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04 08:50 熱度:
摘要:城市空間發展的過程和現象有著隱藏的秩序和成長的規律。不同的區位條件,形成不同的空間關系。本文利用區位擇優規律分析開封市空間演變的現象,尋找其空間演變的內在規律,以引導城市健康、合理發展,優化空間布局。
關鍵詞:區位擇優,城市演變,空間結構
區位確定了城市產生在什么地方,將向什么方向發展。城市在生長過程中具有與生態位相似的發展特性,即通過激烈競爭適合其發展的區位導致演化、共生,最終形成相對有序穩定的空間結構,城市空間增長都遵循著區位擇優的競爭原則。
一、區域層面上的城市演變
城市系統是外部條件和內部元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整體。在激烈競爭中欲求生存和發展,構成系統的個體需以最小成本、最大利潤和最優市場選擇最優區位,由此產生了空間結構分布的有序性、空間規模的等級性和空間變化的規律性。
在一定的區域內,城鎮的規模具有一定的分布規律,具有整體性、分化性、中心性、層次性和動態性的特征,其空間布局也遵循某種規律。從城市發展史上看,古今中外城市的產生、發展都受到區位影響,特別在農業社會,區位的好壞是影響城市形成、發展的重要因素。具備城市產生的區域應具有廣闊的腹地,為城市提供充足的給養,支持城市的正常運行,而城市又為腹地提供各種貨物和服務中心。因此在“機械性中轉”和貿易需要中轉結合的區位,有助于進行交易的商業機構和服務設施的建設,由此逐漸發展為商業、交通、服務性城市。在工業社會中,工業企業為了實現更大效益,必須權衡在不同地方設廠的成本效果。
歷史上,交通的發展直接影響城市群落的興衰。戰國至北宋時期,因黃河之利開封逐漸興起,而后又因黃河之害而逐漸衰落。開封因隋唐大運河的開鑿成為聯系南北的交通樞紐,汴州地處要沖,汴州逐漸繁榮起來,長安、洛陽由興盛走向衰落;至五代開封完全取代了長安、洛陽的地位,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 化中心;北宋時期,開封城市發展達到鼎盛;之后,黃河河道南移,開封成為徙決沖淤的最大受害者,對開封城的發展造成巨大危害。由于河道淤塞、水運網絡破壞,使開封逐步降為地區性政治中心。
近代隨著鄭州鐵路樞紐的形成,鄭州開始崛起,開封至鄭州僅30公里,在同一區域內出現兩個城市,相互競爭使開封更加衰落,開封逐漸被鄭州取代,省會由開封遷至鄭州,開封改為省轄市。隨后幾次大的行政區劃調整,擴大了鄭州的范圍,經濟實力和發展空間此消彼長,開封的區域地位再次下降,形成“燈下黑”現象。
從空間演變的機制來看,開封城市的發展在不同歷史時期,分別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古代,特定的政治軍事背景成為主導城市命運的首要因素,在近現代,經濟因素的影響逐步提高。
二、城市內部的空間演變
城市內部的區位優劣隨著城市發展在時間和空間軸上進行演替、變換。在時間軸上,產業變更,促使空間區位性質變化。在空間軸上,隨著城市規模與結構的變化,空間區位相對于城市整體位置也在變化。因此,城市內部的空間區位優劣更具動態性和不穩定性。不同的空間性質有各自的空間要求,如土地制約型、可達性制約型、中間制約型和均勻制約型等,這種目標的多元性增加了城市內部空間的復雜性。
從物質環境角度分析,城市的不同地段具有不同的投資環境。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礎設施的便捷;自然地形、地貌、地質條件、氣候、植被的優越;以及建成區環境對其建設的制約條件少等構成了良好的空間區位。從城市整體來看,市中心和市區邊緣都是良好的區位,前者基礎設施好,后者制約條件少。從局部來看,道路交叉口、車站、碼頭、商業街附近是較好的區位。但需要具體分析,因為城市不同性質的空間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近似生物鏈的關系,它們各自有著自己不同的區位需求。
在城市內部,同樣受到區位擇優規律的影響。連霍高速從開封市北側經過,隴海鐵路從開封市南側穿過,使開封南北兩側發展受到限制。在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只能東西發展。
解放前,開封基本在城墻內發展。解放后,由于大型工業在古城東側落戶,開發建設突破城墻向東發展,使東區成為發展的重點。80年代,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推動城市擴張,開發建設向東西兩翼發展,重點建設東區,在建設完善東區的基礎上向西發展。90年代,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張,繼續向東西發展,東區工業衰落,發展的強度降低,西區成為發展的重點(如圖2)。
新世紀,鄭汴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實施,鄭汴融城,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引起開封新一輪的建設高潮。由于互相競爭,開封與鄭州之間產業結構的相似性小,差異性大,具有較高的互補性。開封是古都,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潛力巨大,服務業功能完善,工業和農業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基礎;鄭州是先進的制造業中心、現代服務業中心、物流和信息中心。從產業和功能互補的角度來說,開封鄭州互補共榮,互相吸引,開封向西發展,鄭州向東發展。汴西新區漸成新的投資開發熱點。
中原經濟區的成立,引起中原核心地區加速發展。鄭州作為領頭羊,在中心城市首位度、區域職能構建、國家中部樞紐城市建設等方面邁上了新的臺階。隨著鄭州空港城的建設和中牟高鐵客運樞紐的建設,鄭州面向全國、對接國際市場的能力將大幅提高,拉動開封城市空間西進,對接中部門戶、占據有利地位、爭取發展空間。開封與鄭州之間的快速通道建設、公交和通訊同城化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效,開封市西部投資日趨踴躍。
三、綜合擇優,積極開拓新區位
城市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改善城市社會環境、促進城市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增強市場經濟意識,充分發揮競爭機制擇優區位,使城市空間有序化,充分利用資源的正面效應。另一方面,要通過設計、管理、政策引導等調控手段促進城市擇優區位的正常進行。城市的發展應綜合擇優區位,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注重社會效益和環境效應,注重歷史文脈的延續。
從城市空間演變的形式來看,開封市空間形態的變化表現出“自上而下”跨越式發展和“自下而上”蔓延式生長雙重動力共同作用的特征。城區空間形態呈現出以老城為核心,先后以東、西方向為主導延伸的總體特征。隨著開封城市的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急需緩解老城區的環境壓力;同時從歷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來看,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將更有利于地上遺跡的保護和未來對地下遺址的發掘。
通過分析發現,解放后開封城市拓展方向左右搖擺形成了對古城“圍城”之勢,不利于古城保護,也不利于新功能、新產業集聚。在當前開封城市發展方向必須有所側重,打破以古城為核心圈層式發展模式,向區域戰略核心地區挺進,接軌區域門戶,搶占戰略高地,改變內向發展模式,提高城市區域地位,實現開封復興。
綜合對當前影響城市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的限定要素和引導要素的分析判斷,開封空間發展重點是西進,形成與區域共同發展的格局。同時采取“中優、北控、東調和南改”的策略完善城市布局。
城市的生長過程是通過競爭選擇相適應的空間發展區位的過程,是對區位擇優、開拓與占有的過程,應通過開拓新區位,引導城市健康發展。根據城市交通條件的變化,周圍地區新資源的開發及某些大項目的實施等,開創發展新區位,引導空間發展方向。積極開拓、優化城市內部空間區位,促進城市空間演化與結構調整。
參考文獻:
[1]段進.城市空間發展論[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08)
[2]崔功豪 魏清泉 陳宗興.區域分析與規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6)
[3]李潤田 丁圣彥 李志恒. 黃河影響下開封城市的歷史演變[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6(06)
[4]開封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開封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12)
[5] 劉易斯·芒福德. 城市發展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02)
文章標題:基于區位擇優規律作用下的城市演變——以開封市為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447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