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28 15:43 熱度:
一、《考試大綱》解讀:
《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文閱讀”考試內容所作的規定中,“鑒賞評價”能力層級有五個考點: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二、近八年新課標卷規律探尋:
時代上,以唐宋為主,且近三年都選擇的宋詞;選材上,內容多樣(邊塞詩、詠史懷古詩、思鄉懷人詩、閨怨詩等),角度單一(均為借景物或事物抒發情感);考點上,情感必考,思想內容與表達技巧循環。
三、備考策略——“專注題型本質,注重深度備考”
詩歌的題型本質就是考查學生初步欣賞和鑒賞詩歌詩歌內容和藝術形式的能力。無論問題怎么設計,也都是考查學生有沒有領悟詩歌的情感,有沒有發現或感受到詩人抒發情感的藝術技巧。因此我們在備考時首先應該回歸詩歌的本質,遵循詩歌鑒賞的思維規律“理解——欣賞——鑒賞”。鑒于此,我們提出詩歌應注重“深度備考”。“深度備考”在于學生的情感和智慧有沒有投入到對一首詩的關注、審視、理解、觸動、欣賞乃至鑒賞的過程中來,學生有沒有調動自己的心智去領悟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以及深藏在詞句背后的微妙的心境,最后在學生做題時學生的鑒賞思維有無得到相應訓練。顯然,這個“深度”是指鑒賞的活動有無深入到學生內心深處。
3.1能讀懂:
1、素描
素描是繪畫方面的術語,用于詩歌解讀時,是對詩歌不一樣的闡釋,它借助現有的關于詩歌的靜態知識和自己的想象力,用美麗的文字和全新的詮釋方式,讓學生遨游于古代詩歌的海洋,盡享中國文化的魅力,對學生詩歌鑒賞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詩歌鑒賞備考,學生讀懂是關鍵,要變老師的鑒賞為學生的鑒賞,而詩歌素描就是學生鑒賞的第一步。
2、互評
生生互評:針對學生的素描,在學生中間開展個性點評,借助自己對于詩歌的理解,質疑、修正別人的素描。
師生點評:指出疑問點——點出出錯原因——指出解決方法。
3、指導
針對學生鑒賞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對詩歌的鑒賞角度進行必要的點撥:
了解詩歌語言三特性:
(1)變形性:
詩歌語言的變形性就是我們常說的藝術化的語言或詩化的語言。了解詩歌語言的變形性,就能迅速進入詩歌的語境。
①把握詞性的變化,體會練字之意。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詩眼”或“詞眼”,這些詞語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②注意倒裝現象,正確理解詩意
由于詩歌字數、平仄、押韻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制,寫作時,有時不得不使用倒裝,因此理解詩意時要調整過來,否則就會出現語病或詩意悖理情況。
③了解意象并置的詩家語,體味詩歌綿長意
中國古典詩詞,詞語和詞語之間,意象和意象之間可以直接拼合,乍讀這些詩句,僅是事物的簡單羅列,實則是詩人的匠心所在,因為看似孤立的“象”之間有著內在的深沉的聯系,似離實合,似斷實連,給學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和再創造的可能。
(2)跳脫性
詩歌語言和其他文學語言不同之處就在于它的“跳脫”:或突兀而起,或者省卻聯絡,寫問答有答無問,記事情藏頭露尾。金開誠先生曾指出“詩詞鑒賞始終離不開一個想字。”吳世昌先生也說:“讀詞須有想象。”因此我們需要根據詩歌所給的條件進行再造想象,補充詩人有意留下的空白,還原詩歌的場景,獲得更高的審美享受。
(3)暗示性
有句話叫“哲學家用概念明志,詩人靠形象說話”。在詩歌中,詩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意象,來表達主題思想及感情,這些意象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被詩人賦予了特定的內涵,經過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中國人的思維。
3.2會鑒賞
1、解讀詩歌三層次:言——象——意
魏晉哲學家王弼在《周易例略·明象》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
“言”即詩歌所運用的言辭。“象”即為表達詩人心志而借助言所體現的“物象”“人象”“意境”等。“意”即詩人所表達的心志。“言”是“象”的載體,“象”是“意”的載體。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指導學生抓基點——言;明重點——象;尋落點——意。
2、提升鑒賞三能力:
“感覺”,對詩的形式或詩的形象的外在情狀的反映。
“感染”,讀者與詩人在思想感情上產生了共鳴。
“感觸”,讀者為詩的形所激發出的與之相關的一些感慨與思考。
3.3精表達——解決做題問題;
1、精選各類題型
備考選材要廣:以唐宋律詩絕句婉約寫景抒情詞為主的名家生僻篇目和非名家重點篇目,兼顧元明清古體曲子等。
2、借助訓練建模
(1)看標題,抓題眼
標題往往對詩歌廣泛豐富的內容有很明顯的提示概括作用,如顯示事件、情感,交代背景、寫作目的,點明中心,因此抓住了題目,就抓住了詩歌的基本內涵。
(2)看注釋,抓暗示信息
注釋是是詩歌中最值得注意內容,它可以暗示思想內容或感情基調,點明用典或寓意,暗示寫作風格或主旨,解釋生僻字,降低閱讀難度。
(3)看作者,知人論世
要想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處時代背景,因此我們要關注著名詩人的相關遭遇,境況;所處朝代,國勢,朝政……
(4)看字眼,把握情感關鍵字
詩歌中能表達情感的字,對于我們正確理解詩歌,分析詩歌的思想內容有重要的作用。
(5)看意象,把握特定含義。
(6)看典故,取用原來意義
古詩講究用典,用典可以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以豐富詩歌內容,使詩歌表達生動、含蓄、耐人尋味,增強詩歌表現力和感染力。
文章標題:教育類國家核心期刊投稿2015年高考詩歌鑒賞備考指津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649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