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環境法論文 發布日期:2012-08-04 08:51 熱度:
摘要:水利工程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利益,但與此同時,它也對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現階段,擺在廣大水利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造福人類的優勢、避免和減少工程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促進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本文論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并結合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分析了促進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協調發展;影響;對策
前言:近年來,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發電、航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應,對促進經濟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影響生態環境的整體平衡。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減少、避免其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一、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現實生活中,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往往會對生態環境的各個方面造成某種程度上的破壞,具體分析如下:
一) 對區域氣候影響,增加地震發生的可能性
區域內水利公工程修建完工后將會對局部區域內的小氣候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降雨、氣溫、風等方面的影響。水庫的建設會導致蒸發量會隨之增大,致使區域內降水量增多。同時,水庫內水體的大量聚集導致其對周圍地殼結構的地應力發生變化,容易引發地震,特別是高壩水庫的修建,導致強烈水庫地震發生的可能性較高。另外,由于水庫內蓄水后水位升高導致庫邊土體抗剪強度降低,增加了塌方及山體滑坡現象發生的幾率。
二) 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利弊參半
在一方面,在區域內進行疏通水道、筑堤建庫等水利工程建設可有效保護農田免受洪水等淹沒及沖刷等災害,而且通過水利工程對天然徑流與地表徑流間的相互調節可以改善土壤內水分以及營養成分。在另一方面,隨著水利工程的修建下游平原內的淤泥質肥源面積減少,土壤肥力降低,而且由于架內水的滲漏將會導致兩岸地下水位升高,引發地面土壤的次生鹽堿化以及沼澤化現象。
三) 對陸地環境的影響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往往會使大量的草叢、樹木、農田等植被遭受破壞,隨著水利工程建設的進行,施工方工程占地等行為,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壞。另外,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大量的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入河道,導致河道兩邊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同時也引發了飲用水的污染問題。
水利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污染物嚴重的破壞了動物以至于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使大量的動物被迫遷移,造成物種群居減少,植物與動物之間的結構發生變化,改變了生物的結構鏈,導致區域內生態系統失衡。在水利工程運行期內,也會導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所破壞。
四)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居民遷移、工礦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拆遷重建以及文物古跡更的保護和遷移在所難免,這些都會給該區域造成巨大損失。而且,如果對移民安置建設不合理,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產生一些新的環境問題。此外,水利工程建設對該區域內氣候變化的影響增加了區域內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疾病傳播的可能性,在某種程度上,這將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等。
五)對于河流等水體的影響
一般來說,水利工程建設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這樣做直接破壞了河流長期演化成的生態環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態均一化和非連續化,從而改變了河流的自然形態以及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引起局部河段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發生變化,進而影響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發生變化,影響到河流的水溫、水質、地質環境以及局部地區的氣候。
六)對水資源承載力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會對所處河流的水資源承載力產生影響,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首先要考慮水資源配置問題,以市場機制來調節水資源配置,不僅要考慮現狀因素,又要結合經濟發展戰略的要求和節水行為因素等力面制約來對該流域水量進行制約。
二、 水利工程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分析
在大力建設水利工程的同時,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水利工程建設對于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并對其引起足夠重視。我們要本著和諧發展的理念,正確處理水利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二者之間的關系,促使二者和諧發展。
一) 建立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優選施工方案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對擬建的水利工程進行預測和評估,即對建設可能對當地的環境能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程度進行綜合預測,最后根據預測結果對擬建水利工程建設進行綜合評價,從整體上評價擬建工程的各個要素和過程可能對環境的改變及改變程度,為比較選擇方案提供依據。
二) 把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設全過程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把生態環境保護理念融入到水利建設工程的各個環節之中。以往,我們重視質量、效益、安全,卻往往忽視了環境保護這個重要問題。
第一, 在設計階段,必須要以和諧發展為理念,為植物生長以及動物棲息創造條件。
第二, 在工程建設階段,要優先考慮采用環保技術措施,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長、動物成長的環保材料。
第三, 在改善景觀方面,應依據水利美學原理設計形式優美的、景觀相協調的水下建筑物。另外,在設計過程中還需要注重防治疾病發生和流行及防治病蟲害。
第四, 在水利工程完成階段,應建立水利工程環境影響監測和反饋機制,及時進行環境跟蹤評價,發現有明顯不良影響的,應及時采取改進措施,把破壞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三) 構建生態補償機制
在水利工程建設時,應在水利工程建設預算中增加環境補償金這一項資金投入,用來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構建生態補償機制不僅可以減少和避免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而且也有利于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改善當地的自然環境,符合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
四)提高環境與生態保護的意識
目前,廣大水利工程師們亟須進一步提高生態與環境保護的意識,充分認識水利工程對環境與生態可能產生的重大的影響,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調度及水庫運行中,都要充分考慮生態與環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五)采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方式
現階段,我國環境保護形勢并不樂觀,尤其是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對河流和水域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依舊按照傳統的方式來進行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勢必會進一步加重環境的負擔,還會使水資源問題更加嚴重,最終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此,我們必須采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手段,在實現對水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的同時保護和尊重了自然生態環境。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水利工程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為我們帶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生態環境,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平衡。這一點必須要引起足夠重視,在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作為必須遵守的原則,促進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四大效益相統一,促使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具杏祥,蘇學靈;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系統影響分析;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07)
[2]田豐;水利工程建設與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遼寧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
[3]孫義;淺析水利工程建設與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輕工設計》.2011年第3期
[4]周奕梅;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的環境影響評價;水利規劃設計.2002.(3)
文章標題:關于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的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huanjing/1287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