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1-02-23 08:10 熱度:
摘要:說明了城市色彩和城市景觀的概念,指出了城市色彩與景觀系統的關系,論述城市色彩在城市景觀上的功能體現,進而提出并建構了當前城市色彩設計的的相關原則,說明了城市色彩在景觀塑造中的作用。
關鍵詞:城市色彩,城市景觀,功能,設計原則
1引言
自從人類社會的產生,色彩便映入了人類的視線,它便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于是自然界在人眼中顯得絢麗多彩,五彩繽紛,其色彩的多樣性可以說是賦予了人類寶貴的體驗與財富。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的成果與載體,離不開多樣的自然環境。城市在為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提供物質環境的同時,也體現出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面貌,成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的直觀反映。人們常常通過城市的建筑和城市街道的結構形態來感知一個陌生的城市,而城市的色彩可以直接的反映城市的特性和人文內涵,甚至有些城市特有的、和諧的色彩基調成為城市的識別主旋律,它幫助人們對城市形象進行整體閱讀,體現出很強的表現力。當人們一提起某些富有特色的城市,很自然會引發出對該城市的整體聯想,而城市色彩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造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城市的形式,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始終是文明程度的標志。”①城市的形形色色,表達了城市文明的豐富多彩。
2城市色彩和城市景觀
2.1城市色彩的概念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間中各種視覺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它是一個廣泛、綜合的概念,分為自然色彩和人工裝飾色彩兩類,比如城市中的土地、山石、草坪、樹木、河流、水域、天空和城市中的建筑、橋梁、街道廣場、街頭設施、城市廣告、標識牌、燈光及車輛、服飾等城市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色彩。城市色彩不是個體要素色彩的簡單迭加,其概念強調人的視覺所感知的總體色彩面貌,必然是整體性的、宏觀的。從視覺感知的角度來說,城市色彩可以直接的反映城市的特性和人文內涵,幫助人們對城市形象進行整體閱讀,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從地域文化的層面上看,城市色彩往往會因城市歷史和傳統文化等因素,成為表達其傳統地方文化特色,反映城市形象特征的重要媒介(見圖1)。圖1城市景觀風貌
2.2城市色彩景觀的概念
城市的色彩景觀是指城市整個實體環境中通過人的視覺所反映出來的全部色彩要素構成的相對綜合的群體面貌。廣義上的色彩景觀可以說滲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了城市的歷史、氣候、植被、建筑、產物、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因素;而狹義上的色彩景觀的概念主要是針對特定的景觀類型,主要包括建筑和場所色彩等一些人工要素形成的色彩。一座城市如果沒有良好的色彩景觀,根本就無法體現出具有濃郁感情色彩的城市魅力。作為一個完整的色彩體系,城市色彩景觀不僅成為裝飾與美化城市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還顯著地影響人們對于城市空間和形象的感知,并體現城市的風格與特色,因此,對城市色彩景觀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2.3城市景觀系統中的城市色彩
在城市景觀學之中,城市色彩被視為城市景觀大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一個特殊的子系統,而不是獨立出來、自成一體的科學體系。城市色彩是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方面的因素共同決定的,并受到建成區人工環境色彩的影響。因此,一個城市的色彩不僅能夠體現出建成區的建筑環境,而且更是城市自然環境、人文背景的綜合反映。所以,無論是對城市現狀色彩環境的評價還是對未來色彩的規劃,都要從自然、人文、人工環境三大層面的景觀要素分析入手,為城市色彩尋求內在依據。
在研究城市色彩規劃的策略時,應該把城市色彩與城市空間結構緊密聯系,強調色彩與城市空間形態的結構關聯,將城市景觀要素的類型概念引入城市色彩研究中。在各類功能區內按照景觀要素,比如建筑、道路、節點、開敞空間、標志物、燈光照明系統等系統和類型要素進行色彩規劃設計,強調城市中重點景觀地段和要素的色彩特征。另一方面,作為城市景觀系統的組成部分,不僅要強化城市色彩對空間實體的依托性,還要將其與城市功能結構聯系起來;不僅要關注城市的主導色彩,更要按照城市的功能結構,研究并提出各功能屬性的分區色彩,在各功能區內部協調自身色彩,通過細致和系統的色彩控制規定,強化城市色彩特征。
3城市色彩的景觀功能
3.1色彩景觀下的城市美化
協調科學的城市景觀需要色彩裝扮,這一點已被人們所共同認識。通過對不同建筑和構筑要素在位置、用途、性質上的著飾的顏色的統一,對人工要素特別是建筑與周圍的環境色彩的協調,色彩運用與地區的氣候條件的適宜,對城市基本色調的確立,能起到美化城市和塑造城市特色的作用。例如杭州的“富春山居”這個項目,它利用杭州城郊良好的自然條件(有山、有水),創造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混合型高尚生活社區,它背靠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整個地勢隨著午潮山南麓的山形自然延伸,依靠獨特的自然地貌體現了“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傳統理念,同時利用了自然風景,圖2杭州富春山居一景
又起到美化城市和自然的作用(見圖2)。
3.2城市色彩的景觀識別性
城市景觀的可識別性是指環境應具有個性特征,易于識別。識別性強的城市能增強人們對其環境的認同感而印象深刻。凱文•林奇曾經在《城市的意向》一書中突出強調了城市可識別性的意義。他認為可識別的環境不僅給人們帶來安全感,還能增強人們對環境體驗的深度和強度。色彩實驗早已證實,人們在正常狀態下觀察物時,首先引起視覺反應的是色彩。某一地域的主色調可以體現出景觀的可識別性,通過不同色彩的運用來表示景觀的不同功能和不同位置,并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由此可見,色彩與其他景觀要素相比,具有更強的可識別性。
3.3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
城市色彩特別是人工要素的色彩是由歷史積淀形成,它承載著城市歷史文化,并在不斷訴說著城市的歷史文化意味。一些色彩直接反映著城市的政治或經濟文化,像北京皇城的金黃屋與民居的灰褐屋頂對比,便是中國封建社會皇權至的寫照;上海外灘建筑凝重的鉛灰色,則透視著國金融資本的威嚴(見圖3)。有些則是城市建筑自然選擇的結果,像中國江南城市的圖3上海外灘
灰瓦白墻等,這些不同的色彩配,既是不同民族審美趣味的結晶,也形成了不同文化傳統。這些色彩往往是依附于建筑而存在,另一方面,它確是追求美觀與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現,它往往生動
地、強烈地傳達了獨特的民族文化情調與時代風貌,同樣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寫照。所以說城市中的色彩是蒹具歷史性和文化性雙重特點的。因此,為了延續城市的文脈,尤其是歷史文化名城、古城,應盡量保持其傳統色調,以顯示其歷史和文化的真實性。
3.4完善城市景觀的功能
色彩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不同的色彩對太陽輻射的吸收是不同的,因此會產生不同的物理效能。在城市景觀設計中,運用好色彩的物理性可提高和改善景觀的功能。一個賞心悅目的城市景觀必然需要一個協調的城市色彩關系為前提。在城市色彩規劃中,要充分利用色彩的調和、對比等原理,使城市色彩統一而富有變化。在城市景觀塑造中還可以利用色彩的特性顯示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如從城市區域劃分來說,市行政中心或廣場的色彩一般應凝重一些;商業區的色彩可以活躍一些;居住區的色彩應素雅一些;旅游區的色彩則要強調和諧悅目。
3.5塑造城市人性化景觀
城市景觀設計的主體是人,城市環境的營造要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色彩作為城市環境的一個重要要素對人們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有著明顯的影響,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例如在人工要素方面,許多城市不僅有綠地、雕塑和噴泉水池,地面的色彩圖案也十分美觀別致,令人心情舒暢,成為人們喜愛的場所。同時,城市色彩對人們的身心健康也有較大的影響,利用色彩特有的機能和錯覺可以改善城市中的某些不利因素,使城市增加輕快感或厚重感,從而在整體布局上打造一個城市的良好形象。
3.6形成城市色彩景觀特色
從視覺美學的層面上看,一個賞心悅目的城市環境,必然需要以良好的色彩關系為前提。從宏觀上把握城市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色彩關系,以及人工環境要素之間的色彩關系,是建設高品質、有特色的城市環境的必要條件。從地域文化的層面上看,特定自然地域條件下的城市,往往會因其歷史和傳統文化等因素形成自身特定的色彩運用偏好,并展現在城市環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色彩面貌成為表達其傳統地方文化特色,反映城市形象特征的重要媒介。合理的運用傳統的色彩語言能使城市歷史文化特色更好的得到展現。
4城市色彩的設計原則
由于城市色彩的構成元素多,并且受自然、社會、歷史、文化、職能定位等多種因素影響,還具有醒目性、持續性、廣泛性等特點,因此城市色彩的設計必須極為慎重,在色彩的處理上應遵循以下原則。
4.1整體定位與和諧統一原則
城市色彩的協調,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人工色與自然色或與城市自然環境色彩的協調,一是指人工色與人工色或與城市建筑環境色彩之間的協調。城市的建筑群、道路、橋梁、小品、綠地、花卉等等具有各種各樣的色彩,城市色彩必須從整體上考慮,把這些色彩和諧地組合在一起,處理好人工裝飾色彩之間、人工裝飾色彩與自然色彩之間單體內部、單體與環境的色彩關系,達到和諧統一。對城市要確定一個統一的風格,注重主色調的選擇,在不同的功能區中用一個或幾個適當的輔助色調使城市色彩有所變化,而功能區之間的色彩也漸變過渡、協調一致,色彩的分區要切合城市空間結構特點,以形成美好的城市景觀。正如德國哲學家謝林在《藝術哲學》中指出:“……個別的美是不存在的,惟有整體才是美的。”
例如周莊是目前國內保存好的村莊,保持了色彩和諧統一的風貌,無論是房屋、亭臺、船只、甚至室內擺設色調都無外乎白、圖4浙江周莊建筑
灰、黑,給人自然和諧的美感。身臨其境
更感到色彩設計和諧統一原則的重要(見圖4)。
4.2突出以人為本原則
城市色彩要符合市民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的特點,以人性為設計核心,與普通公眾的審美情趣一致,杜絕不考慮人性、張揚夸大、雜亂無序、色調刺激的色彩環境,損害市民的身心健康。應關注人性和人的視覺心理,同時利用人的色彩視覺特點,如色彩的錯覺、進退感等,來豐富城市色彩效果和造型層次。城市色彩也是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現代文明的體現,我們必須像控制噪聲和空氣污染一樣,高度重視城市色彩設計質量,不斷美化、優化城市人居環境。
城市色彩對于人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有較為明顯的作用,不同色彩環境會給人不同的感受,美好的色彩能調節人的心理,令人愉快,如城市綠化,根據心理學研究,大自然的綠色在人的視覺中達到75%時,會使人的精神感到舒適,心理活動處于最佳狀態。因此在城市色彩中要加強各種綠色植物的種植,并且營造出深淺不一的綠色“海洋”(見圖5)。色彩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損害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城市色彩的選擇與搭配一圖5石嘴山市城市街區一角
定要尊重人性,不能單純地為商業招徠而過
分地利用色彩的誘目性,物極必反,反而不為人們所認可。
4.3體現地方特色原則
不同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背景、人文因素、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城市里所有視覺事物的色彩組合成了城市的獨特風貌,色彩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成熟程度。每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因為社會和自然條件的原因,形成特殊的、并為本地居民所喜愛的色調。在城市景觀的建設中必須考慮色彩的地方性,順應當地的氣候環境,尊重人們的色彩喜好傳統,注重本地歷史文脈的延續和氣候特點,用色彩來體現城市的風格和文化氣質。
世界上許多城市都借用色彩來表現自身圖6青島城市景觀
獨特的地方特色,海濱城市青島由紅瓦屋頂、米黃色的墻面、綠樹藍天、碧海白浪構成了海濱味極濃的城市風貌(見圖6);蘇州粉墻黛瓦、石板路和石橋樸素的本色、蒼綠的古樹、倒影靈動的水色組成了江南水鄉的景致。大體而言,北方城市的色彩明艷,南方城市的色彩淡雅。
4.4延續歷史文脈原則
城市色彩一旦加上歷史的烙印,便成為城市文化的載體,并不斷訴說著城市的歷史文化意味。因此,歷史文化名城、古城,為了延續城市的文脈,應盡量保持其傳統色調,以顯示其歷史文化的真實性。如果城市原有風貌已被破壞,起碼在歷史建筑、文化古跡周邊,其建筑色調必須與古建筑色調相統一。一座城市的色彩的確在時時刻刻展示著這座城市的精神,這座城市的現代水準,而且不斷延續其歷史文化。因此,要建設具有和諧統一、美麗宜人并能夠恰當反映地方文化和傳統的良好城市景觀。
每個城市都要學會利用歷史文化留下的城市特色,珍視這些獨特的色彩特質,來構造有個性的城市。其色調必須與古建筑色調相統一才行。比如北京興建的住宅別墅
“院子”,保留了非常強的中國韻味,“院子”外面以灰色調為主,灰的主色調和運河歷史建立了一種神秘的聯系,讓人想起灰墻的中國傳統建筑,同時也與北京城市的圖7北京住宅別墅院子
主色調相吻合,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色彩設計風格(見圖7)。
5結語
對一個城市來說,城市色彩在時時刻刻展示著這座城市的精神,這座城市的現代水準,而且不斷延續其文化。城市色彩突出的反映了城市的景觀面貌,城市色彩景觀是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傳統的最直接反映。因此,城市色彩的科學論證和設計指引研究在城市建設和環境治理中意義重大,它將為城市設計和政府管理部門更好地設計和管理城市色彩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與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法。良好城市色彩景觀不但能創造和體現出和諧、生動的城市色彩環境和形象,還可以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充分發揮色彩強烈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體現城市的地區文化內涵,起到對地域文化和歷史的傳承和保護作用。
注釋
①參見[美]E•N•培根著,黃富廂、朱琪譯.《城市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13頁。
參考文獻
[1]尹思勤.城市色彩景觀的規劃與設計[J].世界建筑,2003,(9):121-122.
[2]趙巍巖.當代建筑美學意義[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3]楊曾憲.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意義及原則[J].城市規劃與設計,2004,(1):45~48.
[4]羅文媛.建筑的色彩造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5.
[5]焦燕.建筑外觀色彩的表現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6]陳立旭.都市文化與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7]于濤方.城市特色、競爭優勢與競爭戰略[J].規劃師.2004(7):14-17
文章標題:城市色彩的景觀功能與設計原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729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