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15 15:52 熱度:
[摘 要]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頻繁,特別是短期內小宗農產品價格波動劇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生產秩序和物價穩定。基于2010年1月至2014年4 月小麥、玉米和大豆價格的月度數據,采用VAR模型實證分析農產品期貨價格和貨幣供給的增長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從中發現:農產品價格長期上漲趨勢與貨幣供給的增長是一致的;農產品期貨價格是短期內影響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為避免我國農產品價格異常波動,應加快建設農產品市場的現代流通體系,進一步強化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規范高效的農產品期貨市場;不斷提高農產品市場的差別化管理水平。
[關鍵詞]金融論壇雜志,農產品價格波動,VAR模型,期貨市場,貨幣供應量
農產品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必需品,其價格直接影響農民的收入和城鎮居民的日常生活,穩定農產品價格一直是政府農業宏觀管理的核心問題。2007年之前,我國農產品價格總體比較穩定,雖然也經歷過幾輪價格波動,但是波動幅度較小,周期則長至9年、6年,并未引起民眾過度注意。從2007年7月開始,農產品價格快速上漲,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農產品價格又迅速下降,到2009年價格增勢逐漸平穩,2010年農產品價格又開始持續上漲,農產品價格又進入新一輪波動周期,且周期不斷縮短,波動不對稱,呈暴漲暴跌的狀態。
如今,農產品的屬性正在變化:由過去單純的消費屬性向金融屬性轉化。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具備了杠桿作用,價格的輕微變動會造成暴漲或暴跌,供求關系會變得異常不平衡。如果農產品特別是小宗農產品價格上漲或下跌持續時間過長,農戶看漲或看跌心理就加重,而貿然跟風生產或減產的概率越大,則供求便越是失衡。政府干預在短期內固然能夠穩定農產品價格,但反復的價格波動會破壞市場秩序,加重社會負擔。
近年來,農產品價格尤其是小宗農產品價格非理性的暴漲暴跌,引起國內外學者對農產品價格波動深層次原因的探討,傳統的價格影響因素,比如種植成本、人力成本、自然災害等,不再是主要的關注點,關注更多的是農產品的金融化趨勢。隨著金融業與農業之間關聯性日益增強,貨幣政策對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影響成為農業研究方面的焦點問題。因此,分析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特別是非傳統的外部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農產品價格波動受市場的貨幣供應量、匯率水平、國內農產品期貨價格、國內通貨膨脹水平、國際生物能源發展計劃、國際農產品期貨價格等因素的影響。現有研究已開始定量考察金融化因素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1-7],但這些研究未能充分揭示農產品期貨價格和貨幣供應量對農產品價格波動影響的差異性。我國農產品期貨的品種主要有強麥、硬麥、棉花、早秈稻、大豆、玉米等。根據已有的研究,農產品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具有很強的聯動性,且是單向的價格溢出效應,那么貨幣供應量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如何?與農產品期貨價格相比,二者在影響農產品價格方面差異性怎樣?鑒于此,本文擬分析農產品期貨價格和貨幣供應量對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以期為回答上述問題提供一些幫助。
一、變量與數據來源
本文重點研究農產品期貨價格和貨幣供應量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以及二者影響效果的差異性。這里,我們將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作為政府貨幣政策的代理變量,這也是大多數研究文獻普遍采用的方法。我國農產品期貨主要在鄭州和大連2個商品交易所交易,鄭州商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小麥、棉花、早秈稻等,大連商品交易所主要交易黃大豆、玉米和豆粕等,本文以小麥、玉米和大豆3個品種農產品為研究樣本。
本文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為研究時段,共52個月度數據。其中,小麥、玉米和大豆的月度數據來自中華糧網,貨幣供應量M2的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為了盡量避免數據的波動性,除去時間序列的異方差性,我們對所有數據進行了對數化處理。經上述處理后小麥的現貨和期貨價格分別為LXMP、LXMF,玉米的現貨和期貨價格分別為LYMP、LYMF,大豆的現貨和期貨價格分別為 LDDP、LDDF,貨幣供應量以LM2來表示。
二、平穩性及協整檢驗
由于謬誤相關和謬誤回歸問題的存在,在對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回歸檢驗之前,需對變量的平穩性進行檢驗。本文采用單位根檢驗方法對各變量序列的平穩性進行檢驗。本文采用ADF檢驗方法,原假設為存在1個單位根。表1報告了我們使用Eviews6.0分析軟件得出的檢驗結果:LXMP、LYMP、LDDP、LM2、LXMF、LYMF與LDDF原序列均是非平穩的,但是經過一階差分后均在5%的顯著水平下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即6個變量均為一階單整序列。
非平穩的時間序列直接建立回歸模型,估計結果的可信度會降低,但是,在同階單整的條件下,可能存在協整關系。基于上述ADF單位根檢驗結果,本文采用Johansen極大似然法分別對變量 LXMP和LM2、LXMF,變量LYMP和LM2、LYMF,變量LDDP和LM2、LDDF進行協整關系檢驗。結果表明,貨幣供給和對應農產品期貨價格分別與小麥、玉米、大豆價格之間具有長期的均衡關系。
三、VAR模型與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1.模型的構建
由于 Johansen檢驗已證實各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為了研究農產品期貨價格和貨幣供應量對農產品價格波動影響的差異性,本文采用脈沖響應函數來分析。在進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之前,我們先建立VAR模型,分別對小麥現貨價格與其他2種農產品現貨價格和貨幣供應量M2、期貨價格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因此,本文總共建立6個向量自回歸模型。根據VAR模型滯后結構的檢驗,我們最終確定滯后長度為二階。根據AR根的圖表顯示,我們建立的模型都是穩定的。由于文章篇幅所限,下面只給出部分估計結果的矩陣形式。 2.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是用來衡量來自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準沖擊對內生變量當前和未來取值的影響。農產品價格對農產品期貨價格和貨幣供應量的脈沖響應見圖1。圖1左側顯示了分別受農產品期貨價格一個標準差單位的正向沖擊后小麥、玉米和大豆的脈沖響應函數;右側則顯示了分別受貨幣供應量一個標準差單位的正向沖擊后小麥、玉米和大豆的脈沖響應函數。
給定一個標準差的正向期貨價格沖擊,小麥現貨價格的脈沖響應值在前10期都是正的,并在第3期達到最大值,但從第3期開始沖擊減弱,緩慢趨向于0。這表明:小麥期貨價格對小麥現貨價格在沖擊初期有較大的影響,但在市場逐漸回歸理性時,這種沖擊的影響緩慢消失;在一個標準差的正向貨幣沖擊下,小麥價格在滯后期內的沖擊效應開始為非常小的負效應,但是隨后在第2期之后轉變為正的沖擊效應,且沖擊力由弱到強,呈緩慢上升趨勢。
給定一個標準差的正向期貨價格沖擊,玉米現貨價格的脈沖響應值在前10期也都是正的,在第3期達到最大值之后,沖擊效應雖有下降,但仍然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這說明玉米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具有較大且持續性的影響;而在一個標準差的正向貨幣沖擊下,貨幣供應量對玉米價格的沖擊在前10期都是負向影響,但是可以看到,這種負向影響呈逐漸消弱趨勢,緩慢趨向于0。
最后,在一個標準差的正向期貨價格沖擊下,大豆現貨價格的脈沖響應值在前2期呈急劇上升態勢,在第2期之后,上升態勢逐漸平穩,與小麥和玉米對期貨價格的脈沖響應相比明顯不同,在第10期之后才有可能出現緩慢下降趨勢,這表明,大豆期貨價格對大豆現貨價格具有較強的影響;貨幣供應量M2對大豆價格的波動在前10期都呈正向影響沖擊,從第2期開始,這種正向影響開始呈穩定上升趨勢。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農產品期貨價格和貨幣供應量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具體而言,既有的研究已經證實農產品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之間存在聯動性,期貨價格會影響現貨價格,我們研究發現,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影響主要在波動的前期比較顯著,在長期內,這種影響會逐漸減弱,農產品現貨的價格會自動回歸理性;而在貨幣供應量增長過快時,短期內并不會造成農產品價格的大幅度波動,這是因為貨幣政策對價格的影響存在滯后效應,所以表現出的響應過程不同于期貨市場價格的影響。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采用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的月度數據,由VAR模型和脈沖響應函數的實證分析,發現農產品期貨價格和貨幣供給的增長在影響農產品價格波動方面顯著不同。我國農產品價格長期上漲趨勢與貨幣供給的增長是一致的,即農產品價格長期
圖1 農產品價格對農產品期貨價格和貨幣供應量的脈沖響應
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是短期內的大幅度波動并不能完全歸因于貨幣供給的變動,短期內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并不會對農產品價格造成太大的影響,而農產品期貨價格則是短期內影響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
政府調控農產品價格波動的目標不是要消除農產品價格的波動,而是允許其在合理的范圍內波動,最大限度地減少其異常波動的次數和程度。這是因為農產品價格在正常范圍內進行的不規則周期性波動,可以調節農產品市場中的供求關系,調整農業生產鏈中各個參與主體的利益分配。要避免國內農產品價格的異常波動,應從以下方面著手:(1)加快建設農產品市場的現代流通體系,進一步強化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這對完善農產品供給、保障農產品需求、減少農產品價格異常波動現象、平抑農產品市場價格都具有積極作用。(2)建立規范高效的農產品期貨市場。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對現貨市場的波動溢出較為顯著,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因此,要優化期貨市場結構,注重創新。(3)不斷提高農產品市場的差別化管理水平。在制定農產品價格調控策略時,要明確干預的范圍和品種,哪些是政府應該干預的,哪些屬于市場自動調劑的,要根據具體情況和目標加以區分,不要盲目干預放大波動。
[參 考 文 獻]
[1]
張樹忠,劉磊.小宗農產品價格波動及貨幣供應量的影響[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2(11):75.
[2] 龐貞燕,劉磊.期貨市場能夠穩定農產品價格波動嗎――基于離散小波變換和GARCH模型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3(11):126.
[3] 胡冰川,徐楓,董曉霞.國際農產品價格波動因素分析――基于時間序列的經濟計量模型[J].中國農村經濟,2009(7):86.
[4] 呂惠明,蔣曉燕.我國大宗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金融化因素探析――基于 SVAR 模型的實證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3(2):51.
文章標題:金融論壇雜志投稿貨幣供應量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gongshang/2490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