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9 16:19 熱度: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城市景觀綠化環境它的伸縮性、多樣性、空間性較強,規劃建設的質量高低直接受建筑群體密度影響,資金的投入、綠化的布局以及其靈活性,關系到城市的整體形象。采用何種方式建設發展景觀綠化、改善城市景觀綠化環境應抓住的幾個方面。
關鍵詞:城市景觀綠化;可持續性;
一、綠化規劃建設的布局應合理
景觀綠化環境是城市建設規劃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要達到合理布局、形式多樣,首先應重視該區域環境的地方特色和建設本身的個性;其次是應根據城市區域規劃的整體構思進行統籌考慮,譬如單體結合整體,選型結合色調,山地結合平地建設,平面結合空間等。最后,設計形式應多樣化、元素布置應空間化、植物配置應體現層次豐富,總之綠化空間要充分體現協調、多樣、豐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合理得當,可以和建筑小品結合,較大的廣場可以設雕塑,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山地場所盡量取消傳統的擋土墻做法,用較大的自然石或是大塊石經過加工而成的景觀石,配以與之協調輝映的花草栽植;也可以規劃亭廊結合建筑小品和綠化。城市的各種規劃因素聯系緊密,有公共活動的廣場、公共建筑、城市交通路網、大型的公園、區域綠化等諸多因素,起聯系的核心應該是城市的居民,因而城市建筑和城市的景觀綠化必須滿足居民的生活休閑游憩等要求,以及城市的整體發展前景要求,所以在規劃景觀綠化用地時,應考慮處理好城市的建筑、道路、廣場、景點、綠化、院落以及建筑小品之間和人的活動空間,最大量的滿足城市的發展需要,讓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觀綠化和諧統一,空間層次感具佳,讓人們生活在花園式的城市中。具體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片塊結合式布局。綠化設計應與其所處環境緊密結合,合理布局。2、向心軸線式布局。主要以區域環境,形成中心,有強烈的向心性,順應
自然環境,多以山地綠化景觀的環網型布局。3.集約和隱喻式布局。城市建筑本身就要上檔次,綠化景觀也要現代化。要依據科技進步,使之地上和地下的空間貫通,室內和室外景觀綠化相互滲透,水平和垂直空間集約式整體化。同時結合項目的特點,將各種形式的事物作為原型多加以概括、提煉、抽象成建筑與環境的形態語言,是人產生視覺和心理上的聯想與領悟,增強環境的感染力,形成一種“意在像外”的境界升華,豐富的景觀、舒展的空間、似花的形態,都會給人的生活帶來美好的憧憬和聯想。
二、綠化環境建設應加強資金投入
城市綠化工作是一項服務當代、造福子孫的偉大事業。加大城市綠化資金投入,建立穩定的、多元化的資金渠道,以切實加強和改進城市綠化工作,促進我國城市綠化事業的健康發展。城市綠化建設資金是城市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的方針。城市各級財政應安排必要的資金保證城市綠化工作的需要,尤其在加大城市綠化隔離林帶和大型公園綠地建設的投入,特別是要增加管理維護資金。同時,拓寬資金渠道,引導社會資金用于城市綠化建設,確保綠化建設。隨著城市化發展的加快,適度調整區域綠化投入,增大生態平衡所需的可利用空間,用不同風格的綠化形式,不同的環境綠化設計,建設開拓城市的每個區域綠化空間,改善生活居住環境,工作環境就會實現美好的社會環境效應。從而進一步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進一步提高城市綠化工作水平,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景觀環境。而現實中往往是規劃到位了,卻無法實施,或不能夠順利的實施,最關鍵的是資金的投入。
三、積極開拓可利用的空間綠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城市綠化就是城市的清潔劑;如果不注重綠化建設和城市建設同步進行,就會造成城市整體布局上的惡性循環,像過去70年代以前的大上海、北京等知名城市,由于只注重城市建設,而忽視了綠化和環境的治理,一度使城市市容、衛生失控,衛生條件差,空氣質量差。而現在還有一些房地產商和環境意識淡薄的建設者,為了達到使用效果,而一度加大建設密度,高強度開發,高強度建設,使建設環境綠化用地逐漸被蠶食,大幅度降低綠化面積指標,甚至于沒有綠化。所以,保障城市生態環境的良好環境,嚴格按規范建設,廣泛的拓寬城市景觀綠化用地,必須加大城市綠化的可利用面積,使城市綠化率盡早實現接近40%綠化率指標。
1.居住區變室外草棚為綠化地
過去人們建設住宅時,樓群按規劃建設形成后,為了解決人們的儲存物品、存放自行車等,一般在樓前樓后建設平房作為儲存間,樓前除了硬化路面外,就是一排平房,可以說是占據了全部的綠化用地,使綠化率接近為零。甚至于有的人們將儲物、燒材堆放在平房周圍,更使室外環境形成了臟、亂、差,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衛生,造成了空氣質量下降,區域管理混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變平房為綠化地,現在城市設計取消平房,使居住一層按技術要求≤2.2米層高,變一層為地面上儲存間,這樣在保證了綠化用地而且還解決了臟、亂、差惡性市容,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小區1987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對住宅小區進行綠化改造時,率先實行了儲存間建于樓下一層≤2.2米層高,變室外為綠地,十幾年來住宅區域綠化面積一直保持在40%的綠化用地指標,而且小區環境良好,為此變室外儲存間為樓下儲存間應值得廣泛推廣。
2.改善城市停車場,增加景觀綠化面積
目前多數城市仍以室外設指停車場為主,這樣看起來多建設了建筑,但是給城市建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同時大大減少了城市的區域綠化用地指標。且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車輛和家庭車輛大幅度增多,停車位僅靠小型的停車場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不建設地下停車場和一層設置停車場,可以想象車輛的停放是怎么樣的形式。為此,高層建筑地下設置停車場和多層建筑一層建筑架空設置停車場,勢在必行,這樣將室外公共場所充分的設計成綠化景觀用地,增加環境的美感,多層建筑一層設計成架空層作為停車場,既可以解決室外的停車位,又可以解決建筑群體的通風,增加建筑群體間的空間效果。
3.營造屋面綠化,使城市綠化空間化
在城市環境備受重視的今天,世界各地都在積極尋找各式各樣的綠化方式來換取美麗的城市景觀。其中,屋頂綠化已成為眾多城市環境規劃者眼中的“寵兒”。屋頂綠化又可稱為“空中花園”、“屋頂花園”或“空中
綠洲”,是在屋頂、露臺、天臺或陽臺上廣植花木,鋪植綠草,建造園林景觀。當今,許多發達國家在屋頂綠化設計建造上已經擁有很長的歷史,并且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屋頂綠化帶給人們的視覺效果是綠草如茵、花木扶疏、四季青翠、清新宜人的。其綠化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使屋頂住宅的室內溫度得到改善,屋面的隔熱保溫效果明顯提高;保護建筑物免遭高溫、紫外線等的損害,有利于延長其壽命;屋頂綠化還可凈化空氣,調節城市氣候,緩解熱島效應等。無庸置疑對于有建筑“第五立面”之稱的屋頂進行綠化,是城市三維立體綠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環境景觀的
一大飛躍。
4.提倡垂直性綠化空間
垂直綠化是與地面垂直,在立體空間進行綠化的一種方法。它利用檐、墻、桿、欄等栽植藤本植物、攀緣植物和垂吊植物,達到防護、綠化和美化等效果。它不僅能增加建筑物的藝術效果,使環境更加整潔美觀、生動活潑,而且占地少、見效快、綠化率高。在城市綠化建設中,精心設計各種垂直綠化小品,如藤廊、拱門、籬笆等,可使整個城市更有立體感,既
增強了綠化美化的效果,又增加了人們的活動和休憩空間。
文章標題:淺談城市景觀綠化的可持續性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20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