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5-22 16:58 熱度:
摘要 目的:總結負壓封閉引流術在腹部手術后急性切口感染治療中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腹部手術后急性切口感染患者26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切口部分或全部裂開。感染切口先取樣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然后徹底清創,填充舍有引流管的泡沫材料于切口內,再以生物半透膜封閉,引流管連接負壓引流裝置,連續負壓封閉引流5~14d后視創面情況進行縫合。結果:22例切口感染患者經負壓封閉引流5~7d后縫合;4例患者負壓封閉引流10~14d后縫合切口。愈合時間13~20d,平均16d。結論:負壓封閉引流術對腹部手術后切口感染治療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醫學論文代理投稿,負壓封閉引流術,腹部手術,切口感染
腹部手術后切口感染是臨床常見并發癥,常規處理為敞開感染切口,徹底清創后加強換藥;但常規處理往往愈合時間長、患者痛苦大、切口反復感染不愈合和醫生工作量大。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腹部手術后急性切口感染26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腹部手術后急性切口感染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齡32~81歲,平均55.3歲。合并2型糖尿病7例,高血壓病2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2例,肥胖5例。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術5例,胃次全切除術8例,闌尾切除術3例,外傷性肝或脾破裂修補術7例,絞窄性腸梗阻部分小腸切除吻合術3例。26例中切口部分裂開24例,全部裂開2例,深達腹直肌前鞘。切口感染發生在術后5~10d。切口感染主要表現為發熱、切口部位疼痛和紅腫、滲液為血性或膿性。
細菌培養:消毒切口及周圍皮膚,取切口穿刺抽出物或切口分泌物培養及藥敏試驗。
處理方法:確診為切口感染后及時敞開切口,徹底清除壞死組織,生理鹽水及雙氧水反復、交替沖洗切口,用無菌方紗擦干切口后將含有引流管的泡沫材料填充切口內,再用生物半透膜進行封閉,生物半透明邊緣超過切口邊緣3~4cm,使其成為1個密閉空間,引流管接通負壓吸引裝置,調節負壓至-10~-13kPa,待泡沫材料癟陷,生物半透膜下無液體積聚,并有液體引出即說明負壓引流有效。5~7d檢查切口情況,視創面情況決定縫合或更換材料繼續負壓引流,直至創面新鮮肉芽形成再行縫合。切口感染治療過程中先經驗性使用廣譜抗生素,待藥敏試驗結果出來后更換細菌敏感性抗生素。
結果
切口細菌培養結果:26例患者中,大腸埃希菌感染10例,金黃色葡萄糖球菌感染6例,銅綠假單胞菌2例,腸球菌屬3例,肺炎克雷伯桿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
治療效果:22例切口感染患者經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5~7d后縫合,7~10d后切口愈合、拆線。4例患者負壓封閉引流連續治療10~14d后創面新鮮肉芽長成,滲出明顯減少,縫合切口,7~10d后切口愈合、拆線。愈合時間13~20d,平均16d。
討論
早在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首先報道了采用負壓技術治療創面。1994年我國裘華德將負壓治療技術應用于普通外科手術以及感染性創面治療,并命名為負壓封閉引流術。文獻報道負壓封閉引流術能促進傷口/切口愈合的主要機制:①促進創面血液循環,有利于肉芽組織生長;②減輕組織水腫,減少壓迫局部微血管;③防止細菌侵入,抑制細菌生長;④負壓有利于細胞增殖和組織修復。目前,負壓封閉引流術廣泛用于各種外科手術后切口、創傷所致的創面不愈合;還可應用于壓瘡、糖尿病性足和燒傷創面的治療酬,療效顯著。
通過對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應用,我們認為與傳統的腹部切口感染治療方法比較,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具有以下臨床優勢:①有效促進了感染切口的早期愈臺;②減少了醫生的工作量;③減輕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耐受性和依從性;④減少了因換藥而導致交叉感染的發生率;⑤該技術操作相對簡單,臨床易于推廣。雖然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效果明顯,但在臨床操作時仍需注意:①感染切口需徹底清創,不留死腔。②配合抗感染治療,最好通過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③注意觀察生物半透膜是否漏氣,引流液量、顏色和性質的改變;引流瓶應每天更換,定期消毒皮膚和生物半透膜。④負壓封閉引流量大時需注意加強營養,因每天吸出的引流液中含大量蛋白質,應防止負氮平衡。
總之,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對腹部手術后切口感染治療安全有效且縮短了病程,值得臨床推廣。
文章標題:醫學論文代理投稿主治醫師職稱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685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