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和規范綠色建筑的發展,我國在2006年3月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0378-2006)(以下簡稱《標準》),這是我國批準發布的第一部有關綠色建筑的國家標準。《標準》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的國情,提出了綠色建筑的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六點: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標準的條文按上述六大指標展開,其中住宅建筑的分項指標共76項,公共建筑的分項指標共83項。
3.2綠色建筑的評定
《標準》中每類指標下的具體分項指標可分為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三類。控制項為綠色建筑的必備條件;一般項和優選項為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可選項,其中優選項是指實現難度較大、綠色度較高的可選項。綠色建筑應滿足《標準》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全部控制項要求,且按滿足一般項和優選項的程度,將其劃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
3.3綠色建筑的目標
確定綠色建筑的目標,是開發商和設計師們面臨的首要環節,是實現綠色建筑的第一步。綠色建筑并沒有一個絕對一致的標準要求。綠色建筑相對普通建筑而言,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加關注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不同綠色建筑之間可以存在差異,并不苛求所有綠色建筑都達到一致的標準,根據綠色建筑的“綠色度”,可以使用《標準》對綠色建筑進行評價和分級。因此不同的綠色建筑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要求,確定綠色建筑目標。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在氣候、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建設綠色建筑時,應注重地域性特點,因地制宜、實事
求是。一般而言,開發商和設計師可以對照《標準》中各條款的要求,確定綠色建筑目標,而當《標準》中某些條文的要求不適應建筑所在地區氣候與建筑類型等條件時,這些要求可以不列入目標。
3.3.1基礎目標
《標準》中的控制項是綠色建筑的必備條件,是必須滿足的目標,因此可以將控制項作為綠色建筑的基礎目標。
3.3.2定級目標
《標準》根據對一般項和優選項的滿足程度,對綠色建筑進行等級劃分,如表1所示。
開發商項目的定位對綠色建筑目標的選擇至關重要,設計師應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選擇有可能滿足的一般項和優選項,作為定級目標。
3.3.3目標的篩選
初選目標(包括基礎目標和定級目標)形成后,設計師應與開發商一起,充分研討各個目標的內涵,了解目標對項目的影響,綜合分析項目的情況,進行目標的篩選。篩選時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一是應盡量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開展確定項目綠色建筑目標的工作,以避免對項目投資定位的影響和造成后續工作的返工;二是確定的實施目標應留有一定的余地,保證在實施過程中避免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三是基礎目標是必須滿足的,因此應確保基
礎目標的實現,而定級目標可以隨著工作的開展,進行比選,以確定性價比最好的目標組合。
表1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項數要求(住宅建筑)

3.3.4目標的技術路線
研究綠色建筑的技術路線,就是從技術的角度,來確定項目目標是否可行的過程。可按以下步驟來確立綠色建筑目標的技術路線:
(1)提出目標;
(2)針對目標提出設計思路(應提出一個以上的設計思路);
(3)區分設計思路的優先次序;
(4)確定目標實施的技術路線。
下面舉例說明如何運用上述步驟來確定目標,例如:
(1)第一階段,目標之一是“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
(2)第二階段,針對這一目標,設計思路有如下內容:
a)采用市政再生水水廠集中供應的再生水;
b)采用建筑自身的優質雜排水,處理后用作住宅沖廁;
c)采用建筑自身的優質雜排水,處理后用作綠化和景觀用水;
d)采用雨水收集,處理后用作綠化和景觀用水;
e)采用雨水收集,處理后用作住宅沖廁。
(3)第三階段,區分設計思路的優先次序:a)>b)>c)>d)>e);
(4)最后階段,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按次序進行排比。如建筑處于市政再生水管網的覆蓋范圍內,選擇a),即優先采用市政再生水,從技術上而言,再生水的水質和水量都更有保障;如果建筑所處城市無市政再生水管網,則選擇b),該技術路線用水量和中水量的平衡全年都有保障,但水質的保障需要通過加強管理來實現;若選擇c),僅綠化和景觀用水采用中水,可節省一套中水供水管網,但不利于水量的平衡;若項目所在地區雨水量少且不均勻,選擇d)和e)是不合理的。
因此,“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的目標,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可以優先通過“采用市政再生水”這一技術路線來實現。
3.3.5目標的經濟技術分析
如果在項目的前期引入綠色建筑的理念,建造綠色建筑并不一定意味著成本的增加,當然確實有些目標的實現需要增加投資,但有些目標的實現并不會帶來成本的變化,甚至可能還會降低成本。如“建筑造型要素簡約,無大量
裝飾性構建”的要求,需要設計師和開發商在注重美觀的同時,關注“資源節約”的理念,并不需要增加投資,處理得當時還有可能降低成本。
在關注綠色建筑的成本時,不能只看一次投資,還應從建筑全壽命周期的角度,考慮建筑在運營管理過程中的運營成本。某些目標的實現可能會增加一次投資,但會大大降低運營成本,如節能的目標,雖然會造成建造費用的增加,但會使得運營成本大大減少。
當然對于開發商來說,一次投資的控制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環節,因此初投資增量成本的計算,是最終確定綠色建筑目標的關鍵環節。目標的經濟技術分析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對目標的技術路線進行方案設計;
(2)對方案進行經濟技術分析,估算項目的增量成本;
(3)根據增量成本估算的結果,和項目投資定位情況,確定項目的實施目標。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