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Lijun
The Eighth Hospital of Baotou,Inner Mongolia,014040
Abstract Objective:Experience and effect of burr hole and drainage for " />
所屬欄目:藥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6-23 15:32 熱度:
Burr Hole And Drainage For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Zhang Lijun
The Eighth Hospital of Baotou,Inner Mongolia,014040
Abstract Objective:Experience and effect of burr hole and drainage for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Methods:Clinical data of 22 cases treated by burr hole and drainage were analyzed.Results:22 case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1.No severe complication occurred.Cranium CT displayed the well-dilated brain tissue.Conclusion:The burr hole and drainage operation for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is very effective,safe,and simple,with minimal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Burr hole and drainage
摘要:目的:探討錐孔引流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手術經驗及療效。方法:分析錐孔引流術治療的22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22例患者痊愈出院,顱腦CT復查示腦組織復張良好,隨訪中無復發及嚴重并發癥病例。結論:錐孔引流術治療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療效確切,操作安全、簡便,并發癥少。
關鍵詞:中國當代醫藥雜志投稿,慢性硬膜下血腫,錐孔引流
2013年對22例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患者采用錐顱置管持續閉式引流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回顧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男16例,女6例;年齡46~98歲,平均73歲。
血腫部位及量病變都發生在幕上,其中額部8例,額顳部11例,額顳頂部3例。血腫量50~100ml,平均62ml。5例合并腦挫裂傷,1例合并顱骨線性骨折,1例復發。
臨床表現:本組均為閉合性損傷。入院時訴頭痛5例,嘔吐6例,抽搐3例,精神異常、躁動12例,冷漠1例,失神2例,言語障礙5例,近事遺忘7例,智力下降2例,高血壓14例。
全部病例經CT掃描確診,部分患者經MRI檢查。血腫呈高密度1例,低密度18例,等密度2例,混雜密度1例,血腫都是單側,中線結構移位4例。診斷慢性硬膜下血腫,主要表現為顱內壓增高,神經功能障礙及精神癥狀。易誤診為腦腫瘤、腦梗死、腦溢血及神經性頭痛。腦血管造影對本病有定位及定性價值。CT掃描幾乎可以確診,對有些等密度改變的血腫診斷較困難,但增強掃描及MRI檢查可以確診。
一般治療:給予支持療法和防止并發癥治療,應用止血藥物,酌情給予脫水利尿藥物,抗癲癇藥物,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手術方法:取不同頭部固定,根據CT、MRI掃描所顯示的血腫最大層面,避開腦重要結構,確定穿刺點。強化+局麻下使用T形帶限位顱錐成功錐孔后,置入帶側孔的硅膠管,將導管送入血腫腔內,置管深度依血腫大小置入3~5cm,導管遠端接三通閥門,在密閉狀態下經導管緩慢抽取血腫,血腫不必強求一次排盡,以免顱內壓過低,引流管置入血腫腔外1/3處,以利腦組織膨出,防止膨出過程中引流管刺入腦組織,停止抽吸后,導管縫線固定于頭皮,三通閥門與密閉引流袋或瓶相接。此后2~3天內,定時抽取,沖洗或持續引流血腫,接口用消毒紗布包裹。引流管的出口高度應保持在入口水平稍低(5cm左右)。術后根據每天引流量適度調整引流管的出口高度,引流期間,在不明顯增加心腎負擔的前提下,給較大量的液體(2500~3000ml),增加血容量和組織膨脹,盡快消滅血腫腔。術后頭低腳高位,提高腦部靜脈壓,使腦組織輕度膨脹,腦灌注,加速硬膜下腔閉合,對減少積氣積液有一定幫助。禁用強力脫水劑,防止血腫復發。若血腫較稠厚,除了反復用生理鹽水等量沖洗稀釋外,必要時也可向血腫腔內注入尿激酶2萬~5萬U,并夾閉引流管4小時后開放,2次/日,以利血腫液化排出。尿激酶是一種外源性非特異性纖溶酶原直接激活劑,它能消除抑制因子對纖溶酶原的抑制作用,因此,能溶解血腫,并且尿激酶無抗原性,對腦組織無導致炎癥及出血的作用。在引流量很少或無引流液時,復查頭顱CT觀察顱內血腫引流情況及導管位置,若殘存液較多,可調節導管位置,繼續用以上方法排出血腫至基本滿意后拔除導管。引流管常需保留2~4天,一般最多不超過1周。夾閉引流管觀察2天,無顱內壓增高后即可拔管。但在拔管時應注意及時縫合引流管口,避免氣體進入顱內,縫合2周后拆線。
結果
腦組織復張良好,且癥狀改善明顯。22例恢復良好,血腫全部或基本消失,其中術后血腫3~7天消失15例,2個月后再發硬模下積液1例,行原位鉆孔硬腦膜懸吊,囊腔分隔,分離后置入引流管,恢復良好。術后無顱內積氣,無顱內感染,無死亡。
討論
慢性硬膜下血腫發生原因,絕大多數有輕微外傷史,其血腫較常發生的時間一般是在頭部遭受外傷至少3周以后開始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其在顱腔內的解剖位置一般在硬網膜與蛛網膜之間,血腫外圍界線清晰。調查研究顯示在小兒和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約占顱內血腫的10%,硬膜下血腫的25%[1]。由于該病的慢性起病特點在診斷上具有一定的難度,發生誤診的概率相對較大。患者在外傷后段時間內一般并沒有較為明顯的臨床不適癥狀,或者只是有輕微的頭部不適等,當出現較為明顯的臨床表現或體征后,患者又常常因為記憶障礙而對既往外傷史描述不清,這對把握關鍵的診斷依據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某些情況下非常容易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此次入組患者在進行CT檢查前有15例被誤診(68.2%),其中誤診為腦出血1例,腦血栓9例,蛛網膜下腔出血3例,其他2例。慢性硬膜下血腫以老年人較為常見,因為老年人一般動作遲鈍,高級神經中樞功能減退,易致外傷,這其中老年人額前或枕后著力又最為常見。本組病人多數>60歲,所以,高齡是慢性硬膜下血腫一個重要的易患因素[2]。中青年患者以體育活動為外傷原因,也因先天性大腦皮層改變早而形成慢性血腫。本組有14例有高血壓病史,說明和高血壓致血管硬化有一定關系,同時,也與周圍血管病等進行抗凝治療后有關。現有資料大部分認為,血腫之所以會越來越大,有可能是由患者腦萎縮、顱內壓下降、靜脈張力增高及凝血機制障礙等導致的。一般情況下血腫為液態,但是也有些情況先為固態。在臨床工作中筆者發現,患者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與環池及鞍上池是否有受壓征象有著直接的決定性關系。中腦的解剖位置在環池內,其在網狀結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該部位的病變會使得患者的意識以及精神狀態受到嚴重影響。在CT顯像下如果有慢性硬膜下血腫厚度>1cm,或血腫體積30ml,或側腦室已經受到明顯的壓迫致使中線移位等征象的患者,應該進行手術治療[3]。我國有學者研究發現,顱內高壓對于腦基底靜脈回流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該影響達到一定的程度則會出現腦血管內血液瘀積,又進一步使腦水腫程度加劇、顱內壓進一步升高,加重腦細胞的缺氧,使得預后效果變得不太理想,嚴重者甚至要進行外科介入減壓治療[4]。進行手術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把病灶處血腫清除,而在于減壓和打破囊腫平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外科治療逐漸向微創式介入治療發展,由于該類疾病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但是老年患者經常伴有一些其他的軀體器質性疾病,機體的抵抗能力、恢復能力較差,對于手術的耐受程度較弱,此時微創手術就能很好地解決此類問題,試行穿刺術患者只需承受一次性5mm直徑點狀損傷,對患者造成的機體損傷較小,使用該方式治療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腫已經成為既簡捷又安全的治療方式。既往研究結果表明,傳統的開顱手術治療患者痛苦大、術后復發率高,而介入式細孔穿刺引流術手術創傷小,血腫形成后,局部過度纖維蛋白溶解使血腫液化,可通過細引流管流出,手術微創化,操作快,患者痛苦小,有明顯的優越性,對血腫可以徹底進行引流。但是該手術方式亦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有發生部分血腫殘留的可能,中線復位不良等并發癥。造成該后果可能有以下原因:患者年齡較大,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腦萎縮,限制術后腦膨出復位,且血腫未能完全清除并長期存在致使其膜增厚,這對腦室中線的復位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等,以上諸多情況都可以導致血腫殘留,腦室受壓,中線偏移恢復不徹底。而錐孔引流術后顱壓驟降可導致橋靜脈斷裂,慢性硬膜下血腫外包膜新生毛細血管豐富,非直視下損傷出血止血不徹底,板狀靜脈出血回流入血腫腔是慢性硬膜下血腫遲發繼發出血的主要原因,故術中顱錐與引流管直徑相匹配。引流管過于粗硬可導致血腫包膜及腦皮層損傷,引起新的硬膜下血腫,故最好選用質地較軟的硅膠管,以管徑為5mm硅膠管為宜,3例血腫于3~5天內吸收,可能與出血量不多,此類患者又常合并有腦挫傷,局部的蛛網膜破損,經腦脊液循環沖洗后稀釋,血液黏稠度降低后經蛛網膜顆粒吸收有關[5]。囊腫為分隔型,囊腔內有多量纖維隔膜,腔-腔之間并不完全相通;一旦明確診斷,則應在包膜形成之前盡早引流,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總之,應用錐孔鉆顱置管持續引流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手術創傷小,操作簡單,易固定,密閉性好,不易感染,引流效果明顯,特別是能在保持顱壓平穩的情況下,對血腫進行連續引流,又可通過注入尿激酶對凝血塊進行液化。術中為密閉操作,避免了顱內積氣,腦復位滿意,簡化了顱內血腫的治療步驟,突破了對年齡及身體狀況的限制,患者恢復快,宜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忠誠.神經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445.
2朱保平,渠敬峰.慢性硬膜下血腫臨床特點及術后并發癥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8,13(3):176-177.
3周良輔.神經科學術圖解[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236.
4趙慶林,張應俊,孫為民,等.重度顱腦外傷患者腦基底靜脈系統動力學改變及對預后的影響[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4,20(6):462-463.
5張德明,李谷慧,范林燕.急性硬膜下血腫快速自然消退[J].四川醫學,2004,25(5):559-560.
文章標題:中國當代醫藥雜志投稿錐孔引流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yaoxue/2141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