現行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總結其中的個性和特色化教育經驗,剖析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從專業培養的方向和目標出發,確立科學合理的特色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關鍵詞]教育期刊投稿,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國內高校,對比分析
1]按照一級學科設置培養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必然要求學生有較寬的知識面,但這容易造成各方向知識不精的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多數企業內部分工越來越細,這使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難以進行崗位定位,造成就業迷茫。為了以專業特色建設為導向,構建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筆者結合本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研究對比分析了21所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
一、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與特色的對比分析
(一)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分析
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專業化人才。這一任務要求高校首先明晰兩個問題,即“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2]前者涉及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后者涉及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特別是課程體系的構建。鑒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課程體系設計的依據,研究首先對比分析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尤其是其特色化的定位。
在所選擇的具有地方代表性的21所高校中,985工程大學6所,211工程大學6所,地方性普通院校9所。從各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來看,主要集中在培養以研究創新能力為主的高級復合型人才,研究與應用能力并重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和以實踐應用能力為主的應用型人才三類上。其中985工程大學基本定位于第一類,部分定位于第二類;211工程大學基本定位于第二類;其他普通院校部分定位于第二類,多數定位于第三類。
。ǘ⿲I特色分析
調研的部分高校在培養方案中強調并形成了專業培養特色。比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山大學特別強調培養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和創新意識;北京建筑大學提出“以工商管理專業知識為核心課程體系,以建筑、房地產相關行業知識為依托平臺”,實現“學科與行業交叉與綜合的培養目標”,突出服務于北京城鄉建筑、房地產、物業管理等相關行業的培養特色。
綜合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特色的形成路徑主要有三類:一是在高端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強化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英語能力、數量分析能力等,此路徑更適合于985工程院;騼炐愕211院校;二是結合學校的背景和優勢,強化辦學特色,比如北京建筑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等;三是立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專注于某一領域或某一行業管理人才的培養。
二、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對比分析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都需要有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來保證和支撐。[3]通常,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的合理性可以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的吻合性如何,特別是模塊化課程和特色化課程是否凸顯了專業培養特色等;二是核心課程的設置及先修與后修課程的銜接關系,即關聯性課程間的組合是否合理;三是學時的分配情況,如通識課與專業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之間的比例關系等。[4]
。ㄒ唬⿲I特色體現的課程模塊對比分析
調研發現,在一些專業培養特色及目標明確的高校,已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課程。比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了凸顯其國際化特色,在課程體系中設置了國際企業管理、國際物流、國際營銷學、國際金融、國際商法、國際經濟學、國際商務等課程,且其全部核心課程采用國際知名商學院英文原版教材,配以英語或雙語教學模式。北京建筑大學在課程設置中安排了房屋建筑學、建筑設備概論、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術、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物業管理、建筑企業管理、房地產企業管理、房地產行政管理、建筑經濟學、房地產經濟學等行業類課程。
(二)核心課程及課程銜接關系的對比分析
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均包含的核心必修課程如圖1的中心圓所示。在這些必修課基礎上,不同高校會根據自己的側重,額外選擇2-3門必修課。在限選和選修課上,各高校略有不同。根據限選與選修課的類型,可分為六大類,即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制造企業管理、服務企業管理,不同高校根據其側重點選擇開設相應課程,如圖1中間層所示。
在教學計劃表中,通過建議修讀的學期和先行課程,體現出課程間的先修與后修關系,各高校的課程設置順序基本相似,這些關系主要體現在基礎核心課程與后續專業課程上。但通識性課程與后續課程的銜接關系,模塊化課程間的分工與合作關系,以及由關聯性課程形成的能力體系在大多數培養方案中仍難以體現,也缺乏詳細的說明。
。ㄈ⿲W時學分分配情況對比分析
研究對調研高校的學時學分情況進行了對比,表1為其中5所課程體系資料較為完善,以培養不同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校情況。
上表中寧波大學的實踐環節學分標記了“*”號,含義是總學時中已包含獨立實踐環節的學時,其他大學的總學時中未包含獨立實踐環節。自主學習模塊是指能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環節,比如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模塊、開放性實驗、創新學分設置等。從總學時情況看,多數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總學時在2700-2800之間。但公共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所占比重卻有著較大的區別。大多數的高校在選修課上,設置了以專業方向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部分高校采取了一定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式。三、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分析
。ㄒ唬┡囵B目標和課程體系大同小異,課程體系難以體現專業特色
調研的21所高校,除了學校層次不同,對應的培養人才的目標層次略有區別外,培養目標的整體描述基本類似,課程體系也大同小異,知識結構相對陳舊,未發現創新性的改進。一些高校盡管提出了基于行業或特定領域的特色化培養目標,但僅僅設置了幾門相應的課程,從課程體系來看,并未對特色化目標形成強有力的支撐,也缺乏特色化組合。有的高校提出的培養目標甚至難以在課程體系中找到印證。
。ǘ┱n程體系設計缺乏指導思想,銜接性和系統化程度不強
從目前高校課程體系設置情況看,尚缺乏系統化的設計指導思想,多為參考不同高校培養方案情況下課程的堆積。這也形成了兩方面的弊端:一是通識類課程與后期課程銜接不足。二是專業課程培養的能力分散,學生難以學精。我國高校開設的專業課較多,在缺乏圍繞核心能力的課程設計思想指導下,各教師的講授風格和側重點不同,知識上的銜接性也不足,這使得學生各方面的知識都懂一些,卻掌握不深。
(三)在學時和學分分布上,實踐教學環節所占比例偏低
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創新思維能力都需要在實踐磨礪中形成。因此,任何類型人才的培養都離不開實踐教學環節,尤其是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更需要強調在實踐中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深化專業知識的應用。調研的各高校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環節所占比例從15%到33%不等,其中有5所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環節所占學分比重低于20%?梢,我國高校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顯得略有不足。
(四)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形式單一
在高校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所見到的能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模塊較少,形式主要集中在第二課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訓練項目、學科競賽等形式上。傳統的以“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為主體的課程體系,及相對陳舊的課程知識結構,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完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議
。ㄒ唬┮陨鐣枨鬄閷蛟O置培養目標,構建特色化課程體系
高校,尤其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地方普通高校,需及時了解區域發展和企業人才市場需求,務實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并以此為立足點和出發點制定滿足特色化需求的培養目標,根據目標科學設計課程體系。這樣才能避免學生畢業后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現象。這要求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做好三點:一是走出高校,構建校企合作,了解社會和人才市場需求。二是基于地方經濟、行業企業和高校背景,明確特色化專業培養方向,聚焦專業知識能力,構建特色化課程體系。三是及時跟進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企業需要,更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符合時展的知識和技能,避免象牙塔式的空洞理論教學。
。ǘ┰谂囵B目標基礎上,形成課程體系設計思想,指導構建綜合化課程體系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仍缺乏整合,學生學習后難以形成整體觀。究其原因,在于課程體系缺乏設計思想,課程松散,主線缺失,與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形成一致。由于人才培養目標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依據,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最終歸宿,學校在設計課程體系時應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進行。為了達到整體性和一致性,可借鑒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塊化設計思想[5]和基于目標分解的課程體系設計思想。[6]將人才培養目標和具體能力要求細化到相關的課程模塊和具體課程的教學方法與訓練形式中,構成目標層級體系,并讓具體的課程目標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要求,以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課程目標[7],使其目標與總體目標相一致。
(三)加強實踐環節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實踐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校應結合專業特色,整合課程實驗與實訓、課程設計、社會調查、專業見習實習、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學科競賽和科研訓練等實踐環節,形成系統化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處理好課程理論學時與實踐學時的比例關系,處理好相關理論課程與集中實踐課程間的銜接關系。在學時和學分的分配上,增加實踐教學環節所占的比重,在課程體系設置中突出實踐教學體系的地位,切實通過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形成與社會需求相一致的理論應用與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促使學生盡早接觸社會和企業,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
。ㄋ模┘訌妼W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與鍛煉
國家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創新教育的實施,而創新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意識。為此,高校應強化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素質拓展模塊。首先,設置學生自主學習模塊,彌補第一課堂理論應用不足的弱點。在自主學習模塊中,可以網絡形式給予學生學習訓練資料和考核任務,基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的情況給予相應的課外必修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鍛煉和鞏固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其次,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基于主題、任務和情境而展開的學科競賽、科研活動、創新和技能訓練活動等,鍛煉其解決問題及創新性思考的能力。再次是探索工商管理專業的開放性實驗。針對理論結合實踐的課程,設置相關實驗項目方向,學生在方向性引導下設計項目試驗目的,編寫實驗大綱,完成實驗內容,撰寫實驗報告。教師在這一過程把握內容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可行性,給予分析深度和分析方向的指導。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教育部[OL]2012.9.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2-10-12/1124358
003.shtml.
[2]王峰,黃忠東.澳大利亞不同類型高校辦學定位及課程體系比較[J].現代教育管理,2013(2):125-128.
[3]杜才平,邢曉紅,陳昌興.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J].當代教育科學,2012(21):41-44.
[4]葉樹江,張洪田,李丹.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視閾下課程體系的建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0):141-143.
[5]欒立明,林艷輝.基于產學研合作教育視角以能力為本位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182-184.
[6]鞏建閩,蕭蓓蕾.基于系統的課程體系概念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2(6):102-106.
文章標題:教育期刊投稿國內高校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比較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10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