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7-09-26 14:06 熱度:
城市化程度不斷加深是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城市化的加深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本文主要探討河南省中小城市蔓延及其規劃對策。
《城市規劃通訊》關注城市規劃、研究城市規劃、為城市規劃的發展提供經驗交流和理論支持各類優秀規劃設計實例,是規劃設計人員的最佳助手;規劃研究:城市規劃理論研究欄目,涉及城市規劃學科不同領域,尤其歡迎各類基金研究項目的成果。城鎮化、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小城鎮、歷史文化保護、國外規劃研究、市長之聲、觀點引介、研究綜述、規劃書市。
城市蔓延在產生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問題。人口和農業大省的河南省的中小城市如何在快速城市化階段中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尤其重要。本論文分析了河南省平原地區中小城市蔓延的動力機制;結合方城縣實例提出了控制城市蔓延的規劃對策。希望為中小城市控制城市蔓延提供可行性參考借鑒。
1 研究背景
20世紀50、60年代,城市蔓延現象在美國集中表現。城市蔓延產生于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在疏散城市中心區人口、郊區建設方面有較為積極的作用,但是無序、任意的城市蔓延是對城市有限的土地資源的浪費,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壓力、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問題。緊湊城市和精明增長是解決城市蔓延較為有效的兩種常用方法。兩者都強調土地的集約利用、功能混合、環境保護和社會和諧等,緊湊城市適用于城市發展的各個階段,精明增長則是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礎上控制城市空間擴張、保護生態環境、服務于經濟發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發展模式。
人口和農業大省的河南省城市數量多、規模小,市區常住人口百萬以上的城市僅有鄭州、洛陽,其余均為中小城市。2008年底,河南省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比例為1∶3.5∶4∶55,和根據城鎮中心地理理論得出的合理的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比例為1∶3∶9∶27存在很大的差距。這種城市規模結構的不合理使得區域城市群的急劇效應較弱,出現了“小馬拉大車”的局面。城市規模小導致了城市人口容量小,也使得經濟容量、信息容量以及資源容量不足,無法產生足夠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帶動區域內經濟的發展?h級市和縣城是中小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作為縣域經濟的核心和非農產業的聚集地,集聚規模偏低。全省大多數縣平均人口規模不足20萬人,縣城人口占縣域人口的比重多為10%~20%,加之一味追求“做大做強”,城市規模擴大,城市建設用地逐年增加。近年來,隨著河南省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迅速加快,中小城市得到了迅速發展,城市建設用地增加,大量郊區優質土地資源被占用,出現了嚴重的城市蔓延現象。
2 河南省中小城市蔓延動力機制分析
2.1 城鎮化
河南省城鎮化水平低,城鎮化進程明顯滯后于工業化。以2008年為例,當年全國城鎮化水平為45.7%,河南省城鎮化水平為36%,低于全國平均水平9.7個百分點;全省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14.5∶56.9∶28.6,工業占GDP的56.9%,這一比重比城鎮化水平高出20.9個百分點;全省人均生產總值(GDP)為19593元(約2944.5美元),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22697(約3266.8美元)。根據著名經濟學家錢納里的發展理論模型[1],2008年河南省城鎮化水平應在66%,但是實際上存在明顯的差距。因此,河南省城鎮化進程明顯落后于工業化,城鎮化率較低的中小城市也不例外。
由于快速城鎮化,在近10年的時間里,河南省中小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除了省轄市市區人口增長沒有翻倍外,其他市和縣都呈現出倍數級增長,平均增長倍數為8.06,新鄉市封丘縣甚至達到了16.44倍。
中小城市現狀用地結構不合理。由于缺乏適合現有國情的成熟經驗指導,城市蔓延現象表現得無序與盲目,受交通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影響,新建的居住建筑主要依附在中心城區四周,呈密集蔓延擴展態勢。郊區的無序開發對城市結構的開敞布局產生了嚴重的威脅。資料顯示,中小城市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工業用地、道路用地、綠地分別約占城市建設用地的40%、 8%、20%、15%、8%?梢,中小城市的公共設施還不完善,工業生產落后,生態環境較差。
2.2 社會經濟發展
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住房商品化,出行和交流更加便捷。河南省中小城市原有老城區配套服務設施相對齊全,房價相對較高且居住面積相對較少;城市新區建設加快。為了提高居住品質,加之現代交通的便捷,很多居民愿意選擇居住在配套相對缺少但居住空間較大的郊區;同時,由于住房貸款等抵押政策的出臺,使得居住大面積成為可能,因此原有城市郊區逐漸成為城市一部分。
調查顯示,河南省中小城市電動車普及率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現代互聯網絡的發達使得郊區遠程辦公成為可能。大多企業為了節約成本,選擇地價相對較低的郊區,通過互聯網絡與中心城區保持密切聯系。
2.3 區際交通設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行了大量的道路建設。河南省1999~2008年公路通車里程增加180315公里,增加了近3倍。高速公路增加4376公里,增加了9.4倍;截止2008年底,全省形成了“三橫四縱”的高速公路網。鐵路方面,截止2008年底,全省正線鐵路里程3989公里,約占全國地方鐵路總長度的四分之一,比1999年增加了2.04倍,形成南北三縱、東西五橫的鐵路網。
同時,機場建設如火如荼。目前,河南省民航機場有3個,分別為鄭州新鄭機場、南陽機場和洛陽機場,信陽明港機場2009年也開始動工。這些大型機場的建設,使得原有郊區土地被占用。區際交通設施的建設加強了內外聯系,很多單位或者企業也開始在交通沿線進行“圈地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城市蔓延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2.4 其他重大基礎設施
我國近年來重要的兩項基礎設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和西氣東輸工程均在河南省境內通過,在推動區域發展的同時,也帶了移民安居工程,使得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如果城市沒有做好合理的轉型準備和規劃對策,那么可能會產生城市蔓延現象。
3 方城縣城市蔓延的規劃對策案例分析
城市發展一般都遵循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線形發展過程,因此當城市處于中小城市發展階段時,對城市形態的演化必須做出初步的較為客觀的判斷,既滿足城市規模增長的需要,并且也可有效預防日后的中等城市、大城市產生城市蔓延現象。河南省平原地區地形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中小城市發展呈現集中式——跳躍式——組團式發展。
3.1 空間結構
方城縣城1990~2000年,在已有城市框架的基礎上不斷填充各類用地,促進中心城區功能完善和結構調整,城市空間增長以填充式增長為主。2001~2008年,由于城市新興工業區的發展和新城區居住用地的疏解,城市空間增長以擴散式增長為主。整體而言,城市空間形態呈現“集中式——集中式——跳躍式”的演變過程。方城縣現已進入快速城市化階段,考慮到城市蔓延產生的問題,《南陽市方城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指出:城市結構上采用“兩軸、一心、多副、多片區、多組團”的發展結構。
由此可見,在集中式發展類型中呈單中心、一條城市發展主軸;在跳躍式發展類型中開始出現副中心;在組團式發展類型中空間結構開始多元化,其他組團中心在原有城市中心區周圍圍繞空間圈層分布,或者沿著城市主要交通干線呈串聯分布。
3.2 用地布局
方城縣城市總體用地布局的蔓延是和城市空間形態的擴張同步的,商業始終是位于城市比較重要的地段,工業零散布置在城市外部,存在“集中——集中——跳躍”的演變過程。
《南陽市方城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對城市建設用地進行布局,主要從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居住用地、產業用地和綠化用地四方面來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將城市主要的核心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布置在城市老城區和新城區的核心交通地區,在組團中心布置區級商業服務設施;居住用地按居住組團布置在城市外圍,和其他類型的用地混合;產業用地布置在中心城區外沿城市發展軸;綠化用地在主要功能區見縫插綠,點狀布置綠地,保留現有農田、園地等。
由此可見,在集中式發展類型中用地布局呈圈層布置;在跳躍式發展類型中城市各個功能用地開始在副中心布局;在組團式發展類型中用地布局按照對空間區位的要求不同依托各個中心呈圈層布置,混合功能的用地增加。
3.3 交通方式
方城縣地處平原地區,規劃將原有省道改線,將城市長途客運站搬遷到城市邊緣,并且將下轄鎮或鄉的道路在城市范圍內的路段改為城市道路;積極發展公共交通,采用公共交通為主,小汽車、步行交通為輔的多種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結構,形成“七橫七縱二環”的道路系統。
由此可見,在集中式發展類型中主要交通為貫穿城市中心區一條或者兩條道路,各個圈層之間通過次要環狀交通進行聯系,且道路呈方格網布置;在跳躍式發展類型中加強了城市原有中心和城市副中心之間的聯系,且開始呈現道路網絡;在組團式發展類型中建立起以城市公共交通為導向、快速公交線路為支撐的交通網絡系統。
3.4 生態環境
方城縣的生態環境主要依靠城市外圍的生態綠地、城市內部的楔入式綠帶以及恢復后的城市河流來維持,這些元素相互結合、相互作用,既美化了城市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些活動場地,又調節了城市小氣候、維持城市自然生態環境。
由此可見,在集中式發展類型中主要依托城市外圍綠環維持和保護;在跳躍式發展類型中主要依托城市外圍綠環和新中心出現的點狀綠地共同維持和保護;在組團式發展類型中依托外圍綠環,內部點狀、廊式綠地以及由楔入式綠地或者外圍帶狀綠環以及各組團點狀綠地相互作用形成的廊式綠地共同維持和保護。
4 結語
在未來新一輪的快速城市化進程中,中小城市質的變化將會普遍存在。本文通過對實例分析提出河南省平原地區中小城市蔓延的規劃對策,為未來中小城市控制城市蔓延提供可行性參考借鑒。但是,這些規劃對策是在理想狀態下提出的,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需要在實踐中予以驗證更改。希望通過對其不斷的修正完善,真正意義上控制城市蔓延,為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 Whyte,W.H., Jr. Urban Sprawl: The exploding metropolis. N.Y Doubleday, 1958: 133-156
[2]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 中國中小城市發展報告(2010):中小城市綠色發展之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10.
[3] 馬鵬. 中小城市緊湊規劃布局[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4.
[4] (英)詹克斯著. 緊縮城市——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形態. 周玉鵬譯.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4.
[5] (美)吉勒姆著. 無邊的城市——論戰城市蔓延[M]. 倪曉暉, 葉齊茂譯.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7.
[6] 喬家君,李小建. 河南省城鎮密集區的空間地域結構[J]. 地理研究. 2006,2(2):218-220.
[7] 南陽市方城縣人民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南陽市方城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 2009,08.
文章標題:河南省中小城市蔓延及其規劃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3661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