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7-20 10:24 熱度:
本文選自國家級期刊《建筑界》,《建筑界》雜志(月刊),是由江蘇商報社主管主辦的省級建筑科技類學術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32-0118,國際標準刊 號:ISSN1671-9955,郵發代號:27-128。全稱:《江蘇商報•建筑界》,是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資訊網、龍源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申 報職稱,有效使用。
摘要:人口的老齡化帶來的對居住區規劃以及老齡社群住宅的布置形式以及外部環境處理的問題。
關鍵詞:老齡化,居住模式,老年公寓,環境心理學
引言:據聯合國的有關規定,一個國家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7%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超過10%,即可稱為“老年型”國家。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03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1136億人,占總人口比重將上升到1012%。北京、上海、南京等特大城市已率先進入老齡化城市,老齡問題將是我們社會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為老人創造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的居住環境,將是國家和政府以及建筑師們所面臨的重大課題與挑戰。
一、老年人居住模式現狀
目前,在城市住宅中,有老人的住戶基本分為兩種居住模式:一是老人與子女一起居住生活;二是各自獨立,分居兩處,相距較遠。從現實的使用情況來看,這兩種居住模式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與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由于兩代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法、、興趣愛好等不同而形成了“代溝”,給同住的兩代人帶來了生活上的不和諧。而各自在相距較遠的地方分居,又不便于子女很好地照顧老人。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東方人講究“三代同堂”,老死不離兒孫,構成大家庭單位。隨著社會的發展,核心家庭趨于普及,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受到沖擊,今后僅由一對老年夫婦組成的“老齡人”家庭將大量出現并迅速擴大。在這種矛盾之下,“老年公寓”應運而生。
二、什么是老年公寓
所謂“老年公寓”,就是專門為老年人建造的生活設施齊全、公用設施配套不斷完善、具有時代氣息的城市老年人社區。老年公寓是一種新的居家養老方式,不僅具有分散的家庭養老所沒有的服務設施,又具有一般養老機構所沒有的家庭氣氛。
三、老年公寓的選址
老年人養老的目的就是保持健康長壽和安享晚年,因此對環境質量的要求很高,F有的一些養老院、福利院大多選址在市中心,噪音和空氣污染比較嚴重。隨著人們對養老質量要求的提高,帶有老年公寓的居住區從主城區向城郊轉移會成為必然趨勢。
但考慮到老年人對舊的建筑和環境有深厚的感情,完全陌生的環境會讓他們失去安全感,因此一些老年人較認為理想的居所是其居住生活了大半生的地方。在選址上也應該注意:地形盡可能平坦,減少陡斜的步道或者臺階,購物、逛公園時不必穿越主要街道,一些基本的商業設施如超市,藥房最好盡可能地鄰近,小區內設立老年人活動中心、活動站或活動室,并且結合各級公共綠地設立,給老年人提供健身、文娛、知識講座等各種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老年人住宅不能因為但求清凈而簡單地把老年住宅設置在偏僻處,與社會隔離開來,因為老年人經常面對或老或病的同伴,大多會產生失落感和憂傷感。因此在設計人居環境時應該充分注意這一點,在進行規劃設計時將老年人住所與兒童、青年人的活動場所相結合布置,這樣可以讓老年人看到青年和幼兒朝氣蓬勃的身影,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四、帶有老年公寓的居住區規劃特點
老年社區在規劃上要針對性的為老年人的不便進行一些特殊的規劃設計。
4.1戶外規劃
老年人非常重視居住地的戶外環境。具有老齡化特點的社區規劃,在設計中應該充分考慮無障礙設計,為老人不方便生活提供方便,道路應該人車分流,避免因老人行動不便與車發生危險,開闊空間活動場所,提供老人的戶外活動空間,增加休息座椅,方便老人隨時休息。居住區內應該人車分流,小區內設置無障礙環形步道,人流入口處設置在離公交車站較近的地方。
老齡住宅的外部環境處理為老人提供一個優美、安全的室外環境,結合地形營造自然式景觀,創造富于情趣的生態居住環境,給提供老人親近自然的機會,同時滿足老人們的各種戶外活動需求。通過分析老年人的生理行為特點,他們對戶外的心理需求有兩個要求:
。1)安全性、可識別性。在設計中,盡可能減少、消除老年人在活動時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創造安全無障礙的生活環境,如道路的坡度、扶手、活動空間的安全等。
。2)社交性、休閑性。由于身體機能的下降,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老人的病痛得到緩解,同時強身健體。
4.2老年住宅設計特點
老年公寓的設計應該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老人,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人口的身體和平均預期壽命的測定重新劃分了年齡組:60~74歲為年青老人,75~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各個年齡組的老人對于住宅,環境,心理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開發修建老年公寓也需要考慮不同年齡組老人的特點。針對以上三種年齡組老人的生理特點,老年公寓的設計要點是要避弊趨利。
。1)樓層不能太高,4層以上必須設電梯,電梯間和樓梯適宜大,可放置輪椅和安裝升降椅。住宅入口及門口面積宜適當增大,便于輪椅通過。
。2)室內地板應當平坦,防滑,沒有高差,不可以設置門檻此類的障礙物,防止老人摔跤,也便于輪椅通過。
。3)廚房和衛生間面積要適當加大,操作臺與盥洗臺下部應有空位,以便老人坐著輪椅操作。衛生間的浴缸旁設置過度座凳,衛生間門用拉門或外開門,使用可以從外開啟的鎖,以防不測。
。4)老人由于身體較弱,在家的時間相對年輕人要多一些,故老人臥室宜朝陽布置。陽臺應稍寬些,能放一小桌,供下棋、看報、聊天喝茶等用,也可供有興趣的老人養花、鳥之類來消遣。
除了這些特點之外,老年公寓住宅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依據老人在不同時期因生理變化帶來的不用需要而設計。
年青型老年人:這類型的老人生活能夠自理,因此住房面積不必太大,但要有相應的廚房、衛生間和一些服務系統,比如菜市場,超市。老人可以關門生活,不受外界干擾,也可以到附近的服務機構參加活動。
老年型老人:這類型的老人身體素質逐漸下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因此室內設計轉為無障礙設計,家具、器具和設備要配置在便于老人操作的位置,住宅入口、衛生間、浴池、座便器旁應增設扶手,地板需要加固防滑,門最好改為推拉式并且有明顯的色彩標志,以提醒老人注意。此外,改變方向的或者有高差的地方應該有鮮明的標準或者色彩,設置專門的家政人員為老人們提供日常必需服務。
長壽型老人:這類型的老人是需要特別護理的,為長壽型老人設計的住宅不僅要具備以上兩種年齡組老人住宅設計的功能以外,還應該開設治療,護理,康復以及臨終關懷等齊全的醫療康復設施。室內也應設有緊急呼救設施,以應付老人突發病和突發事件。要融服務、醫療、護理為一體,老人在這里能得到全方位的護理。
五、東西方老年住宅的對比與啟示
歐美各國由于受傳統個人主義的影響,比較注重發展社會養老設施,特別是美國迅速發展老年社區。而東方受儒家思想影響,一些已開發或者正在開發的國家試圖尋求維系傳統的家庭倫理觀念和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例如,美國的老年人住區建筑規模大,有各種各樣的俱樂部,開設的課程和組織的活動就超過80種以上。東方老年住區發展較好的有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日本的老齡人的生活質量是在良好的社會保險保障體系的基礎上實現的,能夠提供無障礙設施的老齡人住宅產品、具有看護性質的老齡人住宅產品、能和家人共同生活既“二代居”的住宅產品。
結語:對于居住區中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城市規劃師和建筑師應充分意識到人口老齡化的緊迫性,在當前的居住區規化設計中,從明顯改善老年人居住方式、住房特點、公共服務設施和外部環境等方面入手,給他們創造一個安度晚年的良好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胡仁祿.老齡化城市居住環境初探[J].建筑學報,1994(10).
[2]聶桂平.老年公寓設計思考[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3]回煒煒.老齡化背景下老年公寓設計模式探析[J].山西建筑,2007(32).
[4]吳義曲.基于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居住區景觀設計[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15).
[5]王興田.21世紀的居住模式[J].建筑師,1997,(12).
[6]蔣健敏.邁入老齡社會的住區設計研究[J].廣西土木建筑,25(4).
[7]鄒廣天.住宅高齡者的居住空間[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3).
文章標題:環境科學論文城市居住環境方向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1797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