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5-12-22 15:23 熱度:
與普通教師相比,特崗教師從入職一刻起便經歷著多重角色的轉變——由學生到教師、由讀書時所在的城市來到農村、從學習理論到教學實踐,這些新的角色都成為了特崗教師們入職時必須面臨的挑戰,本文是教師論文發表,對農村特崗教師入職適應問題展開調查與分析。
摘 要:“特崗計劃”是我國為均衡教育資源,逐步解決農村學校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全國經濟較不發達地區的縣以下農村學校任教的師資補充機制,“特崗教師”入職伊始,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如對生存環境、角色轉換以及人際關系的適應,適應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特崗教師群體的穩定性和教育教學質量高低。本文試圖從某農村學校一位特崗教師訪談個案談起,用質的研究方法對以上三個方面進行系統闡述,并最終給出幾點合理建議。
關鍵詞:特崗教師,入職適應,問題,調查,教師論文發表
為了解決我國一些地區師資結構性矛盾突出問題,也為了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城鄉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全國各省各地區在“十二五”期間均計劃公開招聘近萬名高校畢業生到當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特崗教師”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師群體走進了農村中小學。特崗教師的入職具有雙重特殊性:與其他新手教師一樣,大多數特崗教師從校園直接進入特殊工作崗位,特崗教師面臨著多重轉換——從學生到教師,從理論到實踐,從學習到教學等;與一般老師不同,他們所執教地區經濟不發達,首先要克服落后生存環境帶來的不適感。“特崗教師”能否迅速并順利地完成轉換,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教學效果乃至“特崗計劃”的順利、有效開展。
自2006年以來,每年都有一大批走上農村特殊崗位的新教師,他們帶著些許的懵懂,對將要面對的特崗教師職業生涯,他們有期待、有憧憬、有好奇、有隱隱的擔憂……然而,從讀書時所在的大城市來到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從一個校園走進另一個陌生的新校園,新一批特崗教師也將從學生成長為一名具有著特殊身份的教師,在完成這個特殊角色轉換的過程中,他們遇到的會是什么?面對這些問題特崗教師們訴說著自己的入職初體驗:
我是一名普通的特崗教師,帶著激情與夢想,同時摻雜著些許的迷茫,來到一個偏僻的村莊。記得第一次來看學校的時候,從縣城通往這兒的路坑坑洼洼的,六十里的路,卻用去了將近兩個小時。最終來到了大山腳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小的院子,走進校園見到了一排簡陋的校舍,小石子兒鋪成的地面根本不能做操或舉行學生活動,校內除了幾顆樹之外,別無他物,更別說體育器材與教師宿舍、食堂了。辦公室辦公條件異常簡陋,十幾個教師擠在一個小辦公室里,兩個老師共用一個辦公桌,教學用具也談不上先進……由于沒有宿舍,學校就在村里給我們租了民居,正在進行簡單修復,我們就暫時跟女校長擠住在一間不足10平米的屋子里……
當時心灰意冷,眼含熱淚,不能相信眼前竟然是一所學校,更不能相信的是自己還要在這工作和生活三年甚至更久。隨著工作任務的分配,我的教書生涯也正式開始了。由于當時當地的學校對新來的特崗教師并沒有太多的培訓,當地學校教師也是一個蘿卜頂一個坑,由于我們班之前的班主任臨時有病不能任教,所以,我們屬于馬上頂崗,學情不熟,環境不熟,所以,都是一種很茫然的狀態。第一次走上講臺,我本以為自己會很緊張,但當我看到下面一張張充滿童真的臉,一雙雙充滿興奮、渴望的眼睛,我的緊張感少了很多,開始試著與他們交流,第一次感覺自己是很“偉大”、很“富有”。慢慢地,也許是那些孩子的淳樸和強烈的求知欲打動了我,深知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這些孩子需要知識,我們應該帶他們見識更多,改變更多,這股強大的力量牽引著我繼續走下去……。
——王XX(2011年首批特崗教師,現執教于某農村小學)
本則案例節選自本次針對農村特崗教師狀況的調查研究資料,從這名新手特崗教師的經歷來看,他來到鄉村后,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即生存環境適應,是他展開工作的最基本條件,具體包括特崗教師的工作、住宿和伙食條件;其次是對教師角色的適應,包括特崗教師的入職動機、基于當地教學條件的教師角色轉換及未來職業定位;最后是特崗教師對人際關系的適應,主要是特崗教師與當地教師、學生、家長乃至附近居民的互動交流的適應,還包括對其他人行為方式與生活習慣的適應。
一、生存環境適應問題
由以上案例及相關的實地調查可知,特崗教師從教地區大多教學條件一般或較差,教學基本設施、教具欠缺或落后;基礎生活設施簡陋,一張簡單的單人床或是上下鋪,再加上幾件簡單的洗具就是教師們的臥室;生活單調,信息閉塞,有些住處沒有電視,電話新號不強,有些地方電腦網線無法接通;交通不便利,要是放假回家就得換乘好幾次車,在調查過程中,幾名執教于環境較好學校的教師開玩笑說:“如果連上網,網購的話,估計我們地區快遞都不會送貨,更不給包郵,家里寄點東西很麻煩,都得去縣里自提”。這種環境使得“特崗教師”在專業發展乃至個人生活方面面臨著一定的風險。
通過此次調查研究,我們還發現特崗教師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初始階段會面臨四大困境,接受問卷調查的355名特崗教師中的77%認為入職之初最令他們頭疼的事情就是住宿條件差;學情不熟,任務量過大;交通閉塞;工資較低,沒有額外補助。甚至,有32.7%的特崗教師有過放棄的念頭。由此可見,特崗教師們對農村生存環境相關因素的適應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這很可能成為特崗教師隊伍穩定與否、特崗計劃能否順利實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在貧困農村整體環境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特崗教師”要適應這種“貧困”并在忍受前途不確定性,要安心從教不僅是簡單的道德倫理話題,而更多的是政策的傾斜與激勵。
二、角色轉換適應問題
新手特崗教師剛剛離開校園,開始由學生向社會人的蛻變,期初他們還不完全具備成人的責任感、不能完全履行社會人的義務,還需要在心理層面完成個體實踐和適應。[2]調查中大部分特崗教師表示,自己在站在講臺上的一剎那都會有些許緊張感,看到艱苦的教學和住宿環境腦中浮現的念頭是失望或逃避,當內心出現矛盾時不會獨自選擇積極的立場進行思考,容易鉆牛角尖……。
大學生都會懷揣著自己的想法選擇“特崗”職位,在此次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有27.3%的特崗教師有滿腔熱情,是勵志扎根基層從事農村教育理想主義者,他們選擇這一職業的理由是實現自我;49.3%的特崗教師迫于就業壓力,在實在找不同其他工作的情況下選擇了特崗教師,想獲得正式編制,他們中更多的人想把特崗經歷當成了回城專業的“跳板”;其他23.4%的特崗教師則是受到父輩或是社會觀念的影響,任務教師職業比較穩定、福利有保障而且有寒暑假,在考取其他在崗教師無望的情況下選擇了這一職業類型。人各有志,無從爭辯對與錯。可見,情愿成為農村教育新鮮血液、一心想為農村教育事業而奉獻的教師占了少數,但農村教育因其環境的特殊性對“特崗教師”綜合心理素養要求更高,特崗教師們對這一層面角色變化的適應性也較差,會用較長的時間真正完成由被動一方向主動一方的轉變,逐漸對農村教育事業產生熱情。鄉村教師的素質高低絕不僅僅用知識的多少與學歷的高低來衡量,還必須考察其對鄉村大環境尤其是農村教育事業的廣博的關愛。
三、人際關系適應問題
由以上對教師個體生存環境的簡單介紹可見,特崗教師來到農村之后,學校教育與日常生活之間構成了令人枯燥的“兩點一線”式。再加上交通和訊息溝通的不便利,新手特崗教師從城市來到鄉村,許多特崗教師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空間變小,除了工作中與老教師和領導的接觸外,他們得到的社會支持也主要來自其他的特崗教師,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機會并不多。隨著物理生活空間變得狹小, 其心理空間也變得有些狹小。[3]
在問卷調查中了解到,在接受調查的眾多特崗教師中20.1%的婚姻狀況為已婚,40.6%的已經有戀愛對象,其他39.3%的教師正在為自己的未來的戀愛、婚姻問題發愁,由于地域的阻隔,特崗計劃在給農村帶來希望的同時,還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很多異地戀情,特崗教師們也在努力經營著自己的情感生活,同時還使得一些教師陷入了何處安家的糾結困境。
新入職的特崗教師畢業于大中專院校,正處青春年華,知識儲備量大,思想更活躍先進。在理論上看來,他們來到落后地區后,會給當地教育事業賦予新的生命力,在給當地孩子未來帶來希望的同時,更將影響當地民眾的觀念。[4]事實上,調查顯示,特崗教師跟當地民眾的接觸并不多,即使開家長會,有些孩子的家長也會缺席。再加上特崗教師平日里繁重的教學任務占去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閑暇時間有限,有些地區還存在方言問題,這更會影響特崗教師與民眾的交流。
此外,與新入職的特崗教師相比,農村教師大多年齡較長。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特崗教師入職時的平均年齡為25歲。由于老教師年齡和觀念的不同,教育理念較陳舊,當特崗教師試圖將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應用于教育實踐時,得到的學校領導和老教師們的反駁與不認同,例如,有些特崗教師發現學校比較看重學生的成績,而忽視德、體、美、音等方面的多元發展,“有時候感覺自己的想法跟學校的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新手教師與老教師的碰撞更多反映了新舊思想理念的較量。如何處理與老教師之間的關系、和睦共處,是新入職特崗教師面臨的又一項任務。
綜上所述,通過對特崗教師入職初難以適應農村環境及對工資待遇不滿等問題的調查,我們發現了諸多影響因素,要從多方入手解決前述問題。首先,國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領導,精細管理,從細微處入手,為特崗教師提供服務,以此為“特崗計劃”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其次,還應加大政策管理和宣傳力度,幫助特崗教師順利完成角色觀念轉換。再次,更須推進特崗教師人際溝通網絡建設
總之,每位畢業生在報考特崗教師之前,都應對其今后工作的環境、職責及會遇到的困難和可能出現的不適感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并結合自己的興趣、專長、性格特點、人生目標等來判斷自己能否適應這一崗位。只有具有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合理的入崗動機、明確的人生目標和合理的職業規劃方案的人才能真正成為農村教育的新希望。
參考文獻:
[1]柏曉露.農村特崗教師職業適應性: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8-10.
[2]王安全,劉飛,特崗教師專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1):37-40.
[3]謝國秀,傅麗萍,張光清.農村特崗教師人際關系與自尊之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0(9-10):70-76.
[4]馮淑丹.特崗教師適應性問題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2(6):168-169.
《開放教育研究》是中國遠程教育期刊領域唯一一本,也是第一本進入CSSCI來源期刊的國家級學術刊物。《開放教育研究》集中了國內外開放與遠程教育領域的一流專家,組成了一支高水平,強陣容的顧問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立足于遠程教育,以開放的理念包容學派,以創新的思想總結理論,以務實的態度關注實踐。
文章標題:教師論文發表農村特崗教師入職適應問題調查與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929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