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1-07 09:47 熱度:
摘要:首先,本文介紹了農村公路常見的破損類型,接著,本文講述了農村公路養護的實用技術,并以瀝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養護技術為例,闡述了農村公路養護的實用技術。
關鍵詞:農村路面論文,常見破損類型論文,養護技術
1.緒論
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公路的技術狀況和服務能力將逐漸退化。為了保持公路的使用性能良好和延長其使用壽命,在壽命周期各個不同階段必須本著“預防養護,防治結合”的原則,采取適當的養護技術措施,堅持預防性養護,及時修復損壞部分,保持公路完好、暢通、整潔、美觀,周期性的進行大、中修,逐步改善技術狀況,提高公路的使用質量和抗災能力。
因此,農村公路養護技術的研究、推廣和相關專用設備的開發,對降低建設成本、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公路建設的和諧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隨著我國農村公路養護量不斷增加,對農村公路養護技術更有必要加強理論研究,開發合適的技術方案、管理方法和機械設備。
2.路面常見破損類型論文
2.1瀝青路面的破損類型
瀝青路面破損可分為裂縫類、松散類、變形類及其他類四大類。常見的破損類型中,裂縫類有橫向裂縫、縱向裂縫、龜裂、推移裂縫;松散類有坑槽、松散等;變形類有沉陷等;其他類有泛油、凍脹、翻漿等。
2.2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破損類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的分為面層斷裂類、面層豎向位移類、面層接縫類、面層表層類四大類。
常見的破損類型中,面層斷裂類有縱向、橫向、斜向裂縫、交叉裂縫、斷裂板等;面層豎向位移類有沉陷、脹起等;面層接縫類有接縫填縫料損壞、接縫碎裂等:面層表層類有磨損、露骨等。
3.農村公路養護技術方案論文
3.1瀝青路面養護技術
3.1.1裂縫填封
2~5mm以內的裂縫:
(1)首先利用高壓空氣器具從裂縫的一端慢慢吹至另一端,直至縫內無雜物及塵土,并清掃干凈。
(2)用扁嘴壺從一端將稠度較低的熱瀝青或乳化瀝青灌入縫內,直至全部裂縫灌滿為止。
(3)將干凈石屑或砂撒到縫中,并搗實。
(4)將溢出縫外的瀝青及石屑、砂清除。
(5)開放交通。
3~5mm以上的裂縫:
(1)拌制裂縫填封混合料用5~以下小粒經碎石或砂與乳化瀝青(用量為骨料的17%一21%)按比例拌制填封混合料。如果細石料中有少量石粉,可適當增加乳化瀝青的用量。
(2)清除松動邊緣和縫內雜物除去已松動的裂縫邊緣,對于裂縫中較大的雜物可用扁鐵片進行清除,用氣泵對著裂縫處從一端開始,慢慢吹至另一端,直至縫內無雜物、松動料及塵土,并清掃干凈。
(3)縫中填料將已拌制好的填封混合料填入裂縫中,再用扁鋼進行搗實,如果裂縫較深可分層填補,填補處可略高于原路面。
(4)清理現場將縫外多余的填封混合料清除。
(5)開放交通。
裂縫填封的技術在我區的鄉道西縱路Y433、陌朱路Y390K1+100—K5+000等處均有應用,養護效果良好。
3.1.2坑槽修補論文
(1)設置施工安全標志:在作業現場按照《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設置齊全醒目的施工安全標志。
(2)施劃輪廓線: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在路面上劃出所需修補坑槽的輪廓線;輪廓線必須是與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大小適中。
(3)開槽:
沿輪廓線用鐵鎬人工刨挖,或用切割機沿輪廓線內側1cm處順線切直、開槽,開槽時,如基層損壞要深挖至槽底穩定部分(槽深最淺不小于20cm)。
(4)基層回填:開槽完畢后當天回填、夯實、養生;靥钜獙愉亴雍,由外及內分層壓實,壓實一般三遍,注意邊角壓實度。
(5)油層攤鋪:首先清除養生土,用切割機將油層邊緣切齊,使邊緣整齊,并將油層邊緣及基層表面清掃干凈,做到無塵土。然后刷邊油、澆底油,要求整齊、抹油均勻。將瀝青混合料均勻攤鋪到槽內找平,新填補部分壓實后應略高于原路面瀝青混合料攤鋪后碾壓,碾壓時仍按基層碾壓方法進行,直到無輪跡印。
(6)現場清理:面層碾壓完畢后,立即將現場清理干凈,然后逆著交通流方向撤除施工作業區安全設施,恢復正常交通。
坑槽修補無論在塬區道路還是平原道路均應嚴格按照技術規范進行養護施工,應用此法我區的縣道罕固路X219、渭橋路X101已得到良好修補養護。
3.1.3沉陷的處治
l)因路基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土基和基層己經密實穩定,不再繼續下沉,可只修補面層。并根據路面的破損狀況分別采取下列處治措施:
①路面略有下沉,無破損或僅有少量輕微裂縫,可在沉陷處噴灑或涂刷粘層瀝青,再用瀝青混合料將沉陷部分填補,并壓實平整;
②路基沉陷導致路面破損嚴重,礦料己松動、脫落形成坑槽的,應按照坑槽的維修方法予以處治。
2)因土基或基層結構遭到破壞而引起路面沉陷,應處治好基層后再重做面層;
3.2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
沉陷病害多發生于路面排水設施不夠完善的地方,如我區的縣道官油路X316孝義段,由于道路沿線村民莊基地的不斷升高,造成該路面排水不暢,對此我們應用此法進行了沉陷處置。
3.2.1裂級維修
l)對于寬度小于3~的輕微裂縫,可采用擴縫灌漿法:
(1)順著裂縫擴寬成1.5~2cm的溝槽,槽深可根據裂縫深度確定,最大深度不得超過2/3板厚;
(2)用壓縮空氣清除縫隙中泥土雜物及混凝土碎屑,吹凈灰塵后,填入粒徑0.3一0.6cm的清潔石屑;
(3)根據選用的灌縫材料,準備好灌縫材料,灌入擴縫內;
(4)灌縫材料固化后,達到通車強度,即可開放交通。
2)對貫穿全厚的大于3mm小于巧mm的中等裂縫,可采取條帶罩面進行補縫:
(l)在裂縫兩側切縫時,且距裂縫距離不小于15cm;
(2)鑿除兩橫縫內混凝土的深度以7cm為宜;
(3)每間隔50cm打一對把釘孔,把釘孔的大小應略大于把釘直徑2cm,并在兩把釘孔之間打一對與把釘孔直徑相一致的把釘槽;
(4)把釘宜采用甲16螺紋鋼筋,使用前應予以除銹,把釘長度不小于20cm,彎鉤長度為7cm;
(5)把釘孔必須填滿砂漿,方可將把釘插入孔內安裝;
(6)切割的縫內壁應鑿毛,并清除松動的混凝土碎塊及表面塵土、裸石;
(7)澆筑混凝土應及時振搗密實、抹平,并噴灑養護劑;
(8)修補塊面板兩側,應加深縮縫,并灌注填縫料。
3.2.2沉陷處理
l)沉陷處理應設置排水設施:
路面和路肩應保持設計橫坡;路面裂縫、接縫應進行密封;設置縱向積水管和橫向出水管。
2)面板頂升基本要求:
(l)面板在頂升前,應用水準儀測量下沉板的下沉量,測站距下沉處應大于50m,并繪出縱斷面,求出升起值;
(2)在混凝土面板上鉆孔,孔深應略大于板厚2cm;
(3)板塊頂升宜采用起重設備或千斤頂;
(4)灌注材料可采用水泥砂漿;
(5)灌注材料壓入后,每灌一孔應用木楔堵塞,壓漿全部完畢,應拔出木楔,宜用高強水泥砂漿堵孔;
(6)壓漿材料的抗壓強度達到6MPa時,方可開放交通。
3.2.3接縫養護與維修
(l)用鑿除工具或清縫機清除接縫中的舊填縫料和雜物,并將縫內灰塵吹凈;
(2)在脹縫修理時,應先將熱瀝青涂刷縫壁,再將接縫板壓入縫內。接縫板接頭及接縫板與傳力桿之間的間隙,必須用瀝青或其他填縫料填實抹平。
(3)用加熱式填縫料修補時,必須將填縫料加熱至灌入溫度,濾去雜物,可采用人工或機械填灌。在填縫的同時,宜用鐵鉤來回鉤動,以增加與縫壁的粘結與填灌的飽滿。在氣溫較低季節施工時,應先用噴燈將接縫預熱。
3.2.4坑洞修補
l)對個別坑洞,應清除洞內雜物,用水泥砂漿等材料填充,達到平整密實。
2)對較多坑洞且連成一片的,采取水泥混凝土薄層修補方法進行修補。
(l)切割面積的圖形邊線,應與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
(2)切割的深度,應在6cm以上,取出修復區內有缺陷的混凝土,并將切割面內的光滑面鑿毛。
(3)清除槽內的混凝土碎屑。用水濕潤或鑿毛,
(4)混凝土拌和物填入槽內,振搗密實,并保持與原混凝土面板齊平,初凝前用壓紋器壓紋,壓紋深度宜控制在3rnrn左右。
(5)噴灑養護劑養生。
3)對面積較大,深度在3cm以內,成片的坑洞,可用瀝青混凝土進行修補。
(l)用風鎬鑿除一個處治區,其圖形邊線應與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
(2)鑿除深度以2一3cm為宜,并清除混凝土碎屑。
(3)鋪筑瀝青混凝土前,應將鑿除的槽底面和槽壁灑粘層瀝青,其用量為0.4一0.6kg/m,。
(4)瀝青混凝土應碾壓密實平整。
結論
農村公路建成初期應加強經常性、預防性養護,對局部、輕微的初始破損必須及時進行修理,必要時進行修復性養護,及時進行裂縫的填縫、坑槽修補和瀝青碎石封層;在農村公路管理體制上,要與當地行政部門相結合,將農村公路的管理列為當地政府的行政考核,加強農用車的管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一20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楊振華.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文章標題:工程科學論文:農村公路養護技術方案淺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1104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