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畜牧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1-02 11:31 熱度:
近些年,小龍蝦成了深受人們喜愛的蝦類美食,小龍蝦生長速度快,價格經濟實惠,肉質鮮美。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小龍蝦稻田養殖技術。
《廣西水產科技》水產養殖雜志,創刊于1972年,是由廣西水產研究所主辦的追求學術性與實用性相統一的水產科技期刊。本刊自創刊以來刊登了大量反映水產學科最新熱點技術與理論成果的文獻,推動了水產業科技的傳播與交流,促進了地域的經濟發展。
總結了冬閑時期小龍蝦稻田養殖技術,包括稻田選擇、稻田改造、稻田清整、蝦體處理、蝦苗放養、飼料投喂、水位控制、敵害生物預防、成蝦捕撈等內容,以期為小龍蝦養殖提供技術參考。
龍蝦是一種典型的繁殖力極強的水生動物,它不僅肉質營養豐富、美味可口,而且全身是寶,其加工出來的蝦殼素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及日用品工業,且利用率很高[1-2]。近幾年,龍蝦在國內外市場上越來越走俏,價格不斷上漲,如果僅靠野生繁殖捕撈,市場供需矛盾將越來越突出。利用冬閑稻田人工養殖小龍蝦,一般產量為1 875~2 250 kg/hm2,純收入達1.2萬~1.5萬元/hm2。筆者通過2年的養殖和走訪周邊養殖戶,總結了相關養殖技術,現介紹如下。
1稻田選擇
選擇水源豐富、水質無污染、排灌方便、保水性好、集中連片的單季稻田,進排水各成系統。面積以6 666.67~8 000.04 m2為宜。養殖稻田要求水、路、電條件較好,餌、肥料來源比較方便,不受附近農田用水、施肥、噴灑劇毒農藥的影響的田塊[3]。養蝦稻田稻谷應以機械收割為好:一是機割收獲快,有利于搶時間早放蝦種;二是有利于稻草返田,機割時隨割隨脫粒,并將稻草均勻地散放于稻田中,有利于龍蝦在稻田中展開;三是機割留茬高度比較一致,要求留茬40~50 cm,有利于控制稻田蓄水深度。
2稻田改造
用于養蝦稻田四周的田埂應加寬加高,方法是沿稻田田埂內側四周開挖養蝦溝,溝寬3~4 m,深0.8~1.0 m。用挖溝的土加寬、加高田埂,田埂加高至1 m以上(指高出水田平面),埂面寬亦達到1 m以上,要求泥土應夯實,以確保不漏水。稻田改造的具體工作是在田內開挖供龍蝦活動、避暑、避旱和覓食的蝦溝,開挖時要根據田塊的大小酌情挖1~3條溝寬1~4 m,溝深80 cm左右。蝦溝的排列方式應根據田塊的形狀而定,可形成“十”字形(適用于長方形、正方形田塊)或縱向“一”字形(適用于長方形或其他不規則的縱長形田塊),開挖蝦溝的泥土應均勻散于田中,蝦溝面積一般占稻田總面積的20%左右。養蝦稻田的進排水設施應結合開挖蝦溝綜合考慮,開挖進排水溝渠應與蝦溝結合開挖利用,進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溝渠的最低處,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證灌、排通暢,進排水口要用鐵絲網或柵欄圍住,設置成雙重防逃設施。
3稻田清整
在蝦苗放養前20 d左右,排干塘水,挖去過多淤泥,曝曬至淤泥呈龜裂狀,再注入10~15 cm新鮮水。在蝦種投放前10~15 d用生石灰750~1 125 kg/hm2消毒,消毒3~5 d后可在溝內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水花生等,栽植面積不宜過大,應控制在稻田總面積的10%左右。對于難以栽植水草的新溝,可在其中投放一些小樹枝,如枸杞枝等。
4蝦體處理
龍蝦放養時個體都有不同程度的體表損傷,因此在投放之前應進行蝦體消毒,方法是用3%的食鹽水浸洗蝦體3~5 min,浸洗時應視天氣、氣溫及蝦體忍受程度靈活掌握浸洗時間。蝦種浸洗后,應用稻田水淋洗3次蝦種,然后均勻取點分開輕放到淺水區稻草較多的地方,讓其自行進入水中。如是從外地購回的蝦種,由于采用干法運輸時因蝦體離水時間較長而出現昏迷現象,放養前應將蝦種在稻田浸泡1 min,提起擱置2~3 min,再浸泡1 min,如此反復2~3次,讓蝦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后再放養,可有效提高蝦種的成活率。
5蝦苗放養
稻谷收割后,應立即灌水,灌水深度以田面達到30 cm左右為宜,進水時應用密網過濾,嚴防敵害生物進入。稻田蓄水后,應及時投放蝦種。放養時間一般在9月下旬。稻田放養龍蝦,可以選擇不同規格的蝦種。一是將龍蝦親蝦直接放養在稻田內,讓其自行繁殖。根據稻田養殖的實際情況,第1年養殖的稻田,可投放體重30 g/只左右的親蝦225~375 kg/hm2;養殖1年以上的稻田,則只需投放上述規格的親蝦150~300 kg/hm2。二是直接以市場收購或人工捕捉的龍蝦幼蝦進行放養,一般規格為250~600只/kg。第1年養殖,投放密度為15.0萬~22.5萬只/hm2;養殖1年以上的稻田,投放密度為12萬~15萬只/hm2。三是放養當年人工繁殖的蝦苗,一般規格為體長2~3 cm、體重1~2 g,第1年養殖,放養密度為22.5萬~37.5萬只/hm2;養殖1年以上的稻田,放養密度為15.0萬~22.5萬只/hm2。放養時,在注意蝦種質量的同時,同一塊田應放養同一規格的蝦種,放養時一次放足。
6飼料投喂
利用冬閑稻田養殖龍蝦,蝦種放養前后,可在蝦溝內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投放水蚯蚓300~500 g/m2、田螺8~10個/m2、河蚌投放3~4個/m2等,這些有益生物既可凈化水質又為龍蝦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在越冬前的一段時間一般不需投喂,如稻草、稻蔸內大量的昆蟲和卵,可供龍蝦采食;稻田內大部分稻草、稻蔸被水淹沒后使稻田內滋生大量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蟲,這些都是龍蝦好的餌料生物;未收凈的稻谷經水泡脹,以及腐爛過程中的稻草等都是龍蝦的飼料,加之在越冬前稻田內龍蝦的放養密度相對較小,因此無需另外投喂飼料。越冬期間,龍蝦基本不攝食或攝食量很小,也不需另外投喂食物。越冬后,當水溫穩定在15 ℃以上時,龍蝦經過越冬期的消耗已相當瘦弱,這時攝食量大增,同時又由于受季節的限制商品龍蝦必須在5月20日前捕完,至4月底大部分龍蝦必須達到商品規格。因此,在季節上必須抓住從3月下旬至5月中旬這段時期進行強化投喂。春季,投喂量安排如下:3月,每天下午投喂1次,投喂量為龍蝦總體重的4%左右;4月以后,逐漸加大投喂量,日投喂量從蝦體總重的5%逐漸增加至10%,4月下旬必須達到10%,投喂2次/d。飼料可以選擇米糠、菜餅、豆渣、大豆、蠶豆、螺肉、蚌肉、魚肉等,還要補充青飼料,如萵苣葉、黑麥草等,盡量做到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青飼料合理搭配,以確保營養全面。比較合理的搭配方式是精飼料占70%~80%,其中動物性飼料與植物性飼料各占50%;青飼料占20%~30%。稻田養殖龍蝦投喂時,一般將食物均勻投放在蝦溝或溝邊沿,以利蝦體集中覓食,養成集中攝食的習慣且避免飼料浪費。
7水位控制
為了確保龍蝦的優良健康的生長環境,在養殖過程中要采取措施調控水質,保持水質的活爽和溶解氧充足,使龍蝦食欲旺盛和生長快速[4]。龍蝦越冬前(9~11月),稻田水位應控制在30 cm左右,這樣可使稻蔸露出水面10 cm左右,既可使部分稻蔸再生,又可避免因稻蔸全部淹沒而導致稻田水質過肥缺氧,影響龍蝦的生長;越冬期間,可適當提高水位,控制在40~50 cm;越冬以后(進入3月),應適當降低水位至30 cm左右,以利提高稻田內的水溫;4月中旬以后,稻田水溫穩定在20 ℃以上時,將水位逐漸提高至50~60 cm,使稻田內水溫始終穩定在20~30 ℃,以利于龍蝦生長,避免龍蝦提早硬殼老化。
8敵害生物預防
龍蝦的敵害生物有肉食性魚類(如黑魚、黃鱔、鯰魚等)、老鼠、水蛇、各種鳥類、水禽和蛙類等,這些動物均能捕食龍蝦,應防止敵害生物進入龍蝦養殖區域。對于肉食性魚類,可以在進水過程中,通過密網攔濾;對于鼠類,應在稻田埂上設置鼠夾、鼠籠捕獵,或投放鼠藥毒殺;對于鳥類、水禽等,主要是進行驅趕;對于蛙類等,最有效的辦法是在夜間捕捉。
9成蝦捕撈
冬閑稻田養殖龍蝦,起捕時間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20日,這期間水溫適宜龍蝦的活動和覓禽。一般采用蝦籠進行誘捕,回捕率一般可達80%以上。開始捕撈時,不需排水,直接將蝦籠布放于稻田及蝦溝內,隔幾天轉換一個地方;當捕獲量漸少時,可將稻田內的水體排出,使龍蝦落入蝦溝中,然后集中于蝦溝放蝦籠,直至捕不到商品蝦為止。在收蝦籠時,應對捕獲到的龍蝦進行挑選,將達到商品規格的龍蝦挑出,將幼蝦馬上放回稻田。同時,注意避免幼蝦擠壓而弄傷蝦體。
10參考文獻
[1] 舒蕾.小龍蝦的生態養殖[J].農家顧問,2010(3):47-49.
[2] 郭龍.淡水龍蝦飼養新法[J].農家之友,2010(3):46.
[3] 占家智,羊茜.稻田養蝦要抓十個要點[J].漁業致富指南,2007(4):33-34.
[4] 魏善國.龍蝦稻田生態養殖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4):343-344.
文章標題:小龍蝦稻田養殖技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xumu/3386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