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初等教育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6-07-01 14:26 熱度:
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的重要性勿庸置疑。然而文言文教學卻不盡如人意。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文言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本文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力圖運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zhì)疑為主軸,誦讀為核心,活動為主線的文言文教學模式對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學作一些探索和嘗試。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是由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出版集團·雜志社主辦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優(yōu)秀語文期刊是專門研究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和考試的教學輔導類期刊。
文言文,對于現(xiàn)代中學生來說簡直是"天書",深奧難懂,使許多學生望而生畏。然而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也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投入多而收效微。教師不能不教,學生不能不學。語文大師葉圣陶告誡我們:"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學也應該"授之以漁",教會方法,讓學生受益。我們的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如何呢?由于時間的久遠和語言形式的不同,文言文在教學中受到文字、讀音、文意、句式、修辭、官名、典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老師在課堂上"字字落實,句句過關",費力講解,可教學效果仍不甚理想,學生也無法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有效方法。原因是這種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造成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厭學心理,以至于望而生畏。
為了有效的教學文言文,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文言文的良好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也為終身親近我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奠定基礎。我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經(jīng)驗:
一、"讀"字當先,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詠詩也會吟"。在教學文言文時,給學生一個自由閱讀、積極體驗的空間至關重要。通過誦讀可以培養(yǎng)語感,熟悉詞匯和句式,體會語言中的思想感情。從糾正句讀到有節(jié)奏,最后抑揚頓挫地表達感情,這不僅是積累語言的過程,也是一次審美過程。讀法有多種,默讀、吟讀、誦讀、個人讀、集體讀……但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的范讀、學生的朗讀和齊讀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讀音,跟我們今天的現(xiàn)代漢語常見的讀法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的范讀,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如《幼時記趣》的"項為之強"一句中的"強"不讀"qiáng"也不讀"qiǎng",而應讀"jiāng"。文言文中這些異音字的存在,使范讀顯得尤其重要。通過教師的范讀,學生掌握了音節(jié)的停頓,讀得朗朗上口。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對照課文注釋默讀,在讀懂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再指名朗讀,組織齊讀。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讀多了,要求背誦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并體會語言中的思想感情。其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二、充分利用,疏通文本
一、文本分析:
九年級下冊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代歷史名著《戰(zhàn)國策》中的名篇,文字易懂,語句流暢,人物生動,故事性強,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和教育意義,便于課堂上反復誦讀,宜于在為人處事、交際修養(yǎng)等方面啟迪學生心智。
課標參照:關于文言文閱讀的階段目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對于閱讀教學有這樣的建議:"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
由此確定本課的三維目標:⑴ 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實詞和常見的文言句式。⑵ 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欣賞鄒忌諷諫齊王的語言藝術,學習類比的說理方法。⑶ 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培養(yǎng)正確認識自我和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人生態(tài)度。分析:以上教學目標的設定體現(xiàn)了語文古文教學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追求。為實現(xiàn)本課有效教學的"三性"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以本教學目標為核心,圍繞"建構性"、"生成性"、"有效性",以下教學過程中的五個環(huán)節(jié)有機組合。
教學中要使學生有一種意識——主動學習,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主動去解決。文言文的學習中要教會學生利用現(xiàn)有手頭資料、字典、課文注釋等獲得一定的知識,解決一定的問題,如了解作者生平,掃清文字讀音和釋義的障礙,能夠簡單疏通文章大意,為最后的讀懂文章奠定基礎。這樣就避免了"老師講,學生記"的灌輸式教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綜合比較,觸類旁通。
學習文言文難,表現(xiàn)在諸多方面,如實詞方面,有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比較歸類,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如《馬說》中有兩個句子出現(xiàn)到"策"字,即"策之不以其道"、"執(zhí)策而臨之",這兩個"策"詞義各不相同,前者是"驅使"的意思,后者是"鞭子"的意思。這樣加以綜合,使學生能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至于古今異義詞,則把古義和今義加以對照、比較,加深印象。通假字則列成表格,分讀音、通什么字、意義三格加強記憶。
文言文虛詞教學更是難點,這就需要幫助學生找出規(guī)律,促其牢固掌握。虛詞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有"之、而、其、為、以"等字,這些虛詞其實也是多義詞。在教學中可以把這些字詞列成表格加以歸類,分用法和詞義兩部分,以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理解和記憶。
四、指導學生科學背誦,實現(xiàn)有效教學。
怎樣的文言文教學才是真正有效的呢?其中有一條應該是大家共同認定的,那就是學生能把課文給背誦下來;否則,任何形式的出色都只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大部分初中學生學習并不自覺,基礎多數(shù)也不太好。不能指望他們在接觸課文一兩天,才讀了課文五六遍的情況下就去背,實在是超越了他們的能力。因此,在指導學生背默古詩文中應做到兩點:1、幫助學生科學地安排背默時間和背默內(nèi)容。可以設定背默的六個階段:
(1)課前預習讀或抄讀;
(2)課堂上譯讀:講解新課時以答疑為主,讓學生邊理解翻譯邊讀,堂上保證誦讀至少5遍。
(3)背讀:指導學生通過劃分層次梳理脈絡來背讀,且能準確地說出重要的解釋。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一課中,通過前面的解讀階段,學生已經(jīng)明確課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鄒忌為期三天的活動,三問三答:第二部分寫的是鄒忌諷諫齊王,進行三比;第三部分寫齊王納諫與納諫后的措施效果,提出三賞。老師引導他們利用本文的結構和巧妙的寫法"三"就可以達到很好的背誦效果。
(4)課后檢查背誦和默寫。
(5)定期鞏固強化背誦內(nèi)容。另外對于學習完全缺乏自覺性的差生來說,還需要幫助他們降低要求,縮小背默范圍比如在背默內(nèi)容中挑出一些重點,甚至于縮小到一篇文章只要求記十個實詞,兩句翻譯,三句默寫。學困生容易做到,就能激發(fā)他們對背默的信心和興趣了,這也能幫助他們進入到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中去。
2、重視指導學生自己總結背默方法。學生之間在學習習慣和方法方面均存在差異,利用每次默寫后要求學生進行反思自己復習存在問題,改進方法,用學生自己總結的方法去指導學生能達到更有效的背誦效果。
另外,課后還要指導學生進行歸類整理和再創(chuàng)造(例如擴寫、改寫),精選練習,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加強記憶,積累詞匯,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五、生生互動,引發(fā)創(chuàng)新
有個人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可以在組內(nèi)討論解決,或把問題拿出與全班進行交流,或有疑難但已通過合作解決的,也可把解決的過程講述出來,喜悅共享。討論交流的內(nèi)容不能局限于文章字、詞、句的疏通、理解,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向文章的思想、寫作背景的思考。放手讓學生在討論、合作中學習,但教師并不是完全放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不斷巡查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也可抓住時機適當?shù)募尤胗懻摚陉P鍵時刻起點撥作用,并對有創(chuàng)新、大膽的觀點的個人或小組給予表揚、鼓勵。
六、師生互動,有效促進
我認為新型的師生關系應是合作者、朋友的關系,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對話,才能促進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習文言文的課堂中,若能有合作、和諧、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老師與學生一起學,與學生共成長,則效果會更明顯。
總之,文言文有效教學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但不管哪種方法,都應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學效果。只要我們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對文言文的教學進行科學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學設計,就一定能在新課程改革中,在文言文有效教學方面邁出堅定的步伐。
文章標題: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chudeng/3207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