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19 17:08 熱度:
摘 要:“校中廠”作為有效推進校企合作的經典模式之一,在許多高職院校中推廣。文章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提出在“雙元制”模式下開展“校中廠”產學合作的內涵、形式以及實施安排,力圖通過引入企業運營理念,靈活組織教學活動等手段實現校企雙贏,互惠互利。
關鍵詞:中級職稱論文發表,雙元制,校中廠,實訓基地
Abstract: As one of the classical models 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and academy, “factories in colleges”is spreaded acros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taking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of Dongguan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notation on how to carry out the“factories in colleges”in the dual mode, presents the forms and implementation arrangements the same time. It tries to achieve win-win between enterprise and college, get mutually beneficial by introducing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the means of flexible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dual mode; factories in colleges; training base
“雙元制”是德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一種先進的辦學體制。“雙元”一詞源于拉丁語,意為“雙向”。“雙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職業院校,另一元是企事業單位,是以企業元和學校元共同培養企業技術應用性人才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因此,提供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從中獲得崗位的工作經驗,是該模式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物流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存在校內和校外兩種運行模式,校內模式通常是設立校內實訓室,以模擬或虛設的工作場景為主訓練學生;校外模式主要是選擇合作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從目前實踐來看,校外模式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容納實習學生數量有限及安全管理等問題,使得學校和企業在崗位安排、學生管理和技術指導上均缺乏積極性。校外基地模式暴露出來的問題與不足,折射出學校的雙元人才培養不能完全依賴于校外的頂崗實習。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充分利用校內教學資源的潛力,將企業引入學校,建設“校中廠”,這樣在校內不僅能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工作環境,同時對學生的實習場所、實習時間以及教學管理均可帶來便利。因此,建設一個兼具生產與教學功能的“校中廠”實訓基地非常值得高職院校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
2013年4月,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與順豐速運(東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速運)正式簽訂校企合作協議,依托物流管理專業創建了“大學生速遞中心”。通過“大學生速遞中心”這一“校中廠”,實現了校企雙元的結合。這樣一方面可為學生熟悉順豐速運企業文化、掌握操作技能培養職業態度提供一個載體;另一方面順豐速運通過走入校園,挖掘大學生客戶,為其利潤增長提供一個新窗口。同時還可使其成為順豐速運技術骨干和優秀人才培訓基地。
1 “校中廠”建設的內涵與形式
國內對“校中廠”建設的研究比較多,但尚無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本文將“校中廠”定位于學校的校內實訓基地,由學校提供場地、師資,企業提供設備等資源,按照企業模式組織企業管理、經營等活動,屬于生產性實習基地,向外部組織提供真實的產品和服務,集生產和教學功能于一體。由此可見,“校中廠”這種合作辦學模式凸顯了雙元主體,真正實現了教育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
物流管理專業通過“學院建設為主、企業全程參與、學生自營自管、教師協助指導”的模式建立大學生速遞中心。其運作從門店管理、市場開發、廣告宣傳、人員招聘與考核、業務經營管理、質量監控等完全引入企業管理制度,結合學院實際,在經營運作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實訓實習一體化。通過規范化、制度化的真實環境建設,充分發揮其實習基地、實訓場所、教學平臺、師生服務中心的多個作用,在為校園師生提供優質物流(速遞)服務的同時,為物流專業學生提供一個完全企業化運作的真實的實訓環境,提供全方位、綜合性強的專業實訓實習平臺,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速遞中心按照“教育與生產合一”的原則設置機構,配備師資和進行管理,實現了“校中廠”的教育和生產雙重功能。經過兩年的順利運營,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校中廠”建設能夠很好協調教學與生產的矛盾,比較適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
2 “校中廠”物流實訓基地的運營管理實踐
成立大學生速遞中心這一“校中廠”后,如何運營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實訓辦學功能,是校企深度合作成功與否的關鍵。鑒于“校中廠”的特殊性,其運行與管理既要按照市場化運作,體現企業的生產性屬性,又要遵循教育規律,發揮實訓基地的教學作用。因此在運行管理中應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2.1 引入企業運營氛圍及管理體系
“校中廠”的建立,不僅要引入企業的資金、設備,同時還要引入企業的經營氛圍及管理體系,按照企業的模式組織經營、管理等活動。實踐中,將順豐的管理制度與學院及專業實際相結合,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從工作環境設置、工服工卡、巴槍系統、阿修羅系統等方面全面與順豐無縫接軌,形成了完全真實的企業工作氛圍。 2.2 設置合理的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是一種決策權的劃分體系以及各部門的分工協作體系,對于提高“校中廠”管理運行效率具有決定性作用。“大學生速遞中心”采用扁平化矩形組織結構進行管理,盡量減少管理層次,增加管理幅度,使整個組織變得更為靈活、敏捷(如圖1)。
速遞中心建成運營后,在2~3個月的過渡期由順豐點部派出2名管理人員擔任店長,過渡期后由速遞中心實訓學生中選拔2人擔任店長,負責“中心”工作的統籌和安排,專業選派兩位老師擔任指導,協助店長進行生產運營管理。同時與順豐點部形成關聯關系,專業老師與店長、點部經理、主管共同組成專兼結構的師資隊伍負責對學生進行實訓指導。中心根據經營需要下設4個操作部門,包括“綜合部”、“操作部”、“人力資源部”、“市場部”,各部門部長均由學生擔任,各部門成員均從物流專業學生中選聘。這種組織結構的設計,一方面可提高學院教師的生產參與和管理能力,為課堂教學增加實踐指導性;另一方面,也可為企業管理人員參與學校教學提供契機,提高他們對學生指導教學的能力。同時,對于學生來說,還可提高他們的崗位執行能力,使他們具備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
2.3 靈活組織教學,實現教學與實訓的銜接
無論是“校中廠”還是“廠中校”,在雙元融合過程中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矛盾。首先,企業受到規模限制,能夠提供的崗位不能滿足全體學生實訓或教學的需求,而學校希望產學合作的企業最好能夠接納更多學生的實訓或教學任務,比如一個班級乃至一個專業。其次,企業提供的崗位鍛煉相對于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計劃和要求而言顯得有些薄弱。若單純從企業整個生產經營全過程來講,可能會全面覆蓋專業的技能訓練要求,但由于企業在固定時間提供的崗位訓練存在固定性的表現,使得其難以實現整體教學環節的設計和兼顧人才培養的全面性。這就需要企業和學校的雙方代表在展開合作過程中,共同制定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教學組織和實訓安排,將企業生產實踐同課程要求及實訓目標相結合,實現“雙贏”。
大學生速遞中心在教學組織安排過程中,采用排隊式頂崗實習的方式來解決以上問題,即每學期從專業學生中遴選出員工30名左右,每組5~6人,分為6個組。不同組別在周一至周日間交替安排班次,這樣安排不僅滿足運營人力的需要,又能保證常年都有學生頂崗實習。同時,在實訓崗位安排上,通過制定工作崗位的執行標準和流程,采用輪崗制排班,即每組學生在固定工作時間輪流崗位,在4個操作部門各輪崗一周,使學生完整把握整個生產環節和流程。
3 物流管理專業“校中廠”建設未來構想
3.1 進一步加強“雙師型”教學團隊培訓
“校中廠”的有效運行,需要校企雙方共同組建有效的教學團隊進行指導和管理。
(1)企業實訓教師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培訓
企業指導老師雖然專業技能較強,但缺乏專業的教學技能培訓,在溝通表達、教學技巧方面有所欠缺,影響了實訓指導效果。因此,需要與合作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溝通,制定企業指導師資培訓規程,通過培訓,強化企業指導教師教學能力。
(2)學校教師的實踐技能提升
高職院校的教師絕大部分是沒有或很少經過企業的應有的鍛煉,缺乏企業實踐經驗,也相應的影響到實訓教學指導效果。學校或系部應在政策層面鼓勵和要求教師參加專業培訓或通過下企業頂崗鍛煉,讓教師參與“校中廠”建設、生產和生產管理工作等,豐富教師的企業實踐經驗,提高專業能力。
3.2 校企合作課程及教材開發
在“校中廠”的運作過程中,真實展現了企業實際運作過程中需要的知識與技能。這些知識與技能分散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學生對這些知識及技能的應用缺乏直觀的系統的認識。因此,“校中廠”的實訓指導需要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相關課程及教材。如在大學生速遞中心運作中,除了基本收派件及倉儲業務外,學生還面臨著人力資源管理、市場推廣、質量控制、辦公文秘等知識與技能的應用等。目前選用的教材依然是從出版社訂購的理論為主的教材,與企業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相對缺乏。因此,組織校內資深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開發和編寫適合“校中廠”運作的課程及校本教材是“校中廠”順利運作的良好保障。
3.3 構建效益評價體系,努力實現校企合作雙贏
校企雙方只有在“雙贏”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合作長久。由于校企雙方合作的利益出發點不同,使得雙方在判斷效果時必然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校企雙方充分溝通,明確“校中廠”產教結合的功能定位,即“校中廠”經營重點應是教學與生產的結合,而不是經營利潤的多少。其經濟效益目標不應設的太高,而應在正常運轉的同時確保學生的參與度。同時為保持企業的積極性,應站在企業的角度,將項目實施的回報率作為衡量項目實施效果的標準。應及時構建效益評價體系,通過建立系列定量指標或定性指標綜合評判項目建設的優劣。定期對“校中廠”效益進行考核,如果綜合指標評價出現不合格現象,應立即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相關調研,找出問題原因,按照協議追究相關協議方的責任,以促進“校中廠”基地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最終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 李滌非,等. 高職院校產學合作中“校中廠,廠中校”模式建構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13(9):55-66.
[2] 彭高宏. 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校中廠”建設探討[J]. 汽車工業研究,2014(4):48-53.
[3] 朱文濤. “定崗雙元”模式下物流管理專業“校中廠”實訓基地建設的探討[J]. 物流科技,2014(1):23-25.
[4] 宮峰,等. “校中廠”多功能平臺下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2):56-58.
文章標題:中級職稱論文發表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校中廠”建設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jingjixue/2580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