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歷史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16 09:15 熱度:
【摘要】中國古典園林中有一些人們喜聞樂道的景點之所以富有詩情畫意,富有典雅美麗的神韻風致,諸如“雪香云蔚亭”“一庭秋月嘯松風之亭”“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暗香疏影樓”等等,包含著豐富的審美內涵,已遠遠超越普通的詠景抒情的文字,而成為園林藝術特有的意境創造手段。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創作手法可謂是變化萬千,我們只有在深入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園林的特點才能創造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中式風格園林。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現代園林景觀,意境融合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和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世界范圍內的科技、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都有了長足進步。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就是通過突破小空間,進入無限的大空間,園林建筑、亭臺樓閣、草木山石,它們審美價值的重點主要不在于這些物體本身,而在于它們可以引導游覽者從視覺觀賞的小空間進到暢游思維的大空間,從而豐富游覽者對于空間的美的感受,正是由于對意境的追求、創作與欣賞,使中國古典園林區別于其他國家的園林,而獨樹一幟,著稱世界。
一、咫尺山林小中見大
園林中常常利用空間組合關系的變化來造成“小中見大”的錯覺,如采用園中園的方式來創造和擴大空間:通過園林建筑、園墻、假山、植物等分隔空間;利用多種題材進行組景,使空間愈見其大。咫尺山林,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解決了實際空間有限卻欲使人感覺開闊這一矛盾。在各種對比和交替變化中產生“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構成富有韻律的流動空間,給人無盡遐想,創造出深遠的園林意境[1]。
長沙市的美林景園小區充分運用了咫尺山林,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通過起伏的地形、園林建筑和植物等分割空間,創造了別具匠心的園林意境。
二、欲露先藏,曲徑通幽
在園林中,不論是近景還是遠景,高大的樓臺還是小巧的亭榭,全部袒露一覽無余總不如半藏半露顯得含蓄、深遠。我國古典園林吸收了中國畫含蓄有致的創作方法,反對一覽無余,主張欲露先藏的抑景手法。它介于隔和透之間,園內景物之間互為聯系,同時又互為掩映。這樣,就能構成層次豐富、境界深幽、意趣無窮的城市山林勝景。如蘇州拙政園,其藏露得宜,平中見奇。
進門是一座假山,擋住視線是為藏。穿過山洞,至遠香堂南的山池,主景隱約可見,是半藏半露。至遠香堂,主景映入眼簾,是為露。這樣就能使園內景觀層次豐富、意趣無窮。
三、實中求虛,虛實相生
中國畫家常用“密不透風,疏可走馬”來說明疏密、虛實關系在繪畫構圖中的重要性。園林景物的布置,也要注意有疏有密,有虛有實,使之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空間處理上,閉合是實,開敞是虛。虛虛實實,變幻莫測,可以加強藝術效果。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經常采用實中有虛的藝術手法,來造成視覺上較大的景深。如在狹窄的天井側面,隔斷和粉壁墻前,種植芭蕉等綠色植物,搭配假山奇石,使之構成一幅立體畫面,用來打破視野上的局促感。另一種即景墻開窗,透過墻內觀看,墻外景色半隱半露,被引入了園內,加強了景深的空間感。再有假山留洞或者在墻上做一個假門,造成別有洞天的錯覺,取得特殊的效果。
在現代園林中,我們可以借建筑物、廊、墻、樹木、山石……等把空間分隔成為若干部分,但卻不使之完全隔絕,而是有意識地通過處理使各部分空間保持適當的連通,打破了原先的靜止狀態而產生一種流動的感覺。這樣,就可以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空間相互因借、彼此滲透,從而極大地豐富空間的層次感[2]。如左岸春天的亭子突出了植物的姿態,美林景園用框景增加了空間的層次
四、比德暢神人化景物
所謂“比德”,即將人的道德情操比附于自然山水,使自然景物的屬性人格化,人的德行操守客觀化。在此,“比”即為比附、比擬、象征之意,“德”意為倫理道德、品行操守、思想品性。“比德”就是將自然山水所具備的某些自然特征和規律,比作人應借鑒的優良品德,即把山水美與人的良好品德等同起來。兩者相互比擬,通過這種相互比擬使主觀和客體交融在一起,從而使審美者在欣賞山水美景中得到思維上的陶冶,獲得美感。所謂“暢神”,實際上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就是指欣賞者憑借自然山水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在精神方面和思想角度得到滿足和放松,使主客體之間達到高度融合,純粹達到情感的抒發和精神的暢游。李澤厚說過:“所謂‘暢神’,實質上是一種審美愉快。”與比德觀相異的是,暢神說強調直接寄情山水,與自然合而為一,從自然中陶冶情操,得到精神的愉快,即所謂心曠神怡。在造園者的眼里園林已超越了簡單的建筑實體和自然景觀,而是以此作為依托,寄寓其情趣和遐想的心靈空間,是自然山水、建筑景觀與主體審美思想共生共存的載體。
五、楹聯題記點景明志
園林內匾額、楹聯、詩文、碑刻不僅是烘托園景主體,形成古樸、典雅氣氛的裝飾;同時又作用于意境的鑒賞指引,記述典故、命名點題、抒情喻志,對園林景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蘇州名園滄浪亭和網師園即始作于此時。滄浪亭樸拙幽雅,在蘇州園林中別具風韻。滄浪亭柱刻楹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遠水皆有情。”點出周邊山林野趣的環境。網師園有楹聯“臨竹聽風,臨風賞竹,我來時風情正好;隔樓見水,隔水觀樓,人到處水色平分。”體現出園主人悠然自得、物我相融的心境。
通過對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了解和認識,結合現代園林的特點,就能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園林的優勢,借鑒中國古典園林意境創作的藝術手法,創造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中式園林景觀進行了探索和分析,為園林藝術特有的意境創造提供了手段。
參考文獻:
[1]張麗麗.中國古典園林意境之美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7.
[2]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33.
[3]楊夢陽.淺析蘇州古典園林中意境的創作手法[J].山西建筑,2011,37(11):208-209.
文章標題:淺議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景觀意境融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lishi/1481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