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基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10-16 16:04 熱度:
目前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較高,當高血壓患者伴隨腦實質出血的情況下,就會使患者的生命體征發生改變,并且伴隨著各種臨床癥狀的發生,導致死亡和致殘現象的發生。其中CT 影像檢測就是一種常用的手段,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證明,CT影像與預后具有密切相關性,下面我們將以115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相關性展開詳細的探討,現報道如下: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預后和CT影像相關性。方法以115例2012.1.1.~2014.1.1.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資料采用回顧性的分析方法,對所有患者進行頭顱CT檢測,同時對患者的腦干和腦室血腫量進行計算,并對預后的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結果以上 115例患者在接受CT影像學檢查之后,腦室出血量在15 mL以下的患者有75例,出血量在15ml或15mL以上的有40例,其中前者的死亡率為40%(30/75),后者的死亡率為62.5%(25 /40),由此可見,患者的死亡率隨著腦室出血量的增加而升高,并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腦干出血量在5 ml以下的患者有65例,其余50例患者的腦干出血量均在5 ml或5 ml以上,患者的死亡率分別為38.46%(25/65)、60.00%(30/55),由此可見,患者的死亡率隨著腦出血量的增加而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檢測,借助CT檢測手段,具有迅速和便捷的優勢,同時對于患者的預后評估效果較好,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醫生職稱論文,高血壓,腦出血,CT影像,預后相關性
一、 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以115例2012.1.1.~2013.1.1.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資料采用回顧性的分析方法,對所有患者進行頭顱CT檢測,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的年齡在45~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2±2.5歲,并且所有患者均滿足臨床診斷高血壓腦出血的相關標準,根據患者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右側基底節區、左側基底節區出血,同時還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癱。
2.方法
(1)CT 檢查的方法首先進行CT掃描機的參數設定,取200 mA和120 kV,矩陣是512×512,對患者的肘部采用高壓注射器將碘海醇(50mL)靜注,注射液的濃度為300 mg/L,在將掃描向后延遲5s,隨后再進行長達50 s的持續性掃描,并將速度控制在1 r/0.5s,對患者腫塊的體積以及原發血腫部位等進行密切的觀察。
(2)計算血腫量在對患者實施CT 掃描之后,以CT影像學圖像作為血腫體積測量的重要依據,并且對患者腦室和腦干出血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詳細的記錄[1]。
(3)具體的治療法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呼吸道的管理,使呼吸道時刻保持通暢性,使患者的血壓得以有效的控制,并保持與160/100 mm Hg左右,并且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如依那普利等,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腦水腫癥狀,同時對患者的顱內壓進行有效的降低和控制,并將腦保護劑適當的給予患者 [2]。
3.治療效果的分級
以美國日常行為能力量表為參照依據,評估患者的日常行為功能,并采用百分制,并將其分為五個等級,一是評分在20 分以下的完全殘疾型患者,也就是生活完全依賴于他人;二是評分在20~40 分之間的重度功能障礙型患者,該類患者的生活對他人有明顯的依賴;三是評分在40~60 分之間的中度功能障礙型患者,該類患者的基本生活依賴于他人的幫助;四是評分在60~80 分之間的輕度障礙型患者,該類患者的基本生活基本能自理;五是評分在80 分以上的良好型患者,該類患者的基本生活完全能自理。
4.統計學方法
對調查的患者的各項情況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分析和處理,以Kplan-Meier檢驗組間比較,當P<0.05的情況下,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 結果
以上115例患者在接受CT影像學檢查之后,腦室出血量在15 mL以下的患者有75例,出血量在15ml或15mL以上的有40例,其中前者的死亡率為40%(30/75),后者的死亡率為62.5%(25 /40),由此可見,患者的死亡率隨著腦室出血量的增加而升高,并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而腦干出血量在5 ml以下的患者有65例,其余50例患者的腦干出血量均在5 ml或5 ml以上,患者的死亡率分別為38.46%(25/65)、60.0%(30/50),由此可見,患者的死亡率隨著腦出血量的增加而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腦室和腦干的具體出血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1: 患者腦室出血與預后情況(例)
表2:患者腦干出血與預后情況(例)
三、結論
在以上研究中,我們為了有效的提升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診斷準確性,促進預后效果的提升,采用了CT 檢查手段,該技術具有速度快,操作簡單等優勢,并且通過影像圖像還可以計算得出血腫量,以此來對預后效果進行評估,并通過研究結果顯示,當患者的腦室和腦干出血量在5 mL與出血量在15 mL或者是15 mL以上的情況下,患者的死亡率差異較為顯著,并且得出以下結論:患者的死亡率與出血量呈正相關性。
參考文獻:
[1]王德江,趙繼宗,王 梅.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的成本效果比較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09,8(2):127.
[2]周劍, 周楠 , 候欣怡等. 高血壓腦出血 CT 影像與臨床預后關系的前瞻性研究 [J]. 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1,27(1):1-4.
[3]張筠,張以忠,谷景先,等.高血壓腦出血CT影像與早期死亡[J].中國醫藥指南 ,2012,10(14):150-151.
文章標題:醫生職稱論文高血壓腦出血CT影像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jichu/2316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