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10-31 09:28 熱度:
社會學論文快速發表期刊推薦《學理論》,本刊具有學術性、探索性和時代性的特點,刊載具有理論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的學術精品,充分反映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重要學術載體。
摘要:從以靜制動、動中取靜、柔能克剛、水滴穿石、返璞歸真、順其自然等對立統一觀點中,闡述養生、健身法的辯證關系。
關鍵詞:對立統一,養生,健身
體育健身的基本手段是指人們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娛樂身心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所采用的各種身體動作,這些動作內容量大,它們的存在是服從于一定的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其中對立統一的規律就是一個基本規律。例如:運動動作的難和易,所需發力的大和小,所需能量消耗的多和少,靜力動作還是動力動作,高空動作還是平地動作,進攻動作還是防守動作,單練動作還是協同動作等等,因而運用何種運動動作作為自己最佳的健身養生手段,一定要分析兩方面的矛盾情況,一方面是運動動作本身對立統一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鍛煉者主體的內在矛盾。例如:鍛煉者體質基礎的強與弱,情緒心理的愛好矛盾,年齡特征的需要矛盾,業余時間的分布矛盾等,正確運用合適的健身內容,就像從名醫那里獲得一張科學的辯證施治的運動處方。如果不從主客觀方面的矛盾進行分析,隨便運用鍛煉內容,勢必影響鍛煉效果,本文從養生的視角,從運動動作的形成及過程,用老子對立統一的矛盾分析揭示鍛煉內容的正確思路,為大眾體育養生、健身活動的推廣提供參考。
一、虛與靜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他相信萬物的根源是虛、靜的狀態,面對世事的紛紛擾擾,老子提供了一套治療的妙方,即“致虛守靜”。
在蓬勃生長的生命中,萬物往循環,它們雖然紛紛擾擾,但最終還待回到它原來的根,呈現靜的狀態。靜不是人們常常以為的消極,在老子的觀點中,有著以逸待勞、以靜制動、動中取靜的內容,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老子闡明了“動極則靜、靜極則動”的養生哲理。如何保持“虛靜”?老子提出:一要“塞兌閉門”,不被外物所累/二要“滌除玄覽”。清除心中一切雜念,這樣才能調理出一套保持心理平衡、“養尊處優”的平和心態。
健身亦如此,如太極拳中,從起到收勢,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似行云流水綿綿不斷。“脫肩松臂貴疏腰,吐納自然方顯妙,上虛下實腳抓地,動中有靜效果好。”練習太極拳達到的意境,就如百鶴亮翅那樣灑脫,手揮琵琶那樣悠然,云手那樣飄渺,海底針那樣深邃,身動、心靜、氣斂、神舒,太極拳所有動作都是矛盾,雙手共處在一個對立統一體的運動轉化過程中,我們常常把這種矛盾轉換概括為虛實、動靜的變化、掌握了松緊、張馳的辯證關系,就使勁力剛柔相濟,讓我們在享受太極拳運動帶給我們身體各部位在彈性屈伸中,顯示極柔軟又極堅實的特點中達到即養心、養生、健身又能預防疾病的功效。
二、柔與剛
如果把“柔弱”之道應用在人生,老子認為:“柔能克剛”,因為柔性的東西,綿綿若存,用之不動。
老子用草木來詮釋他的想法,他說草木在欣欣向榮時,形質是柔脆的,可以迎風搖曳,強雨不摧,花殘葉落時,就變成枯干堅硬;水,最接近于這種觀念。老子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堅之強,卻也沒有可以勝過它的。我們看看兩岸猿聲啼不住的長江三峽,兩岸的斷岸峭壁,不就是涓涓細流千年來的切刻之痕嗎?東海岸的海蝕天險,也是海用時間吻烙的戳記,水滴石穿的功力不能小覷。
在老子的觀念中,柔弱并非軟弱無力的意思,其中有著堅忍不拔的性格,老子的柔弱主張,也有“處下”、“不爭”、“種物”的人生觀點及謙虛容物、海納江河的內涵。
人類的活動是圍繞著自身生存與發展而進行的,健美操運動是為了人自身的健康水平與提高人體各種機能與能力而進行的。它那時而舒展肢體,時而扭動腰胯,似輕盈的海燕騰向天空,又似蠕動的春蠶眷跡著大地,它那舞動流暢的韻律,顯露出充沛的體力,宣泄出滿腔的激情,在西方體壇被譽為“運動場上的舞蹈”。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體現了人體在力量、柔韌、協調、節奏感、審美及表現力等諸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它在時,空中表現出的大幅度的上肢以及踢腿、控腿、劈叉和大跳動作都充分體現了人體的柔韌能力。良好的柔韌性是提高運動幅度、動作速度、動作力量以及完成一些難度的動作和高質量動作的基礎。同時,也是減少運動性損傷的前提保證,因此,在注重健美操的柔韌素質訓練中,通常是采用把動力拉伸和靜力拉伸法、主動練習法和被動練習法結合起來運用,根據不同關節活動范圍的技術需要來確定發展柔韌性和保持柔韌性階段練習的重復次數。每組練習持續時間大約10秒鐘左右,靜力拉伸練習停留在并節最大伸展程度的位置上保持30秒左右。除了采用以上的柔韌練習外,還可采用柔韌操形式進行練習,如關節活動操、拉伸操等。在優美的音樂旋律和節奏下做動、靜結合的拉伸操,速度由慢到快,幅度從小到大,可不知不覺地、愉快地達到提高柔韌性的作用,保證肌肉、韌帶柔而不軟、韌而不僵,促進身體能力的全面發展,從而展示這種健與美、剛與柔相結合的體育藝術形式帶給人類完美健身、塑型的享受。
三、道法自然
如果我們能用一句話解釋老子的人生思想,“道法自然”最是貼切。老子看待人生基本上處于“包容”的狀態。他相信這個世界是矛盾十足的世界,人的一生中會有難易、有無、長短、高低、前后、智愚、富窮的矛盾;矛盾的存在,在老子的眼中是一道永恒不變的習題,認同悲歡離合是人世間無可避免的常態,才能從中尋覓出可以解除困頓的妙法,矛盾的普遍存在,表示沒有任何人可以幸免,自己并非唯一痛苦者,如果真的為苦所擾,那正代表有行解之道。
道法自然,提醒我們別去相信世界唯獨自己最悲的哲學,在自然的法則中,每個人都有他必須面對的人生困境,于是,老子的道法自然可以將它解釋成“轉自然”,用順應自然的方式,將逆境扭轉成順境國。
老子《道德經》雖然只是短短于千言,都是全世界共同重視《智慧寶典》。到目前為止,恐怕沒有任何一本哲學著作可以與它相提并論,無怪乎美國《紐約時報》將老子列名為世界十大古今作家之首。
老子的觀點并不是否定與退化的觀點,而是心理學家所謂的人性“自黨”,通過人文的反思,重塑自己的心靈,實現人我、物我的超然世界。那是點燈的歷程,點一盞返璞歸真、自然素材的心燈。
人類社會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并能認識和改造自然,但卻永遠離不開自然,體育就是存在于這個自然歷史過程中的現象之一。
人與自然是對立統一的,人是自然的驕子、陽光、大地、雨露、空氣對人的恩賜無窮無盡使人體得以生存。然而“天怒也會給人以毀滅性的災難”。人又是駕馭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的主人。利用自然力強身健體,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受益無窮的手段。例如:爬山、越野、游泳、滑雪、漂流、冷水浴、日光浴、踏流、鐵人三項等。運用這類鍛煉手段,用徐特立老人的話說是“自找苦吃”、“好身體是斗出來的”,利用自然力的這類條件,當然不是舒舒服服的條件,而要經受“吃大苦、耐大勞”的磨練。基主要作用是:1、機體運動承受環境阻力的強刺激,強冷和強熱刺激,可增大內臟器官功能,增進皮膚,視覺等感覺器官功能,神經系統調節功能,以及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和對疾病的抵抗力;2、與自然挑戰意味著自我的不斷超越,例如:游過一條條河流,登上一個個山頭,一次次的戰勝嚴寒、酷熱、顛簸都是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能體會到成就感,增加自信心、自尊心,發展個性;3、利用自然力條件健身也最經濟實惠、不花錢、獲大益,向大自然挑戰無不充滿矛盾,那就是在決策時候的“敢”與“不敢”,在困難難忍時是咬牙堅持還是“打退堂鼓”,敢與不敢、進與退的結果,最終以獲得實效的強弱分,這就是辯證法。
養生、健身之法豐富而多彩。毛澤東認為“應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鍛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務廣而荒”。即是說,從眾人的需要和實用而言,內容可多樣一些,從個體健身而言,內容應少而精,運用時要重視它的價值功能,既能健身、養生、又能悅心、教育性強。要從實際出發,利用條件,創造條件,保證能持久堅持,日起有功,獲得實利。
文章標題:社會學論文快速發表范文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1946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