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1-10-24 10:04 熱度:
以《望天門山》為例看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在詩歌翻譯中的解釋力
摘要:
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被認為是概念化認知過程,對識解操作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望天門山》為例,試圖探析它在詩歌翻譯中的解釋力。
關鍵詞:動態注意力 心理掃描 解釋力
一.引言
認知語義學是認知語言學的重要領域之一,認知語義學的研究中心是概念內容。它的基本觀點是語義是客觀世界人的認知以及語言符號三者之間的關系。“人們是基于對客觀世界的體驗,然后通過心智加工構建語義。這種構建過程既有動態又有靜態,靜態指的是概念化的結果,靜態指的是人們解釋客觀世界形成概念的過程。”(李福印,2008:81)它與體驗感知,認知途徑,識解方式,心智框架等緊密聯系。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是概念化動態性背后的認知方式。目前對這一理論的研究并不多,應用方面主要涉及句法結構的表達方式。本文嘗試以唐詩《望天門山》為例,來探討這一理論在詩歌翻譯中的可行性與解釋力。
.二 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的理論闡述
Langacker 將意義等同于基于身體經驗的概念化,它等于認知加工(cognitive processing),心智加工(mental processing),mental experience 并與心智空間密切相關。動態性是概念化的本質特征,它是隨加工時間而產生,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它的發展方式對語言表達有重要意義,推動概念化的認知過程是動態注意力。 Croft and Cruse 把動態注意力與選擇(selection),注意力轄域(attention scope ),梯度調整(scalar adjustment)四個方面來闡釋注意力(attention)這一復雜的心理現象。根據Talmy動態注意力是指一個人的注意力能夠從頭到尾沿一個場景移動。(croft,2006:53).如例句:“小路一直延伸到樹林深處”,路原本是靜止的,但是用“延伸”這一動詞來修飾小路。Talmy 把這種以動態詞語來描述靜態場景的現象叫假想位移(fictive motion),指并未實際發生位移的句子。(Talmy,2000a:99)。多數情況下,說話者還是采用以靜寫靜的或者以動寫動的方式。可見假想位移是識解的一種特殊情況。Langacker也通過比較動態與靜態注意力提出了掃描方式,整體掃描(summary scanning)和順序掃描(sequential scanning),二者統稱為心理掃描(mental scanning)。整體掃描是指人們在觀察靜止的情景時的一種認知過程。通過記憶我們有能力在心理上把這樣連續不斷的階段組合起來,逐漸地建立一個越來越詳細的概念。(Langacker,2000:362).順序掃描是對移動場景觀察時的認知過程,它是一種基本的有序的心理活動,是對實際時間(注:加工時間相對的時間實際發生的時間)中發生的事件的觀察。當我們在實際時間追隨一個時間,(在加工時間)我們觀察到一系列連續不同的情況。 這些情況組成一個連貫完整的體驗,因為我們根據每一個情況與前一個情況的關系理解他們,注意有什么一致性或變化。這些概念形成一系列比較,由此我們通過在加工時間中的掃描來追隨一個發展的時間 (李福印,2008:349)。由此可見,整體掃描是將事件作為一個完型來感知,心智對各個概念部分的加工處于一個平行狀態,通過共同作用將整個復雜的事體映射到人們腦海中。它更強調連續掃描的結果。而順序掃描是一個狀態與另一個狀態的接續,更強調掃描過程及感知事件在各個階段的變化。 雖然Langacker與Talmy 都對注意力有所解釋與提法,但是整體掃描或順序掃描并不等于假想位移。前者關注的是事件的狀態的表述是否被謂項化(predication)。而后者是識解過程的一種表征。 無論如何,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共同參與概念化的認知過程,面對不同的場景,進行不同方式的掃描,隨著注意力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被掃描的時間,順序,方向關系,就會產生變化,激活的認知域也隨之變化,概念過程與識解過程就被賦與了動態性的特征。
三. 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結合《望天門山》的譯本分析
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一生游歷許多名山大川,留下無數壯美詩篇。他的詩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韻致。本文選取的《望天門山》是其寫景名作之一,詩人運用其過人的才華,展現了天門山磅礴雄偉的氣勢,以及瑰麗絕倫的自然美。全詩意象鮮明,生動活潑,使一幅山水畫卷躍然紙上,讓讀者為之驚嘆。以下是原詩和王守義及許淵沖的兩個英文譯本,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將被運用到這兩個譯本的比較分析中,為了便于分析譯本將分別簡稱為王譯本和許譯本。
望天門山 ( 李白 )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許淵沖譯)Breaking Mount Heaven’s Gate, the great River rolls through; Green billows eastward flow and here turn to the north.
From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thrust out the cliffs blue;
Leaving the sun behind, a lonely sail comes forth
(王守義譯I can see the Yantze cut, As my boat reaches Tianmen mountain;
The green water running east, Turns here in a fierce whirl;
Green ranges of the mountain Rush toward m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A single sail bends with the wind, Where the suns come up on the water.
首先對于譯本的首句,王譯本雖是增加了許多內容,但是并沒有利用順序掃描將楚江‘沖破’天門山又‘奔瀉’而去這一動作變化順序表現出來,原文中的“斷”和“開”干凈利落描繪了這一壯闊氣勢。而許譯本中以“break ”和 “roll through”對楚江動作進行了順序掃描,如此長江水流的浩大聲勢與巨大力量展現得更為明顯一些。第二句作者依然是寫動景,兩個譯本都運用了順序掃來描表現水流的方向,只是注意力移動的路徑有所不同,許譯本比王譯本多了一個“to the north”說明王譯本的注意力在“此地”的時間略顯長一些,因此王譯本更側重表現浩浩蕩蕩的江水經過此地激起漩渦形成洶涌壯闊的奇觀景象,而許譯本在這一點上沒有突出表現, 點出的是急流匆匆北去。前兩句詩人的注意力由遠及近,比較兩個譯本,王的譯本表現更明顯,通過加入了許多內容,由“as” “reach”可以看出許的譯本缺少注意力的動態性。第三句兩岸青山本是靜景,但“出“字的巧妙使用使得原來的靜景變得具有動態性。兩個譯本也體現了作者的原意,先是利用整體掃描將青山與河岸的組圖描繪出來,之后采用了假想位移,分別通過”rush” “thrust”以動寫靜,使蔥郁的天門山更添一份生機。最后一句“孤舟”形象的出現將注意力轉移到水天相接處,王譯本沒有運用順序掃描對于孤舟運動的方向變化表現出,原詩中“來”子句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而許譯本利用“behind ”“come forth”很形象地對孤舟運動進行了順序掃描,更貼近原詩,符合作者對孤舟描寫的意向。通過上述分析,翻譯時動態注意力和心理掃描的變化會影響讀者對詩不同程度的理解與把握。
結語
本文將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理論結合唐詩望天門山英譯本分析,發現此理論對詩歌翻譯具有一定的解釋力。 詩歌是文學藝術表現濃縮的精華,需要仔細斟酌與推敲,往往細微之處見妙筆,容不得偏差。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在詩歌翻譯中能夠影響詩的意境的形象的再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文選取的是寫景之作,比較符合此理論的運作。至于動態注意力和心理掃描理論是否也適合解釋古詩詞曲的其他題材與內容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參考文獻:
(1)Wlliam Croft &D.Alan 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Press of Cmbridge University,Cambrige,England,2004.
(2)Ungerer,F.&Schmid,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London:Longman.1996.
(3)王寅. 認知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文章標題:以《望天門山》為例看動態注意力與心理掃描在詩歌翻譯中的解釋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1047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