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9-16 08:34 熱度:
[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要培養有文化、有技術、會經營的農民,且要提高農民的職業素質,要體現在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從業能力,法律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以期促進和諧鄉村建設。
[關鍵詞]吉林省,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階段,農民職業素質
1吉林省農民職業素質問題現狀
1.1教育現狀
改革開放30年,吉林省穩步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在這一影響深遠的戰略格局中,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始終是工作的重點,而農村地區的“普九”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隨著“普九”目標的逐步實現,農民掃盲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形成了一個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為主線、擴大職業教育資源為取向、開展掃盲及成人文化技術教育為補充的農村教育發展大格局。經過掃盲教育和基礎教育,吉林省農村居民的文化素質普遍提高,文盲人口及文盲率大幅下降。
1.2科技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吉林省政府大力促進農業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通過實施綠色證書工程、綠色證書培訓工程、國家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等,多渠道開發農村專業技術人才,積極培育農村管理人才。獲得農廣校中專或農校中專以上學歷的有3.5萬人左右;獲得綠色證書的有22萬人左右,農民科技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相對于農業發展的更高要求來說,吉林省農民科技素質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1.3經營管理素質狀況
從銷售農產品的市場信息來源,所有樣本農戶在銷售農產品時,有29.2%的市場信息來源主要是鄰居親友,說明農民參與市場的意識有限,經營管理意識不強。從購買生產資料的信息來源看,所有樣本農戶中只有8.6%通過農技人員購買生產資料,主要還是通過鄰居、廣告和以往經驗為渠道獲取生產資料信息。以上說明,吉林省農技人員的服務上目前還很欠缺。
2吉林省農民職業素質的制約因素分析
2.1歷史因素
建國以后,吉林省經濟走的是“以鋼為綱”的發展路子。國家從“一五”時期開始對吉林省的投資主要是發展重工業,長期實行的是重工輕農的政策,農業的發展在各方面都受到了一些限制,農業人口的素質提高必然要落后于其他產業。
2.2教育因素
教育體系不健全,教學脫離實際;教育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師資配置結構不合理,教學質量難以保證;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滯后
2.3政策因素
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突出。農民工子女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跟隨父母進城打工的孩子,由于戶籍等因素的限制,很難進入城市的學校就讀,他們只能去流動兒童學校學習,但是在辦學條件、教學環境和師資力量等方面上,流動兒童學校都無法和正規的學校比,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況可想而知;另一部分是留守在家里的孩子,他們一般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在耕種土地的同時,還要料理家務,根本無暇顧照顧這些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賺錢的行為多少對這些孩子產生示范作用,使得一些孩子過早得輟學,走向社會或尋求打工賺錢的機會,導致了未來的農民隊伍素質不高的現實。
3實現吉林省現代農業背景農民職業素質的對策
3.1提高吉林省農民教育素質的對策
轉變農村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構建完善的農村教育體系。
3.2提高吉林省農民科技素質的對策
各級政府應提高對農民科技素質的重視程度;加大對科技的投入,特別是農業科研和科技培訓的力度;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加大科技推廣力度。
3.3提高吉林省農民經營管理素質的對策
發展生產力,讓傳統落后觀念失去滋生的土壤;加強經濟知識培訓,提高農民對市場的駕馭能力;動員各方力量,為農民提供資金支持,鼓勵和支持農民直接走入市場;加快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樹立典型,引導農民增強經營管理意識。
參考文獻
[1]楊秀艷.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技術部.2004中國農民素質發展報告[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191~198
[3]陳慶立.中國農民素質論[M].當代世界出版:2002年11月第一版,2~7,37~53,183~224
[4]郭慶海,姜會明.農村經濟發展路徑與產業政策[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216~220,257~258
[5]陳華寧.農民素質的內涵探討及實證研究——基于河北省農戶問卷調查的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49~55
[6]張華華.中國農民素質現狀成因剖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3(09):171~174
[7]付永峰.我國現階段農民素質偏低的成因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07(02):48~50
[8]林美卿代金平.論提高中國農民素質的措施[J].山東社會科學,2005(01):104~106
[9]陳伯清,李前兵,張國良.我國農民素質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5(02):48~50
[10]林美卿,代金平.農民素質及其科學評價體系[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3):265~267
[11]辛賢,毛學峰,羅萬純.中國農民素質評價及區域差異[J].中國農村經濟,2005(09):4~9,55
[12]夏永祥,盧曉.新時期農民素質評價體系與農民收入研究[J].人口與經濟,2006(06):31~35
[13]茶金學,徐步朝.新型農民素質評價體系初探[J].江西社會科學,2007(11):237~239
[14]周韜.提高農民素質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J].甘肅農業,2005(06):16~17
[15]李培慶.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是農民素質現代化[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2):29~34
[16]張艷紅.提高農民素質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選擇[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1):16~17
[17]李洪珍,張殿禎.增加農民收入關鍵是提高農民素質[J].農業經濟,2004(08):26~27
[18]呼應,劉鐘欽.淺析提高農民素質與增加農民收入[J].農業經濟,2001(03):23~24
[19]戴田.新農村視角下的農民素質問題研究——以衡陽農民為個案[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02):88~91
[20]李淑妍,杜寶玲.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村人口素質[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06):179~180
[21]王永發,王甲午,于小兵.農民素質與農業教育[J].農業經濟,2004(02):53
[22]韓士元.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及評價標準[J].天津社會科學,1999(05):68~70
[23]柯炳生.對推進我國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幾點認識[J].中國農村經濟,2000(09):4~8
[24]傅晨.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涵義與標準的理論探討[J].中國農村經濟,2001(12):4~9,15
[25]鄧漢慧,鄧旋.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經驗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啟示[J].農業經濟問題,2007(09):109
文章標題:吉林省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階段農民職業素質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1021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