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環境法論文 發布日期:2012-10-17 09:37 熱度: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中庭設計的基本原則,進而從采光、通風、綠化景觀和建筑周邊環境設計四個小點闡述基于生態法則的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
中庭是一個多功能的空間,既是交通樞紐,又是人們交往活動的中心,因此也被稱作為“共享大廳”。在建筑設計上,中庭空間在吸收太陽輻射、改善自然采光、促進室內通風等方面的生態效應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當前,在旅館、商業中心、辦公樓等都出現了中庭設計,可以說,其不僅是現代建筑室內空間的精彩演繹,更成為當前生態建筑的重要設計手段。在此,本文將從采光、通風、綠化景觀和建筑周邊環境設計四個小點闡述基于生態法則的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以供參考。
1中庭設計的基本原則
1.1直觀性原則
中庭空間的表現需要采用直觀的方式表達出來,如可設置樹木及園林小品、陳列品等,給人最直觀的感受。這是一種營造積極空間的有效手段。
1.2統一性原則
建筑中庭作為一個完整的形態,其在空間的處理上,不論是風格還是形式,都需要協調和統一。
1.3有效性原則
即是指在設計時,可采取多元的、重復的、并行的、加法和減法等等方式呼應建筑中庭的主題,使其能積極引導觀眾的參與活動,從而達到積極有效的目的。
1.4完整性原則
即指在進行中庭空間以及序列設計的時候,必須把握分寸,使其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1.5開放性原則
即中庭的設計應能讓人自由進出,沒有任何限制人們行動的物體等,在設計時可通過對空間的重置和設置交通空間等,使得人們在空間中能感受到運動的無阻礙。
2基于生態法則的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
2.1中庭光環境設計
2.1.1中庭空間的幾何比例
中庭自身長、寬、高之間的比例關系決定了其光環境水平的變化程度。經研究,中庭高寬比的最大值為3:1。當中庭高寬比控制在3:1數值范圍內時,其內部空間就可獲得滿足人們活動照度要求的天然光線。當然,當采用了3:1的高寬比后,仍無法滿足人們對照度的需求時,可適當運用人工采光來彌補。但要注意的是,在采用人工采光時,要控制好自然光和人工光之間的比例,以節約能源。
2.1.2中庭頂部的透光性
中庭頂部的透光率是影響采光效果的另一個關鍵環節。頂部透過率越高,到達中庭底部和相鄰房間的光線就越多。因此,在設計時,首先,應選擇透光性能良好的透光材料,且應注意其是否會產生眩光等,在具體的設計時可根據中庭光環境的其他影響因素來綜合選擇適宜的透光材料。其次,可采用鋸齒型天窗,并讓屋面板朝陽,讓玻璃背陽,這樣既避免了陽光直射,又將射向屋面板的光線反射到室內,提高室內空間照度。第三,可采用移動式遮陽系統,如活動百葉,并使遮陽板的角度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從而達到有效控制頂部透光量的效果。
2.1.3中庭墻壁的反射性
由于進入中庭的光線除了直射光線外,還會有反射光和漫反射光,且漫反射光線柔和和均勻,不會產生眩光,其由墻壁反射后可實現對采光效果的再調節作用。因此,在設計時,中庭墻壁宜采用素混凝土、淺色粉刷、石膏板、麻面石材等材料,而盡量回避過于光滑的大理石及釉面磚等裝飾材料。
2.2中庭熱環境設計
2.2.1中庭溫室效應
由于中庭通常具有大面積的玻璃屋頂或玻璃外墻,它在提高中庭內部空間照明度時,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溫室效應。因此,在設計時,中庭溫室效應應采取以下措施:
1.要保證中庭有良好朝向以爭取盡可能多的日照,可將建筑中庭設計為南向側面采光形式,這樣既能確保中庭在冬季接收充分陽光而迅速升溫,又能避免夏季強日光從頂部直接射入。
2.要選擇熱工性能良好的中庭圍護結構,如帶可調節遮陽板的雙層玻璃幕墻和屋頂懸浮遮陽等。同時,可結合室內裝修布置一些重質材料,如磚石、混凝土塊等,以保持室內空間的良好蓄熱性,防止熱量在夜間散失。
3.選擇合適類型及大小的天窗,可大大疏通室外風流,利于夏季通風。同時,在構造上,可將玻璃材料與實體材料混合使用,盡可能減少天窗的面積,尤其水平天窗的面積,為了滿足采光的要求可采用垂直式天窗。
2.2.2中庭煙囪效應
煙囪效應,是指戶內空氣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針對煙囪效應,部分地區可做如下設計:
1.夏熱地區的中庭設計,可從兩方面提高熱壓通風效率:①擴大通風口面積。可采用能開啟的天窗配合可調節遮陽格柵,天熱時將全部天窗打開,隨著通風口的擴大,室內空氣流動加快,熱壓通風也會增強。②適當抬高出風口高度,以增大上下空氣溫差,使拔風效果更明顯。
2.溫和地區的中庭設計:由于溫和地區氣候涼爽,舒適度最高,適合使用熱壓通風。中庭空間可充分利用其高差優勢,結合風壓與熱壓兩種方式,充分發揮“煙囪效應”。如位于英國的萊徹斯特的德蒙特福特大學的機械與制造學院QueenaBuilding就是利用中庭進行熱壓通風,使其取代了空調系統,低耗能且對環境影響很小,符合生態設計策略。
2.3中庭綠化設計
由于都市人長期呆在室內,極易患“建筑綜合癥”和“空調病”,因此,中庭設計時應增添綠化設計,這樣不僅可使建筑綠色化,還可改善環境質量,豐富空間層次。一般,中庭綠化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中庭植物應以熱帶、亞熱帶地區林下植物為主,且應具備較高觀賞性:形態優美或奇特;葉型或葉色漂亮;花朵艷麗或繁花似錦等。如毛竹、高山榕、金山葵、鄒菊、海棗等。另外,中庭植物應無毒、無不良氣味、無粉刺飛揚,以保護觀賞者。
其次,植物景觀的構成要強調多層次性。應將中庭地面、樓層回廊、屋頂平臺結合考慮,形成完整的綠化體系,同時滿足人的平視、俯視和仰視的不同視覺要求。
第三,中庭綠化景觀應呼應中庭空間的用途特點,營造風格各異的空間意象:或喧鬧熱烈、或安靜閑適、或浪漫動人、或樸素自然。
最后,植物構景還要與環境中其他景觀元素相互配合,如燈具、小品、水體、家具等,使之形成風格與色彩上的協調統一,并相映成趣。
2.4建筑周邊環境設計
2.4.1南向開敞空間:爭取較多的冬季日照和夏季通風,利用自然空調,建筑南側可設計水面植被等,依賴水體蒸發改善微環境的炎熱條件,并可在冬季強化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如德國的蓋爾森基興日光能科技園就是在中庭進風口側設置了大片水面和綠化,其目的就在于保持該處較低的表面溫度,從而保證經由該表面吹入中庭內的空氣溫度較低,以獲得良好的降溫效果。
2.4.2植被導風:設置合理的灌木喬木位置,南側引導風流進入建筑室內,而北側則起屏障的作用。
2.4.3利用構筑物:擋風墻和導風板的靈活組合,并可結合綠化整體設計,引導夏季風流,阻擋冬季惡性風流。
3結束語
中庭是建筑的核心空間,目前建筑中庭的生態效應在國內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它不僅是建筑室內空間的精彩演繹,也是生態建筑中的重要設計策略。因此,為創造人性化的中庭環境,提升整座建筑的活力,在設計時就要求設計師們能根據實際情況,以適當的方式將自然環境引入到建筑中,以保證中庭空間良好的生態效能。
參考文獻:
[1]朱麗婭.建筑中庭設計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8(36).
[2]吳英杰.淺析商業建筑中庭空間設計[J].山西建筑,2011(28).
[3]謝華慧,朱琳.被動式生態建筑中庭的自然通風設計策略[J].節能,2010(4).
[4]蔡余萍,黃曉燕.建筑中庭的生態設計策略探討[J].山西建筑,2009(6).
文章標題:基于生態法則的人性化建筑中庭設計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huanjing/1353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