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11-10 17:34 熱度:
信息和網絡影響著很多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大學生與網絡的關系也愈加緊密,高校學生工作的環境在變,對大學生的影響在不斷加深,現在很多高校也都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了。本文是一篇教師論文發表范文,主要論述了高校學生工作數據平臺的構建和創新長效機制研究。
摘要:高校學生工作數據平臺是集成學生在校全程數據,支持匯總采集、數據互享和輔助決策的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將校內數據整合,形成行為養成、學業管理、成長成才、突發事件四個關鍵功能模塊,以及誠信承諾和活動、社會服務、日常學習、黨團評優、學業成績、競賽參與、學生獎助貸、心理健康教育、職業指導、校園安全報送等十個二級模塊,在消除校內信息孤島、事務工作減負增效、探尋系統效益等方面探索實踐,推進創新長效機制的研究。
關鍵詞:學生工作,數據平臺,長效機制,信息孤島
一、引言
學習上慕課免費開放的理念、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恰當的課程資源設計吸引了許多大學生;交際中大學生新媒體使用比例高、時間長,“微博控”“微信控”“手機黨”和“自拍黨”遍布校園,新媒體逐漸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費上移動支付、眾籌、智能手環等概念和產品逐漸得到大學生的認可和追捧,深入日常;經濟中互聯網+、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必將推動工業、制造業結合信息產業產生巨大變革,影響學生的學業和職業的發展定位,極大地開拓學生創新創業的領域。
“隨著學生需求的漸趨多樣,輔導員扮演的角色亦漸趨多樣,輔導員工作時間連續性和空間光言行的特點將更加突出”。高校學生工作的開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小的挑戰: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精細化,傳統的工作方式的“慢步伐”難以適應學生的“快節奏”,必然要求學生工作者摒棄粗放式管理,開展專業化、系統化和集約化管理和服務。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構建學生工作數據平臺,不斷探索高校學生工作的創新長效機制,才能適應大學生的特點、適應不斷深化的信息和網絡環境。
二、質性視角的學生工作
學生工作的主體是輔導員、學生工作處、院系黨委、高校各機關和職能部門,學生工作是一項復雜而綜合的工作,千絲萬縷而又環環相扣。其中輔導員是學生工作開展的重要力量,專業化、職業化是輔導員發展的必要要求。學生工作數據平臺的構建,高校學生工作創新長效機制的探索必然歸結于輔導員,也必然首要考慮輔導員。
“高校輔導員職業具有基層性、復雜性、教育性、服務性、直接性和煩瑣性的特點,其中煩瑣性是指高校輔導員不僅要處理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大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而且要協調與學校眾多管理部門的關系,做好本職工作”。“粗放式”學生管理中,通常僅憑一些“情況”“印象”,學生常常被定義為“大同小異”,既沒有掌握學生群體特征,又忽略學生個體特征,由此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不可靠的。
繁瑣的事務工作是輔導員工作的一個難題化,環境對學生工作者尤其是基層學生工作者輔導員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輔導員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要實現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必須改變傳統的學生工作方式。“輔導員成了辦事員、接線員、勤雜工作人員,而且隸屬部門不明確,好像學校任何部門都能領導輔導員,給輔導員安排任務”。許多輔導員使用QQ、人人網、微博和微信等新媒體工具進行工作探索并有一定成效,但忙于事務性工作的局面仍未改變,必須在輔導員工作中實現減負增效。
質性視角輔導員學生工作典型忙碌的一天流水如下:8點到辦公室,登陸QQ和微博,查看學生留言,發布通知、查看學生動態、跟進師生互動,9點到了,處理校園辦公系統中的各項事宜,登陸成績系統查詢學生不及格現象、登陸學生出勤系統處理學生上課情況、登陸網絡教學系統查詢學生在線學習進度,多個系統間各自為政,信息孤島現象頗為明顯,想著自己所帶了十多個班里的兩百多名學生,還有所在系、院的學生社團指導、學生團委工作,每天給1個班(或學生社團、或團委)開會,每天都抽出時間確保召開班會,半月才能見一遍每個班的學生,由于時間沖突,往往導致另外一個班的籃球賽也沒時間參加。輔導員的工作非常繁雜,通常每天10點回到辦公室,處理學生請假、任課老師臨時調課、貧困生緩交學費申請及系里其他工作安排,一直持續到中午12點;下午兩點到五點參加學工處工作會議,如果不開會的話自己也會找某班的班長安排學生工作或者某個學生曠課的批評和勸解。晚上7點到學生宿舍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況,串了不到10個宿舍,如何精細化輔導學生,探尋長尾效應?
輔導員的管理工作疲于應對,沒有足夠的時間開展,無法規律開展,甚至流于形式,如注重學生成績就業,輕視學生思想引導;注重事務通知傳達,輕視專業輔導發展;注重簡單數字累加,輕視實際業務成效。如何在輔導員事務工作中減負增效?如何在學生工作中實現精準研判?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不解決這些問題,輔導員的工作可能出現矯揉造作,學生工作部門的對策建議可能弄巧成拙,高校學生工作長效機制的創新可能適得其反。
三、學生工作數據平臺的構建
高校學生工作數據平臺的構建和創新長效機制研究
學生工作數據平臺的設定是集成校園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全程數據,支持匯總采集、數據互享和輔助決策等的管理信息系統。
(1)匯總采集:統合高校、二級系院、學生工作處、教務處、后勤處等多部門的原有系統信息數據,盡量在保持原有工作不增加的前提下推進校內協同合作,如學校要聞、校園快訊和媒體報道,二級系院的重要通知、專業學術通知和講座預告,學生工作處的思教工作和活動、獎懲管理、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和宿舍管理,教務處的成績管理、校內外考試、科技創新活動,后勤處的餐飲服務、住宿服務和水電服務。
(2)數據互享:共建共用,結合原有系統的指標,支持輔導員、教師、管理人員按年級、系院、班級等實時查詢、按月統計和條件篩選,提供相應的基礎信息支持。
(3)輔助決策:輔助支持輔導員、二級系院管理者和學工工作處、校級管理部門的決策。輔導員工作中的校內學生信息查詢、篩選等直接決策數據源,便于輔導員針對性、精細化開展師生雙向交流,二級系院管理者和學工工作處的信息統計、報告的決策支持,校級管理部門的全校監測、系統研判的參考。 學生工作數據平臺利用信息化技術減少輔導員事務工作時間,提高效率,降低繁瑣的工作量,增強教育服務工作,促進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高校學生工作開始進入到以‘教育――管理――服務――發展’為核心的新階段”。《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教思政[2014]2號)中輔導員的六個職業功能為:思想政治教育、黨團和班級建設、學業指導、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高校學生相關制度有學籍注冊、學業成績、學生管理規定、共青團組織及學生團員獎懲規定、“獎學金”實施辦法、學生綜合測評及獎勵辦法、違紀處分規定、突發事件預防及應急處置預案等。
綜合考慮學生工作數據平臺的可實現性,確定行為養成、學業管理、成長成才、突發事件四個關鍵功能模塊,以及誠信承諾和活動、社會服務、日常學習、黨團評優、學業成績、競賽參與、學生獎助貸、心理健康教育、職業指導、校園安全報送等十個二級模塊,具體如下表所示:
輔導員等學生工作者可以直觀查詢、篩選數據和時間序列對比,掌握和監測各自分管工作的實時執行情況,查詢和分析各類工作每天、每周、每月的實際班級活動,完成走訪宿舍、家長溝通、學生面談、課室巡視、其它情況、突發事件、安全情況、工作案例或月度小結等并做在線填寫記錄,實時準確關注學生,科學管理和服務;將學生工作畢業前“重負”的后期介入轉變為學生在校期間全程的過程關注、預警和解決,避免問題累積;及時準確提示學生達標情況、勉勵優秀、提醒警示等,有效地降低輔導員常規事務的強度,促進大學生學業發展、能力發展、個性發展等全面發展。從片面到整體,由單一變為組合的數據采集和應用方式,推動數據功能和工作策略的變化和擴展,在基于因果分析的同時,進一步分析數據的相關性,形成新的分析視角,使學生工作的管理服務措施更多樣、更有效、更從容。
四、基于學生工作數據平臺的創新長效機制構建
學生工作數據平臺集成和整合校園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全程數據,支持集成采集、數據互享和輔助決策等的管理信息系統。在消除校內信息孤島、事務工作減負增效、探尋系統效益等方面進行探索,有利于學生工作中推進創新長效機制的構建。
1.消除校內信息孤島
學生工作初步消除校內信息孤島。學生工作數據平臺將高校、二級系院、學生工作處、教務處、后勤處等多部門的原有系統信息數據整合,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形成四個關鍵功能模塊、十個二級模塊,實現網上協同,消除校內各系統間的信息孤島,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全面系統的管理服務。通過單條數據、多條數據橫向聯合、時間序列比對,探析表現相同但成因相異的學生,形成差異化的工作方案。發現問題、追溯根源、因材施教,首先必須具備足夠的客觀數據依據,通過數據縱向和橫向匯總對比,顯示和比較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即使行為相同,成因也可能不同。“學生學費未繳”,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思想意識偏差惡意拖欠,有的是將家庭所給資金揮霍殆盡,有的卻確因家庭經濟困難所致,多種原因相去甚遠。在學生工作數據平臺的數據支撐下,對于前兩類,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主動聯系家長,并將欠繳學費與學籍注冊聯系起來,嚴把制度關;而對于第三類則通過國家貸款的“綠色通道”,或通過獎學、助學、貸款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困難。
推動學生工作精細化。數據平臺將數據實時分類送達到輔導員、學生、教師和各部門管理人員的系統桌面,自動提醒相關人員及時處理有關信息,讓有效數據及時傳送給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節約數據檢索中的時間和精力。以入學前期、在校期間、畢業期間三個時段的心理調適、學生晚歸、學生學業狀態鑒定等為例:
(1)新生入學只身來到高校校園,住集體宿舍,對陌生的環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應,出現焦慮、失落、自卑等現象題,甚至冒出退學念頭。輔導員和心理咨詢師“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心理健康測試數據”為基礎統計學院總體數據,結合學生日常學習、活動的需求,為每一位學生開出有針對性的運動處方、心理健康處方和用餐處方,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避免了多數因心理問題而休學、退學的現象,對有自殺傾向的學生進行及時的危機干預,對患有精神疾病的學生則早期發現并及時轉入住院治療。
(2)某學生一周內三次宿舍晚歸,輔導員可以在數據平臺中查詢其近期歸宿情況確認是偶發還是頻繁,查詢日常上課出勤等情況確認在校或離校,如果可以確認和高度疑似該生狀態異常,輔導員填寫在線記錄并點對點關注輔導,甚至研判是否存在侵犯性行為傾向,上報和要求校內部門提供進一步協助。
(3)學生學業狀態鑒定,可以既在數據中找尋學生在班級群體中的學習表現、考核成績的位置,還可以將學生本人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不同的學習科目和不同的學習活動中的各種數據集中,把握學生具體的學習特征和能力,有助于輔導員設計個性化的學生管理方案。
2.事務工作減負增效
學生工作數據平臺運用先進的信息和網絡技術,對學生的信息進行匯總和分級,實現學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一般特點有學生群體特征數據化、學生個體特征立體化、學生數據圖表可視化等三點:
(1)學生群體特征數據化:學生工作數據平臺將學生群體特征的進行數據化統計,多個系統的源頭數據匯總聯合,以多層扇面的方式覆蓋整個校園,最高每天自動采集各類實時數據近百萬條,實時全面地歸納、展示和反饋學生群體特征。
(2)學生個體特征立體化:以學生個體為主軸,學生基本情況的數據信息有:學習生活月志、行為養成(誠信積分)情況、學生生涯規劃、課程表、課堂情況、學習成績、工作實踐、資格證書、獎助貸情況、推薦入黨情況、學習、生活建議、競賽獲獎情況、圖書利用情況、學生消費信息、學業完成情況、就業去向。
(3)學生數據圖表可視化:學生工作數據平臺建設借鑒“視覺管理”理念,直觀可視呈現各月、各學期的學生“大數據”,數據信息圖表可視化,簡單明了,便于對比、理解和接受,便于輔導員、教師和管理者及時發現學生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學生工作數據平臺作為一個管理信息系統,提供集中的校園事務通知中心和輔導員工作案例庫,對管理的影響是提高效率和效益,實現減負增效,通過不斷創新和完善,推進智慧校園建設。
如幫助經濟困難學生,解決經濟困難學生在學期間的學習和生活費用問題是社會和學校的責任,通常的做法是由學生提供一張家庭經濟困難的證明來作為審批的依據。僅憑一紙“證明”并非明智之舉,目前我國誠信監督機制并不完全,出具的“證明”本身就難作“明證”。通過學生工作數據平臺學生在校內就餐、購物等消費數據,對學生的經濟狀況進行分析和鑒定,據此獲得的結論更為全面。如果校園消費信息系統顯示,某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消費標準和數額遠低于平均水平,據此便可認定(至少是在一段時間內)該生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因學生不可能為了獲得“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而不惜以長期降低基本生活標準為代價。校園消費數據庫的建立和應用,大幅削減輔導員和學生工作部門在“經濟困難學生”甄別中的各種爭議和糾結,使安排勤工助學或給予困難補助等經濟援助不僅理由充分,而且簡單易行。
3.探尋平臺系統效益
數據平臺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支持,數據涵蓋學生實時和三年發展的群體、個體特征,支持全程跟蹤和橫向比較,真實、可信、全面,取得一定的整體成效和長尾效應。學生工作數據平臺中學生群體特征的清晰度增高、學生個體特征的模糊度降低使得學生工作的開展更準確的探尋個性化和小切面,尋找需求曲線的尾部,即長尾效應。畢業生近五年平均就業率達99.5%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考核評價合格率100%,優秀率平均達60%以上;貸款學生人數累計為 1662人次,已按時結清的還款合同1326筆,貸款違約率為0;校園多年來極少有群毆群傷的惡性事件,因學生心理問題引起的極端行為更是從未發生。
學生工作數據平臺通過數據細分,利用預測能力、數據豐富性在校園突發事件預警、聯合新媒體等方面探求長尾效應。學生工作數據平臺在學生事務管理中有一定的預測能力。對于校園安全中的突發事件報送,可以根據事態輕重緩急級別提醒輔導員、相關責任部門、二級系院的關注,在數據平臺中實現信息的溝通、反饋,確定解決方案和措施,第一時間將信息公開推送給學生,在新媒體中做好解釋說明、安撫學生和公眾情緒、控制局面避免惡化。將復雜的個性化管理過程,有機地納入學校的規則管理當中,通過常態的預警機制,以制度約束確保管理質量達到標準。
學生工作數據平臺豐富的數據信息有利于輔導員新媒體工作的開展,用好新媒體的信息發布平臺、關注學生渠道、互動交流媒介等三個功能。用精彩的校園信息和案例有效支持新媒體終端上發布信息;篩選的學生數據優秀事跡、提醒預警信息準確的發揮新媒體的關注學生;豐富的學生數據和校園數據信息優勢彌補新媒體輿情環境下的信息劣勢,增強新媒體的互動交流。未來的長尾效應更多在學校、學生家庭和用人單位基于平臺數據共享,攜手管理和共同育人。
五、結語
學生工作數據平臺通過真實和實時的數據,量化大部分學生相關工作,使學生管理工作實現從粗放到精細的轉變,使學生管理個性化得以從理想變為現實。也有利于學生工作者提高效率、增加成效、追求卓越,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有利于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和職業化的發展,實現輔導員的自我管理、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彥.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問題再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6): 72-74.
[2]陳立民.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M].北京: 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184.
[3]黃曉波.學生工作專業化系統與輔導員核心能力構建[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30.
[4]朱堅.高校發展性學生工作的本質與價值訴求[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4):36-39.
教師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教育界》雜志,定位于教育專業的教育類權威性學術期刊,教育類核心期刊,本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出版總署批準的純教育類權威期刊。主管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主辦單位:廣西出版雜志社,國內統一刊號CN45-1376/G4,國際刊號:ISSN 1674-9510 ,郵發代號(基礎教育版48-195,高教職教版48-196)。
文章標題:教師論文發表高校學生工作數據平臺的構建和創新長效機制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2867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