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2-23 13:55 熱度:
城市基礎教育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尤其近年隨著新課改的開展有了更大的進步,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相對薄弱,應當重點發展農村基礎教育事業。
《現代教育》面向全國教師與相關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員,以刊載成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研究和實踐經驗為重點內容,倡導學術理論觀點的創新與實用,促進教師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升理論素養,增強實踐能力。
新一輪課程改革在我校實施已近三年的時間,在課堂實踐過程中,我們邊研究、邊探討,不斷總結經驗。在實際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只有極少部分的教師能夠領會新教材的實質,絕大部分教師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沒有創新意識。
究其根源,主要存在以下五對矛盾:一是新課程改革的高度超前性與教師綜合素質發展的相對滯后性的矛盾;二是新課程教材內容的綜合性與教師知識結構的單一性的矛盾;三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高度自由化與東方教育理念的過分傳統化的矛盾;四是新課程信息資源的豐富性與農村教育信息相對匱乏性的矛盾;五是新課程對學生素質的高標準要求與農村中學生發展極不均衡的矛盾。
城鄉差別的事實存在,使農村中學教師在接受新理念,接觸新事物的機會要少,時間相對滯后。在綜合素質尚未形成的情況下,去接受新課改超前性的東西,顯然是很困難的。教師知識結構的長期單一性適應不了新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和豐富性的要求。另外學校信息資源的匱乏使教師在備課上顯得不充分,很多好的東西無法融進課堂教學中,使教師言之無物。幾千年來的東方傳統的教育思想對高度自由化的西方教育思想有一定的抵觸性,難以相融。
長期以來,小學的教育方式與中學的考試模式存在嚴重的脫鉤現象,造成人為的割裂,使相當一部分小學生畢業升入初中后難以適應突增學科的高度緊張的學習氛圍,而產生厭學心理,尤其在新課程對學生的高標準要求上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沒有達到小學畢業的程度就草草推向初中,進行高強度的機械學習,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一定的摧殘,尤其是要面對日益嚴重的、甚至殘酷性的中考競爭,加之來自學校、家長和社會的重重壓力,使學生不得不在狹隘的空間里生存,在中考這座獨木橋上搏殺。這種扼殺本性、摧殘人性的教育在我們農村中學中仍廣泛存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如果任由這種惡性的、群體爭斗性的競爭繼續滋生的話,那么我們苦心經營的素質教育將永遠被擱淺,我們未來的國民素質將會越來越差,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必須予以糾正和解決。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能否在農村中學得到有效實施和真正認可,其關鍵的和能動性因素是教師,其核心部件是教師的綜合素質;輔助性或附屬性部件是良好的教學條件(系統的教學軟環境)和豐富的信息來源;其宗旨是為社會主義教育服務,為學生服務;目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所以,我們把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突破口確定在老師綜合素質的培養上。因為沒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再好的設備也是擺設,再新的教材也顯陳舊。為此,在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上,我們準備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首先,我們要解決的是教師的觀念性問題。農村中學教師受傳統的都教育觀念影響很深,對有些年長的教師來說是根深蒂固。加之地域的限制,很難看到新課程,接受到新理念。為此對農村中學教師首先是觀念上的強化培訓。讓他們通過各級培訓活動深刻地認識到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課程,并以此對照自己,有哪些欠缺,需要補充哪些新知識,培養哪類新技能。所以在教學中建立起新型的合作式的教師關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緊要的。
第二、加強教師對各學科知識的學習,解決教師知識結構單一性問題。
農村中學教師普遍存在學歷偏低的問題,例如我校,第一學歷在大專以上的僅占四分之一,大部分是中師畢業生,甚至還有幾位第一學歷是高中的。知識老化現象比較嚴重,有些新知識學生知道老師不知道,個別教師只知道書本上的固有知識,外延面很窄。這樣的老師面對新教材只能是束手無策。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只能是號召和組織教師不斷學習新知、強化新師能的培養,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構建趨向合理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勝任新課程的教學。
第三,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形成知識一體化的格局。各學科的知識絕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間都有不同程度的聯系。這種聯系并不是人為的或機械的,而是微妙的、自然的、合乎科學的。如果沒有深熟的知識功底,很難在各學科間建立起這種聯系,進行有效教學。新課程把自然科學進行了有機融合,把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也進行了系統的整合。所以要想適應新課程,必須對各學科知識,尤其是同屬性的學科知識做到了然于心,形成一個科學的網絡化體系,這樣才能方便你去應用。
第四、加強教師間的合作關系。科學的高速發展,知識的高速更新,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宣告了那種無序的自由競爭的時代和大一統時代的終結。各種新型的國際化的大聯合格局已然形成。所以對學生的培養必須讓他們學會合作,不會合作將來就沒有立足之地。從這一社會發展的遠點看,教師就應該首先學會合作,必須要打破傳統的師傅要留一手、各自為戰的傳統觀念。真正建立起新型的合作式的教師關系。
第五,積極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以往的教師必須有教師的獨特形象、專項特權。對學生實行高壓之勢,教師之言便是圣旨,對與否都得遵從。長此以往,導致師生間關系的惡化,這種關系的惡化導致學生厭學、棄學,談到學習就惡心,想到教師就畏懼。所以,在現在學生的心目中理想的圣地已不是學校,而是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我想這也是當代青年信仰危機的一個主要誘因。為此,我們作為師者應首先放下家長作風的架子,多走近學生,與之交流、溝通,真正走進他們幼小天真的內心世界,不要過分添加成人化的思維和奴役性的手段,還給孩子一片潔凈、自由的天空。
農村基礎教育的新課程改革雖然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作為一線教育的管理者一定要敢于面對,更新觀念,積極行動,跟上時代的步伐,敢于引領教師走進新課程,運用新方法,開創新局面。
文章標題: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狀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344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