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棉花科學
關注()《棉花科學》農業期刊,是全國公開發行的棉花專業刊物,為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遴選)、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全文收錄期刊。中國農業網的媒體合作期刊,是國家職稱評定認定學術期刊。設有:專題綜述、試驗研究、高產高效、棉業調研、產業之路、輕簡栽培、減災技術、質量檢驗、實用技術、區域試驗、品種應用、肥藥應用、植棉交流、棉事指導等欄目。融學術性、指導性、實用性于一體,在全國廣大棉區特別是長江流域棉區具有廣泛的讀作者群。在行業內已形成了北有中《中國棉花》、南有《棉花科學》的兩強鼎立局面。
《棉花科學》是促進棉花學科(領域)科學技術的交流, 宣傳黨和國家對棉花產業的管理政策與方針,傳播棉花學科里的新思路與境界、新研究與手段、新工藝與方法、新技術與成果等,倡導高效植棉、快樂植棉,為全國各棉區發展棉花生產服務的專業刊物。融學術性、指導性、實用性于一體,是享譽長江流域棉區的優秀期刊。
《棉花科學》2010年獲江西省科技期刊出版質量綜合評估優秀獎。
棉花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專題綜述、試驗研究、高產高效、棉業調研、產業之路、輕簡栽培、減災技術、質量檢驗等
棉花科學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
棉花科學雜志社征稿要求
棉花科學投稿指南
為了期刊出版的規范和與國際接軌,《棉花科學》嚴格執行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和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范。現特對作者投稿提出以下要求。
1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邏輯嚴謹、文字通順。對具有生產指導意義的稿件要注意時效性,一般要在應用季節的前兩個月投稿,同時所提出的技術措施必須是經過大面積使用的成功技術。
2所投稿必須具備封面和正文兩部分。封面頁包括題目(中英文)、作者(中英文)、作者簡介{內容為: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務職稱,研究方向。}、所屬單位(中英文)、通訊地址、電話和Email地址等。如是基金項目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其編號。
正文包括題目、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部分內容。(不要包含作者姓名、單位等作者信息)
3題目應體現文章主題,且簡潔明了,不用副標題和標點符號,字數一般不超過20字。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部分,約300字。正文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應內容充實、邏輯清晰、表述規范。
4標題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不加標點,如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等
5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符號以及標準化、規范化的名詞和術語。計量單位以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為準(本刊不再用面積單位“畝”,盡量不用中文表示單位);數字(盡量使用阿拉伯數字)和符號也要使用規范;統計學符號按國家標準《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規定書寫;“~”的前后都要有單位,如:“5~7d”,“10℃~20℃”,“20~30kg/hm2”等。并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表格設計要合理,使用三線表,且表的列數不能過多(按5號字排列不超過60個字符)。圖片要清晰,并注明圖號。
6引文標示應全文統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各級標題不得使用引文標示。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棉花科學縮略詞的使用應采納本學科、本專業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規定的或是約定俗成的縮略詞,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時,應在首次出現時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無論是中文縮略詞,還是外文縮略詞,全文應當統一。
7結論之后,應有致謝部分,對國家科學基金、資助者或支持者、提供指導和幫助者、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表示感謝。
8棉花科學在文章投遞之后,請勿再投遞其他期刊,我們會在一個星期內回復稿件是否刊用事宜。為保證文章版權的獨立性,本刊執行文責自負,嚴禁抄襲及一稿多投。
9棉花科學投稿文章電子版本必須是WORD版格式,并作附件發到編輯部的E-mail里。
閱讀推薦:棉花學報
《棉花學報》由中國農學會主辦,著重報道有關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研究報告、試驗簡報、綜合評述、經驗交流、應用技術、科技簡訊、信息研究及有關其他生物、綠色食品和環境保護等科技文章。以圍繞棉花管理、經營、使用提供信息、傳授技術、交流經驗、普及知識為主要內容。
棉花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棉花生長進入吐絮期 科技助力產業提質增效————作者:張超 ;魏國能;
摘要:<正>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種植的約36 000 hm2棉花長勢良好,已進入吐絮期,即將迎來脫葉劑噴施關鍵時期。連日來,各鄉鎮積極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棉農做好棉花田間管理工作。為了更好地指導農戶開展脫葉劑噴施工作,2024年9月6日,哈密市在哈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華盛農場舉辦吊桿式噴霧機噴施棉花脫葉劑現場演示會,向棉農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技術,用科...
我區棉花智慧栽培新技術示范應用取得成功——水肥管理用工成本降低80%以上,測產畝均超560 kg————作者:謝慧變;
摘要:<正>一種新的智慧栽培技術不僅可以讓棉農足不出戶進行作物長勢監測、按作物生長需求進行澆水施肥,還可降低棉花水肥管理用工成本80%以上,實現降本增效。該技術已在新疆推廣應用超過10萬畝,未來有望在新疆大面積推廣應用。這是記者8月29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沙灣市老沙灣鎮召開的優質棉花新品種“華棉702”與智慧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現場觀摩交流會上獲悉的。該技術和配套產品均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
節水蓄水調水增水齊頭并進——烏蘇市多舉措做活“水文章”————作者:姚明 ;楊戰軍;
摘要:<正>8月27日,烏蘇市百泉鎮圪垯泉村的1.5萬畝高標準農田核心示范區里,村民畢彩鳳家的350畝棉田完成今年最后一次澆水。望著滿地壓彎枝頭的棉鈴,畢彩鳳心里樂開了花,“今年我家棉花水肥不缺,豐收在望,畝產400 kg以上沒啥問題!”畢彩鳳家的棉花能有如此好的長勢,得益于烏蘇市全域推進“現代化灌區+高標準農田”系統節水工程,實現了水資源從源頭到地頭的精準管理。而這只是烏蘇市水利建設成就的一個縮影。近...
林業苗木培育及病蟲害防治————作者:孫國雄;
摘要:林業苗木培育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對不同樹種的苗木培育技術進行比較分析,涵蓋播種、扦插、嫁接與組培等技術。同時,深入研究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其防治策略,并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對苗木培育技術、病蟲害防治策略的效果進行評估
棉花高效脫葉技術及脫葉劑的研究————作者:比買熱木·阿不都艾海提;古力努爾·艾哈塔爾;吾買爾江·庫爾班;吐爾遜江·買買提;郭江平;阿爾曼·阿不利米提;牙生·玉努斯;
摘要:脫葉技術是棉花機械收獲的重要前提,是實現機采棉生產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技術。脫葉是在收獲前使棉株的絕大部分葉片脫落,以提高機械采收的作業效率。機械采棉對實現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發揮規模經營優勢、提高勞動生產率、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概述了脫葉劑的作用,介紹了脫葉劑的種類,分析了棉花脫葉技術要求
莫旗活動積溫變化的特征與對大豆種植的影響————作者:楊鳳玉;鞠思祺;
摘要:選取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氣象觀測站1994—2023年日平均氣溫觀測資料,對研究時段內≥0℃、≥10℃的活動積溫變化特征進行分析,并探討了活動積溫變化對大豆種植的影響,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科技引領豐收路:伽師縣棉田管理駛入智能化快車道————作者:合米提江·吐爾洪;艾克達·阿布拉;
摘要:<正>眼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伽師棉花陸續進入吐絮期。連日來,各鄉鎮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科學指導棉農進行棉花管理的同時,有序組織棉農使用植保無人機作業,使得田間管理更高效、精準和輕松。9月16日,在伽師縣臥里托格拉克鎮龍口村的1000畝示范棉田長勢喜人,一片綠意盎然。無人機正在沿著預設航線,翱翔在棉田上空噴灑脫葉劑。無人機操作手薩吾提·庫宛熟練地操控著無人機,同時分享道:“我利用無人機...
國產采棉機里的農業智慧與力量————作者:拍熱扎提·阿不都熱依達;
摘要:<正>過去,1名拾花工1個采棉季要連續拾花60天,1天可采幾十公斤棉花。如今,1臺六行自走式采棉機采摘、壓縮、打包一氣呵成,15分鐘就“吐”出“大金蛋”,1天可采500畝棉花,相當于900人至1 000人采摘1天。采棉機采凈率高達96%,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各種專利223項,其中發明專利45項……這就是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缽施然公司”),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
鄉村振興“新”面貌:庫爾勒99萬余畝棉花陸續吐絮————作者:姜茸;
摘要:<正>9月以來,新疆庫爾勒市各鄉鎮種植的棉花長勢良好,已陸續進入吐絮期,吐絮率達20%左右,預計9月底開始采收。在庫爾勒市阿瓦提鄉喀拉亞尕奇村的一片棉田,綠油油的棉株一眼望不到邊,部分棉鈴已裂開露出雪白的棉花,為提高后期產量,棉農加強了田間管理。阿瓦提鄉喀拉亞尕奇村棉農王朝艷說:“我們在喀拉亞尕奇村種植了330畝棉田,今年棉花長勢不錯,平均每株有9~10個棉桃,預計每畝籽棉產量達500kg以上。目...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生態農業氣象服務研究————作者:唐宜釗;李芳;王勇;黎屬騰;陳丹;
摘要:氣象服務通過提供精準的氣象信息和預警服務,不僅有助于農民進行科學的農業生產,有效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還能促進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以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為例,分析了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的自然條件與生態農業現狀,探討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生態農業氣象服務的意義,闡述了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生態農業氣象服務的需求,提出了沿河土...
棉花種植中棉鈴蟲、蚜蟲防治技術————作者:劉小波;
摘要:在棉花種植過程中,病蟲害問題是制約棉花產量和品質提高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棉鈴蟲和蚜蟲這兩類害蟲,危害程度較高。為此,闡明了棉鈴蟲和蚜蟲的生物學特性與發生規律,分析了棉鈴蟲和蚜蟲的防治技術,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技術,評估了綜合防治方案的實施效果
棉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研究————作者:劉琳;
摘要:棉花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之一,棉花產業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此,概述了棉花產業現狀,分析了棉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以及對工業與服務業的作用。我國棉花產業推動了紡織工業轉型升級,增加了物流需求,提升了國際貿易活躍度。棉花產業不僅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還在推動專業化分工、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道口鎮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問題研究————作者:趙嘉樂;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市場的日益成熟,鄉村旅游已成為一種備受歡迎的旅游形式。然而,鄉村旅游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如旅游資源開發不足、產品單一、服務質量不高等,這些問題制約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以河南省安陽市滑縣道口鎮為例,通過分析道口鎮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情況的內部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運用SWOT-AHP模型研究適宜現階段道口鎮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策略。結果顯示,道口鎮鄉村...
陸地棉種質資源在庫爾勒滴灌栽培模式下的農藝性狀、纖維品質初步分析————作者:阿同古麗·吾司曼;吾買爾·熱合曼;閆雪雪;趙雙印;
摘要:新疆棉花產業在我國農業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研究發現,近些年新疆審定的陸地棉品種存在遺傳系數高、遺傳背景相對狹窄等問題,這是種質資源缺乏導致的。為此,引進了32個陸地棉種質資源,詳細記錄其農藝性狀,分析其在棉花育種中的利用價值。初步判定這32個陸地棉種質資源的適應性較好,可以作為棉花育種親本材料
棉花產量和品質提高的策略————作者:胡琴;
摘要:棉花作為全球重要的經濟作物,是紡織工業的核心原料,在農業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農業勞動力短缺和市場需求結構調整,棉花產量和品質面臨嚴峻挑戰。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如何在確保穩定產量的同時提升棉花品質,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基于此,分析影響棉花產量和品質的因素,提出提高棉花產量和品質以及增強棉花產業市場競爭力的策略
棉花機械化生產之現狀、問題和對策————作者:楊志嘉;
摘要:我國作為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棉花生產綜合機械化率日益提升。棉花機械化設備可應用于耕整地、棉花種植、田間管理、棉花采摘、秸稈處理等環節,在各類技術裝備的支持下,有望實現棉花的全程機械化生產,促進棉花產量提升并提高其生產效率,為棉農提供更多創收機會。但當前我國棉花機械化生產存在諸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棉花機械化生產的推廣進程。基于此,介紹了國內外棉花機械化生產的發展歷程,比較了國內...
新疆巴州早中熟棉花品種豐產穩產性及品質分析————作者:葛素囡;陳玉娜;何忠盛;馬夢雅;
摘要:對2021—202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棉花主產區4個試驗點的6個早中熟棉花品種的產量豐產性和穩產性、纖維品質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棉花品種“塔河2號”“J206-5”這兩年平均籽棉產量分別排名第一、第二,表現出高產、穩產特點,且纖維品質優異
吳忠市土壤水分變化特征及其對玉米生長的影響————作者:馬萍;宋慧萍;張斌斌;
摘要:選擇吳忠市氣象局2016—2023年不同土壤深度水分觀測資料,著重采用線性趨勢分析、累積距平分析法探析吳忠市土壤水分變化特征。結果表明:2016—2023年吳忠市土壤深度為40~50 cm時平均土壤水分含量最高,而土壤深度為0~10 cm時平均土壤含水率最低;不同土壤深度含水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其中土壤深度為10~20 cm時年均土壤含水率變化趨勢最為顯著;分析土壤水分月變化情況,10月平均...
山東省氣象變化與棉花產量的關聯探索————作者:華磊;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氣象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日益顯著。以山東省為例,闡述了山東省氣象變化與棉花種植情況,探討了氣象因子對棉花生長的影響,分析了山東省氣象變化與棉花產量的關聯,并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棉花生產策略
阿拉善盟干旱災害對作物種植的影響及人工增雨技術————作者:張騰;張弛;孫碩陽;陶霞;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干旱災害頻發。人工增雨技術作為重要的抗旱手段,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基于此,概述阿拉善盟的氣候特征和干旱災害特征,分析阿拉善盟干旱災害的影響,介紹人工增雨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并探討人工增雨技術在緩解阿拉善盟干旱災害中的作用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