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10-29 09:42 熱度: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深入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腦出血病人人數逐年增加,老年人群為該疾病的高發人群,具有致殘率、病死率高等特點[1-2],對人們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帶來很大影響。腦出血疾病除積極的治療外,全面的護理與護理安全風險管理能夠對該病的預后產生積極作用[3-5]。腦出血病人發生皮膚損傷事件較為常見,但相對于自身病情發展,該事件影響程度較小,不易引起醫護人員重視,最終可能從單純皮膚損傷發展為復合皮膚損傷,甚至引發感染、大出血或臟器損傷,嚴重影響病人預后與康復[6]。為此,本研究對腦出血病人采用護理安全風險管理,評價對腦出血病人皮膚損傷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2019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一區收治的171例腦出血病人為研究對象,按照病人在院期間床號單雙號分為對照組85例與觀察組86例。對照組男45例,女40例;年齡45~80(58.7±6.3)歲;出血部位:基底節區43例,丘腦33例,腦葉9例;出血時間3~23(15.4±4.7)h。觀察組男44例,女42例;年齡46~79(57.9±6.7)歲;出血部位:基底節區40例,丘腦35例,腦葉11例;出血時間3~22(15.7±4.6)h。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①腦出血診斷符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中的相關標準[7],且經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確診;②年齡45~80歲;③出血時間≤24h;④在我院擬行腦出血相關治療,對本研究了解、認同且自愿參與。1.2.2排除標準①伴其他惡性腫瘤,病人合并意識障礙、溝通障礙、精神疾病;②病人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重度糖尿病,全身性感染;③病人腦出血非腫瘤、外傷所致,未合并顱內感染;④中途自動脫落,依從性差,無法采集有效研究數據者。1.2.3倫理學本次研究向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申請,獲得批準開展;所有研究對象均由責任護士采用統一指導語講解本次研究相關事宜,告知病人充分考慮后以自愿原則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護理方法
1.3.1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保持病房干凈整潔,保持空氣流通,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強調遵醫行為,按時采集病人臨床數據等。1.3.2觀察組觀察組給予護理安全風險管理。①成立護理安全風險管理小組,由護士長任小組組長,科室年資≥5年的護理人員任小組成員,具備豐富本崗從業經驗。②小組開展護理安全風險管理培訓,組長在回顧性分析病區腦出血皮膚損傷相關臨床資料、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咨詢國內著名專家基礎上制定腦出血皮膚損傷培訓資料,以視頻講解、紙質資料為基礎,以臨床示范為手段,對小組成員進行皮膚損傷相關內容培訓。③制定護理安全風險管理措施,根據病人病情程度匹配相應護理級別。特級護理病人給予特別護理,巡查時間每30min1次,一級護理每小時1次,二級護理每2h1次,三級護理每3h1次。護理、巡查內容主要為觀察病人皮膚色澤、彈性、有無出血、是否潮濕,體位變動情況,靜脈留置針情況,病床扶手穩定性,病房物品擺放,地面濕滑程度等。對病人進行皮膚損傷風險管理,以圖文告示、大講座、查房交流等方式普及相關知識,提升病人自我風險防范意識。④定期召開風險研討會,針對前期護理安全風險管理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匯報,發生的問題進行總結,研討出相應改善方案并制定相應落實措施。
1.4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病人住院期間皮膚損傷發生率、類型、程度、發生時間及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皮膚損傷發生則記錄,類型主要包括燙傷、擦傷、勒傷、靜脈留置針刺傷(針刺傷)、壓瘡、醫用粘膠相關性皮膚損傷;皮膚損傷程度根據相關量表內容進行評定[8],分值越高代表皮膚損傷程度越嚴重;發生時間為病人皮膚損傷初始時間;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采用我院住院病人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總分100分,≥98分為十分滿意,95~97分為滿意,90~94分為一般滿意,<9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1.5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促進感覺、調節體溫、調節體液與電解質平衡、維生素D合成、防止損傷與感染等功能,作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皮膚因壓迫、摩擦、過度束縛、意外等因素發生損傷都將失去原有功能[9],如未加以處理則可能引發如感染、出血等并發癥。皮膚細胞因為接觸性燙傷、液體燙傷、紫外線/紅外線照射、輻射、電力、化學等因素造成皮膚各層或所有層細胞壞死[10],在燒燙傷部位,細胞因子、生長因子、蛋白、細胞外基質分子、蛋白酶等都會對生物學過程造成不同程度影響[11-13]。完整的皮膚能夠有效調節體液與電解質變化,當表皮創傷、燒傷后,血流動力學發生變化,造血功能障礙概率增加,從而增加疾病發生率與死亡率[1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合計發生皮膚損傷3例,燙傷1例與擦傷2例,發生率3.49%。燙傷主要原因為病人足浴水溫過高所致,考慮與腦出血病人神經傳導能力下降、傳遞速度變慢、皮膚感知能力降低等原因相關。鄧秀紅[15]報道顯示,高血壓腦出血住院病人發生皮膚燙傷率為2.33%,高于本次研究報道,考慮與樣本量、病人病情程度不同相關。擦傷均為跌倒擦傷所致,腦出血病人因腦部功能受損,中樞神經存在不同程度障礙,長時間用藥副作用及自理能力下降或缺失,在院期間易發生跌倒擦傷事件。張素華等[16]對住院病人跌倒原因進行分析,發現原發病為腦出血、后循環缺血、冠心病、高血壓者占48.1%,提示腦出血病人易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致擦傷。對照組皮膚損傷合計發生10例,發生率11.76%,這一研究數據與單玉萍等[17]報道的皮膚損傷發生率25.00%存在一定差異,考慮與樣本量、研究時間、護理措施等因素相關。本次研究中發現勒傷主要發生于病人情緒激動、躁動劇烈、意識障礙等因素需約束的情況下,護理約束用具的使用不當容易發生勒傷;針刺傷主要是敷貼固定不牢靠、病人躁動劇烈導致留置針脫落、移位發生刺傷皮膚;壓瘡主要原因為長期臥床病人未進行定時翻身、翻身不到位、骨突出部位長時間受壓迫所致[18];醫用粘膠相關性皮膚損傷主要為病人未定時更換靜脈通道敷貼導致敷貼處皮膚長時間空氣不流通[19],在揭去敷貼后病人采用肥皂水清潔皮膚致皮膚損傷。針對腦出血病人住院期間易發生皮膚損傷的情況,觀察組采用護理安全風險管理,在對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的基礎上,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檢索整理,學習其中先進管理經驗,并咨詢國內相關專家,制定出相應管理措施。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病人皮膚損傷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這是因為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能夠讓其掌握皮膚損傷類型、發生原因、識別判斷方法,從而做到預防、及時發現與及時處理,能夠有效降低皮膚損傷程度。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病人護理滿意度96.5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53%,這是因為除對觀察組開展護理安全風險管理后病人皮膚損傷發生率降低、皮膚損傷程度降低,還對觀察組病人進行皮膚損傷相關知識普及,提升了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程度及自我防范意識,發揮了病人的自我能動意識,從而全面提升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孟雋等[20]研究發現,對醫用黏膠皮膚損傷病人進行護理管理,能夠有效提升病人皮膚損傷相關認知程度;杜治華[21]研究發現,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神經外科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皮膚損傷發生率,與本次研究結果大致相仿。綜上所述,腦出血病人開展護理安全風險管理能夠降低皮膚損傷發生率,降低皮膚損傷程度,提升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
《風險管理對腦出血皮膚損傷的影響》來源:《全科護理》,作者:柴雪艷
文章標題:風險管理對腦出血皮膚損傷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413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