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8-04 16:38 熱度:
長期以來對于文言文的教學,我們許多教師一直沿襲一字一字地講,一句一句地譯的“掃描式”教學法,把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學生學習文言文“味同嚼蠟”;教師教文言文費力而實效差。
摘要:文言文教學拒絕逐字逐句模式,要打破常規,采取靈活多變的方法,更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核心刊物,文言文,教學,方法
一、找準一個突破口
一節課,總有部分學生置身于課堂之外。這固然有他們學習狀態的原因,但也有教師課堂設計的重要因素。再老的課文,只要花心思,總能找到新角度,上出新意。
所以,文言文教學找準突破口是一個關鍵。
說故事就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作者與文章的故事由學生來說。在老師的導入語后,讓學生舉手給同學介紹作者及相關資料,以及課文內容故事。學生在課前都要按老師的要求預習。幾乎每一篇文言文里都有一個故事,作者自己也有故事。把這個任務交給學生,無疑會讓學生主動走進文本,提高他們的學習探究的熱情。學習<<傷仲永>>一課,學生講的王安石和方仲永的故事極大地調動了自己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與課文展開深層次的對話,從而實現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把握一個根本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誦讀,是多年來不少教師從實際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這也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要求。通過誦讀,能夠使學生克服語言障礙,消除時代隔膜,領悟其思想感情。
但如何指導誦讀,使之真正發揮效益并不是易事。這需要教師根據學情、課文內容靈活應用。文言文教學多種形式的朗讀非常重要。 讀順文字,讀通文意都需要朗讀,可是光讀不說,學生的說欲望不能滿足,就讀的沒勁了,可以采取小組代表互評,個評等形式進行。既集中了學習的注意力,又提高朗讀水平。有時老師沒有在意的字的讀音,如“今夫不受之天”的“夫”讀音為第二聲,有學生讀為第一聲,通過其他同學評價糾正過來的。“余聞之也久”,有學生讀為“余聞之也久”,通過評論,學生知道了這樣讀和為什么這樣讀的原因,理解了句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再指名朗讀、組織齊讀。一面教者驗收讀的效果,一面評價讀的成效。
三、更換一種譯法
文言文同現代文的體例有很大不同,必須正視它的字面教學,這是基礎,一篇現代文,學生拿起來就可以讀,而在文言文面前,學生需要一個轉化過程。可采取 “添字改字勾畫注釋”法。文言文翻譯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進行直譯;其次根據需要,適當調配詞序;最后按照現代漢語規范要求,作出增補。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國號、年號、官職等等,則保留就可以了。
“添字改字勾畫注釋”。用此法記翻譯筆記,寫的少,想的多,既說又寫,行動和思想結合起來,學生人人參與,既有老師的引導也有自己的探究,會覺得有趣的多。當然,需要意譯的句子和難詞難句教師要重點講解。這樣省出時間來教師以段為單位讓學生齊讀翻譯。好處是可以規范少數后進生的翻譯,讓所有的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不動筆墨不讀書”,更重要的是適合學生少寫多說多想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有收獲才有學習的快樂。學生不會因為單調枯燥的翻譯而厭學文言文,也不會因為學了很多篇還是讀不懂文言文。
四、綜合比較,觸類旁通。
學文言文難,表現在諸多方面,如在實詞方面,有一詞多義,古今詞義異同等等。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綜合、比較、歸類,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如《捕蛇者說》中,有兩句句子出現到“賦”、“歲賦其二”、“更若役,復若賦”,這兩個“賦”的詞性意義各不相同,前者是動詞,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詞,賦稅的意思。再聯系復習舊知,《岳相樓記》中也出現一個“賦”,“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句中的“賦”和前兩種意思又不同,是一種文體,這樣加以綜合,使學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筆記,便于復習。
文言文虛詞教學更是難點,這就需幫助學生找出規律,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現頻率很高的“之”字,情況比較復雜,常見的有:作代詞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他(們)、她(們)、它(們)等;其次作助詞,既可作結構助詞“的”,有的時候無實在意義,可不譯;三是作動詞,這種情況不大多見。如“又離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這就需特別當心。復習時這些知識須綜合講授,然后要求學生舉例,這樣就能達到掌握規律、鞏固知識的目的。
五、培養一種能力
學生在誦讀試譯過程中,對文章的內容、語言風格、寫作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各人對文本的理解、切入角度不同,他們的見解往往不一致,而且也還有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讓學生把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共同解決。讓學生們再一次走入文本,積極思維,互相討論交流。如<<口技>>的教學。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場景,使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同時理解詞語。學生能暢所欲言,課堂氣氛很是活躍。再由淺入深的設計幾個小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內容。學生說,口技精彩,我們學的也精彩。當然語言上障礙會影響對內容的理解,而此討論理解重點詞語既是理解內容的關鍵,又是掌握字詞的最佳時機。可謂以內容牽動字詞,以字詞促動內容的理解。在學生質疑過程中,他們的探索精神得以培養,個性得以張揚,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也得以提升。
總之,文言文教學關鍵在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運用自已的理解去研讀課文,用自身的體驗和情感去解讀作品,對作品不確定的“空白”處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和探索,教師適時當好引導者,課堂才能生機無限,活水潺潺。
文章標題:文學核心刊物投稿淺談文言文教學的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2212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