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中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23 14:11 熱度:
摘 要: 作者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深感語文教學的閱讀之弊,常常為之困惑、苦惱,為此進行不懈的探索,尋求閱讀教學的新境界,最終發現思維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關鍵詞:教師論文投稿,閱讀教學,思維能力,培養方式
思維是人類特有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動。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維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學生通過思維不僅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對感知不到的事物有比較全面、深刻的認識,而且意識到智慧的力量,體驗到智力、思維活動的樂趣。在教學中,只有著力進行思維訓練,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我試從閱讀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分析思路,培養思維的條理性
思路是成功地進行信息傳遞的核心。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分析文章的思路,使之變成學生的思路,以強化思維的條理性。
如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首先從審題入手:課題是什么意思?根據題意應該“記”什么?然后從“記”字出發,要求學生默讀、思考:作者記敘了哪些地方的見聞?是按什么順序“記”的。通過思考,學生悟出全文的線索是“溪流”,它把山、水、洞等景物巧妙貫穿起來,作者游覽的順序和溪流的流向相反:山景、外洞、孔隙、內洞。這樣,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就能按作者游覽的順序體會各地段的特點:山景――美、外洞――大、孔隙――小、內洞――奇,緊扣特點品味詞語,如山景的“明艷”,溪流的“寬、窄、緩、急,外洞“仿佛是個大會堂”,孔隙“僅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內澗中石鐘乳的形狀“變化多端”等。順序就是思路,閱讀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思考、表達,就是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二、字斟句酌,培養思維的準確性
思維的準確性指思維的準確程度,學生在尋求知識的思維過程中存在等待消除的不正確認識。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字斟句酌,以培養思維的準確性。
如《小交通員》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他怕再遇見敵人,忙跑到僻靜的地方,把文件燒了。”要準確掌握這句話,必須引導學生將“僻靜”一詞與“安靜”、“寂靜”等詞進行比較。“安靜”、“寂靜”是從聽覺和靜的氛圍上來說的,而“僻靜”則是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說的。從課文的立意看,主要反映立安機智、勇敢的品質;從課文敘述的內容看,這句話的意思是使文件不讓敵人發現。“僻靜”一詞的意義是在燒文件時既不能在顯眼的地方讓敵人發現,又不能有響聲地讓敵人聽見,學生這時就會聯想到立安是如何的聰明、機智。教學實踐說明,只有對詞句幔嚼細咽,推敲揣摩,才能思維正確,理解深刻。
三、創設情境,培養思維的豐富性
小學生對知識信息的獲取,大多依靠具體的直覺形象,教學中應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事物的基礎上創設情境,在抽象的語言和鮮觀的表象之間建立雙向聯系,豐富思維內容。
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在描寫邱少云烈火燒身時:“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在大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直到最后一刻,也沒挪動過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我先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詞語,然后指導學生看圖,把抽象的詞語同具體的形象聯系起來,讓學生從這些細節描寫中想象邱少云的心理活動,從而深刻體會到邱少云不怕犧牲、嚴守紀律的崇高精神。又如唐朝張繼《楓橋夜泊》詩中的月亮、烏鴉、霜天、楓樹、漁火、鐘聲、姑蘇城、寒山寺等不同的事物,詩人通過共同的情感反映把它們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里,教師就要指導學生進行思維活動,創設情境,從而進入詩人的夜泊楓橋、離愁百倍、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并歸結到詩人的“對愁眠”的“愁”字上,加深學生對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的理解。
“想象就是創造力”,一節創造都離不開想象,小學教材中有許多“教學空白”,可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思維的豐富性和創造性。
四、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再造想象
不少課文都有供讀者想象的語言空間,閱讀中引導學生創設語言情境,想象語言情節。如《麻雀》一文,學生在充分朗讀后,心靈受到極強的震撼,于是我適時地讓學生揣摩文中“我”、“老麻雀”、“獵狗”的當時心理,選擇其一寫下來。一學生寫道:“我想:一只弱小的麻雀明知斗不過龐大的獵狗,可為了自己的幼兒,不惜生命飛了下來,母愛是多么偉大啊!我怎么能讓自己做個冷血動物,袖手旁觀呢?趕快叫回我的獵狗吧。”一學生寫道:“老麻雀想:明知是死,我也要和這只狗拼上一拼!我是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而死沒什么遺憾的,那是做母親無上的光榮啊!但愿我的孩子能犬口逃生啊!”合理性的推測,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總而言之,作文教學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貼近現實生活,以人為本,趣字當頭,重視寫作靈性的啟發和培植,在實踐中求發展求提高。羅伯特・艾文斯認為,只要學生把作文看做是一種“自我放縱”,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如實地寫什么,熟練地掌握寫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難事。
五、由表及里,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的深度。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知識信息中相反或矛盾的內容,引導學生從正面尋找不足,從反面中悟出真諦,也就是對課文進行深入細致、追根到底的分析,從而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如教學《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時,當討論“種田人錯在哪兒”時,有學生回答:“他錯在好心辦壞事,把禾苗全弄死了。”這樣的理解是膚淺的,沒有揭示問題的實質性,我馬上追問:他為什么要去拔苗呢?有學生答:“因為他急于求成,嫌禾苗長得慢,想拔高禾苗幫助它趕快生長。”我又問:“拔高禾苗能幫助它生長嗎?為什么?”這樣,學生通過引導明白這樣的道理:拔高禾苗是不能幫助它生長的,只有采取合理施肥、澆水、適時鋤草、滅蟲等辦法,才能使禾苗長得又好又快。這個種田人的錯誤在于違反禾苗的生長規律。通過這樣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分析、思考,揭示問題的本質,從而使學生加深對這則寓言的深刻理解。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學生智能發展的核心,也是衡量學生智能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只有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上下工夫,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為此,在閱讀教學中,只有著力進行一系列思維活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智力,才能更快地提高教學效率,體現思維能力對提高人的素質的要求。
文章標題:教師論文投稿淺談閱讀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ongxue/2641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