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機械論文 發布日期:2016-04-22 10:31 熱度:
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對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的建設也將繼續增長,本文這篇機械職稱論文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特點出發,分析了目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現狀。
【摘 要】 機械行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性和支柱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 具有很強的拉動能力。而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始終是機械制造中最活躍的一個研究領域。 也是制造企業提高生產率和贏得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沒有強大的機械制造業,就不可能實現國民經濟的工業化、現代化和信息化。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優勢,現狀,機械職稱論文
一、機械制造業的含義及優勢
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于1984年為現代機械下了如下定義:“由計算機信息網絡協調與控制的,用于完成包括機械力、運動和能量流等動力學任務的機械和(或)機電部件相互聯系的系統”,可以說現代機械就是指機電一體化系統。
隨著機械自動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機械自動化產品有逐步取代傳統機電產品的趨勢,與傳統機電產品相比,機械自動化產品具有高的功能水平和附加值,它將給開發生產者和用戶帶來社會、經濟效益。首先,生產能力和工作質量提高,械自動化產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動處理和自動控制功能,其控制和檢測的靈敏度、精度以及范圍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過自動化控制系統可精確地保證機械的執行機構按照設計的要求完成預定的動作,使之不受機械操作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從而實現最佳操作,保證最佳的工作質量和較高的產品合格率。同時,由于機械自動化產品實現了工作自動化,所以生產力大大提高。其次,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機械自動化產品一般都具有自動監視、報警、自動診斷、自動保護等功能。在工作過程中,遇到過載、過壓、過流、短路等電力故障時,能自動采取保護措施,避免和減少人身與設備事故,顯著提高設備的使用安全性,機械自動化產品由于采用電子元器件,減少了機械產品中的可動構件和磨損部件,從而使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可靠性。故障率降低,壽命得到了延長。
二、我國機械制造業同發達國家的差距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制造業有了顯著的發展,無論制造業總量還是制造業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機械制造業從產品研發、技術裝備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卻不多。通過對我國機械制造業現狀的分析和研究,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的機械制造比歐美發達國家落后了將近 30 年。
1、產品結構的差距
我國械制造業產品的質量雖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大量的機電產品的質量可靠性、外觀設計、內在性能還有很大差距。工程機械目前只能生產中小型產品,大型工程機械、大型火電設備的技術能力十分薄弱。資金相對短缺,致使機械制造業的科技開發明顯滯后。雖然中國機械制造業的產品數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但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尖產品比較少。
2、生產投入結構的差距
機械制造業作為一般競爭性行業,其競爭狀況與效益狀況直接受生產投入結構的影響。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科學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的競爭,而科技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研與開發的投入。發達國家為了保持機械制造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中國機電行業的設備更新比較緩慢,而且呈現下降趨勢。設備更新度系數偏低成為機械制造業各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正是科技投入、人員素質、設備投入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使中國機械制造業企業的設計與生產方法落后,自主開發能力差,產品開發周期長,更新慢,新產品產值率低,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3、產業組織結構的差距
機械制造業是競爭性產業,整體產業集中度要求較高。國外大型企業一般在行業中占主導地位,并形成層次分明的專業化分工協作體系,在大企業周圍,形成數量眾多的專門化的中小企業。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投巨資進行科技開發。中國機械制造業在改革以來出現了分散化趨勢,甚至出現小企業排擠大企業的現象。受管理體制、投資體制、采購體制的影響,中國沒有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狀況依然嚴重,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進行專業化協作的產業組織結構還沒有形成。中國機械制造業的技術進步速度與對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總體上略高于全國的技術進步速度及其對GDP 增長的貢獻率。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機械制造業技術進步速度與貢獻率偏低。機械制造業整體設計和制造技術落后,產品多為中低檔次。
三、結語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結合多種技術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其發展潛力巨大,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 溫希東主編.自動控制原理及其應用[M].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4
[2] 胡曉波. 機械設計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J]. 輕工機械. 2005(03)
《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學報》是北京機械工業學院主辦的綜合類學術期刊。是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數據庫”、俄羅斯“文摘雜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來源期刊。
文章標題:機械職稱論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問題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xie/3105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