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5-09-12 11:35 熱度:
養老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隨著現在老齡化程度的加劇,養老和醫療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了。本文是一篇社會學研究期刊投稿的論文范文,更多社會學論文范文可以參考搜論文知識網社會學論文欄目。
摘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老年人對醫療護理的需求與日俱增,而我國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互不銜接,走“醫養結合”之路就成為我國養老模式的必然選擇,但是我國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存在一些問題,如醫療護理人員不足,政府多頭管理,政策扶持落實難等,這就需要新的力量和因素介入其中,需要“跨界”發現一個新的工具來打破當前“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發展面臨的僵局。因此,在互聯網語境下,利用互聯網思維解決“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困境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醫養結合,養老模式
互聯網思維裹挾著顛覆浪潮席卷而來,侵入一個一個傳統行業的地盤,先是蠶食、后是沖擊,最后是顛覆,側面試探演變為正面競爭,正面競爭演變為全面洗劫。今年兩會,國家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互聯網+”隨即成為關注和討論的熱點,但是商業領域只是互聯網思維的第一站,隨著它進一步普及和深化,勢必會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并不會改變政府政策的公共屬性,但是將互聯網思維與“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有機結合,可以為其解決很多現階段的問題。
一、互聯網思維的內涵
對于互聯網思維內涵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互聯網思維的內涵也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從戰略、戰術層面以及價值觀、組織模式、經營理念等不同維度得出來的結論也各不相同,而且隨著時間、技術、市場環境的發展,互聯網思維的定義也將不斷重構。綜合各種觀點,本文總結互聯網思維的邏輯體系為互聯網思維的本質、特征、重要性、主要內容和實現路徑。
互聯網思維即回歸人性,以人為核心。新一代互聯網的特征便是萬物皆可互聯,它建立在物聯網基礎上,是一種“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永遠在線、隨時互動”的存在形式。它以人本、數據、開放、創新為主要特征,人本即商業回歸人性,商業民主化,使用戶體驗貫穿整個商業價值鏈的始終;數據即用大數據思維去發覺大數據的潛在價值,充分理解數據,通過數據處理創造;開放即在平等和契約的基礎上,由多主體共建共同平臺,進行資源共享,實現雙向或多邊互動,形成一種網狀連接的開放的商業生態系統;創新指的是一種“微創新”,又可以稱“漸進式創新”,眾多的“微創新”可以引起質變,形成變革式的創新。關于它的主要內容和實現路徑,目前比較經典的總結是趙大偉在《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中勾勒出的9大思維,即用戶、簡約、極致、迭代、流量、大數據、平臺、社會化、跨界等9大思維以及與之相配套的22個法則,但由于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思維的范疇將不斷擴大,內容也將不斷豐富,并且互聯網思維的實現路徑并沒有統一的、固定的形式,而是會隨著應用領域、場景和階段等的不同,進行適度調整。因此,互聯網及互聯網思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互聯網正在成為現代社會真正的基礎設施之一,它不僅僅是用來提高效率的工具,它是構建未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它應該成為我們一切治理思維的起點。
二、“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1.醫養結合護理人員數量不足、質量不高
在養老照護方面缺乏有專業素養的護理人員是當下養老結構所普遍面臨的難題,在老年人遇到疾病問題時只能把老年人轉移到就近的醫院接受治療,并且不能實時的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同時,國內高校在老年人照護領域缺乏專業人才,在醫院也缺乏老年科專職醫生,這使得在老年人養老照護人員供應方面比較緊張。
2.養老床位總量不足、結構短缺
目前我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19.7張,而發達國家的比例達到了50‰-70‰,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比例也比我國高,他們達到了20‰-30‰,并且我國城市居家養老總的服務滿足率僅達到15.9%,在養老床位供應量上,我國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一定要利用互聯網思維給予“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創新與便利,增加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數量。
3.政府部門多重管理,政策扶持落實難
在老年人管理方面,我國老年人管理屬于多部門管理,由于政府職能分工不明確,造成老年人多頭管理或多頭不管的局面。由于制度原因、行業差異、行政劃分和財務分割等因素,民政、衛生、老齡和社保等部門都要介入到“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中,雖各有職能分工,但仍存在職責交叉情況,導致管理部門和養老機構的人力、物力資源浪費。
4.醫養結合監督評估體系不健全
由于我國老年人照護缺乏健全的監督評估體系以及相應的利益驅使,有一部分已經過了治療期限的老年人借機將常規的養老服務費用轉移到醫療保險費用當中,這種道德風險的存在增加了普通養老機構轉型后獲得醫保定點資質的難度,也損害了醫療保險制度的公平性。
三、互聯網思維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困境的對策
1.基于用戶思維下服務模式的變遷
互聯網思維中的用戶思維在商業領域中就是以消費者為核心,并且要消除信息不對稱,使消費者主權時代真正到來,運用到“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就是增強被服務者的話語權和評價權,建立C2G(customer to government)的服務模式。
譬如,讓老年人參與到服務內容的設定中來,把傾聽老人聲音變成一種機制,整合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決定服務內容的增減,同時,針對失能老人尤其是居家照護的失能老人出于居住分散等原因,對其享受護理的時間、次數、服務內容、服務質量缺乏及時有效的監督,可以采取老年人給醫療養老服務打分的形式,定期進行評價,避免機構中的敷衍了事等現象的出現,改變過去被服務者被長尾化的現象,給予其充分的尊重和主動權,讓其呼聲及時被管理者接收。
2.基于大數據思維下的保健、醫療技術化 大數據思維就是發掘數據,搜索數據,整合數據,并且能夠充分理解數據的價值,通過數據處理創造價值,應用到“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可以借助大數據思維在保健、醫療等方面發揮作用。
首先,針對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①中處于A級及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老年人,可利用物聯網技術,在社區內涉及消費的場所統一使用一卡通消費制度,并借助條形碼、二維碼、RFID等能夠唯一標識產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利用傳感器、可穿戴設備、智能感知、視頻采集等技術實現現實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對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服藥習慣、生活習慣、運動強度等進行數據采集并安排專業醫護人員定期檢查數據并選擇合適的時間對老年人的身體進行當面檢查,這樣可以減少醫護人員檢查頻率,并減輕其在“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方面的工作壓力,也可以把有限的護理人員資源傾斜到身體狀況較差、自理能力較差的老年人當中。
其次,采用大數據思維的深化和改造后的“云醫療”來緩解“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醫療資源短缺、護理人員不足等現狀。政府可以在“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里建立集預防保健、慢病康復、自主檢查等于一體的醫療服務機構,并在推行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的基礎上,打造集數字化醫院、遠程視頻診療、雙向轉診等為一體的“云醫療”衛生綜合管理系統,為機構內的老人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具體來說,通過身份證綁定老人的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需要就診時,根據患者對病情的描述,工作人員及時將患者病歷轉到相應醫生的電腦中,或者將實時就診圖像傳輸到對口醫院相關專家的電腦中,進行雙向會診、遠程會診,專家或醫生通過電腦出具體處理意見,這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復檢查,減少就診環節,也可以彌補醫療、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同時,針對病情比較嚴重、需要去醫院就醫的老人,只要持有養老機構出具的轉診單,可以通過“云醫療”享受醫療服務的“綠色通道”,免去了排隊、掛號等環節。
最后的一點,是針對中小規模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如何進行大數據化的建議。對中小規模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可能由于資金的限制,無法獨自搭建一個大數據平臺,針對這點,中小規模的醫養結合機構可將自己的IT系統的建設外包給合適的服務商,并且,中小規模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可以抱團取暖,聯合起來共同開發,充分分享自己的數據。
3.基于平臺思維下治理體系的革新
“平臺”是指在平等的基礎上,由多主體共建的,資源共享,能夠實現共贏的,開放的一種商業生態系統,具體應用到“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來,可以促成治理體系的革新。
在大到全國,小到各省、市、縣、鄉鎮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立統一的數據庫,進行信息匯聚,將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各個機構的醫療資源在平臺上進行信息共享,改變“信息孤島”“信息割據”的現象,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再造,充分發揮其整合“碎片化”資源的能力,使其形成合力,打造共贏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生態圈,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
譬如,聯合涉及“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各部門搭建公共信息平臺,進行收費、治理、人員、醫療、政策等信息的公開分享,使各部門在治理上協調一致,打破條塊分割,避免出現“多頭管理”或“多頭不管”等現象。同時,搭建信息共享平臺還可以實現數據檢索,避免由于監管體系的缺乏而導致部分已過治療期限的老年人借機將常規的養老服務費用轉移到醫保,損害醫保制度的公平性,使普通養老機構轉型后難以獲得醫保定點資質。
4.基于社會化思維下“眾包”模式的應用
社會化思維,是指組織利用社會化工具、社會化媒體和社會化網絡,重塑企業和用戶的溝通關系,以及組織管理和商業運作的思維方式。而通過社會化網絡和工具實現快速交互,使得以“蜂擁思維”和層級架構為核心的互聯網協作成為可能,以此催生眾包的問題解決和生產模式。
具體應用到“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就是利用互聯網將諸如護理工作、服務工作分享,也可通過眾人集思廣益發現創意,解決技術問題。組織可以充分利用志愿者大軍的人力、創意和能力,舉例來說,可以將去“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中服務作為醫科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內容之一,必要時可以利用學分進行鼓勵和獎勵,這樣既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責任意識,又可以有效地解決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
[注釋]
①該量表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研究最多的一種評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Living,ADL)的量表,包括進食、洗澡、修飾、穿衣等共10 項內容。根據得分將患者自理能力分為A、B、C三個等級。
[參考文獻]
[1]趙大偉. 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 [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25-27
[2]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爆發:大數據時代預見未來的新思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05.
[3]侯秀紅,秦洪君. “云醫療”,群眾省心又省錢 [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3-03- 28.
[4]黃佳豪,孟 �P. 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與對策 [J].中國衛生政策研 究,2014-06:4.
[5]劉葉婷. 互聯網思維語境下的政府治理創新 [N]. 領導視點,2014-08
[6]佘瑞芳. 我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現狀、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D].南昌,南昌大學,2014.
社會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同舟共進》雜志1988年創刊,是面向全國發行的時政文化月刊,由政協廣東省委員會主管、主辦。雜志以開掘歷史、聚焦現實、貼近社會、關注民生為宗旨,追求內容的思想性、可讀性、沖擊力、吸引力,風格的新穎、獨特、敏銳、潑辣。
文章標題:基于互聯網思維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探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802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