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26 11:52 熱度:
缺鐵性貧血是體內用來制造血紅蛋白的貯存鐵缺乏,使血紅素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它是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育齡婦女發病率較高,據WHO報告,成年女性發病率為20%,孕婦40%,兒童高達50%,而成年男性為10%。
《臨床醫學工程》報道臨床醫學工程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實用新技術,促進臨床醫學工程信息交流,推廣現代工程實用技術與方法,提高臨床醫學工程技術應用水平,服務于臨床醫務工作者和醫學工程人員。讀者對象:臨床醫務工作者和醫學工程技術人員。
1 病因與發病機制
1.1 鐵的攝入不足而需要增加 鐵的需要量增加和供給不足時常導致缺鐵性貧血。小兒生長期,由于紅細胞數量和肌肉組織不斷增長,而且鐵貯備也在不斷增加,嬰兒3~4個月時體內貯存鐵已基本用盡,必須加以補充。足月兒第一年供給紅細胞生成約需鐵160mg。多次和多胎妊娠,易造成母體缺鐵,導致新生兒先天性鐵缺乏。哺乳期婦女每日從乳汁中喪失0.5~1mg的鐵。
1.2 鐵吸收不良 胃及十二指腸切除術后的患者,由于胃酸分泌不足,Fe2+易被氧化成Fe3+且十二指腸和空腸是鐵的易吸收部位,因食物在腸內流速快、滯留時間短導致鐵吸收減少,術后數年貯存鐵將耗盡而致缺鐵性貧血,嚴重皮膚脫屑亦可使鐵喪失過多。
1.3 臨床表現
1.3.1 一般表現:主要有皮膚黏膜蒼白、頭暈、乏力、耳鳴、眼花、心悸、活動后氣促等,長期嚴重貧血可引起貧血性心臟病,出現心臟增大甚或心力衰竭。
1.3.2 組織缺鐵的表現:因為鐵質與指甲、毛發、黏膜等的營養有關,缺鐵時,組織含鐵酶及鐵依賴酶的活性降低、營養障礙。可出現:
2 護理
2.1 生活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糾正偏食習慣,注意飲食調配,多攝取含鐵豐富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魚、豆類、紫菜、海帶、木耳等;嬰兒生長期飲食中及時添加含鐵量及鐵吸收率高的輔助食品。適當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消化不良者,應少量多餐。食欲減退者應經常變換口味,提供色、香、味美的飲食。口腔炎或舌炎影響食欲者,避免進食過熱、過辣的刺激性食物,進食前后給予口腔護理。
2.2 病情觀察 觀察患者有無心悸氣促、疲乏無力,觀察患者有無感染跡象:監測體溫、血白細胞計數。觀察患者進食情況,有無口角炎、舌炎發生而影響進食,有無食欲不振、便秘或腹瀉。監測外周血血象,如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等,以判斷貧血的程度。
2.3 對癥護理
嚴重貧血患者應給予氧氣吸入,以增加各組織器官的供氧量。伴發口腔炎、舌炎者,應保持口腔清潔,囑其晨起、飯前、飯后、睡前用呋喃西林液漱口。口腔潰瘍可涂碘甘油等。
2.4 藥物護理
2.4.1 口服鐵劑的護理 應向患者說明服用口服鐵劑的目的,并給予必要的指導:①鐵劑不良反應及其預防:口服鐵劑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胃部不適和排黑便等胃腸道反應,嚴重者可致患者難以耐受而被迫停藥。因此,為預防或減輕胃腸道反應,可建議患者飯后或餐中服用,反應過于強烈者宜減少劑量或從小劑量開始。②應避免鐵劑與濃茶、咖啡、蛋類、牛奶、植物纖維同服;為促進鐵的吸收,還應避免同時服用抗酸藥以及 H2受體拮抗劑;可服用維生素C、乳酸或稀鹽酸等酸性藥物或食物。③口服液體鐵劑時須使用吸管,避免牙齒染黑。④服藥期間,因鐵與腸內硫化氫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鐵可使大便變成黑色,應告知患者屬正常現象,以消除患者顧慮。⑤強調要按劑量、按療程服藥,定期復查相關實驗室檢查,以保證有效治療、補足貯存鐵,避免藥物過量而引起中毒或相關病變的發生。⑥口服鐵劑后,自覺癥狀可以很快恢復,網織紅細胞于用藥后1周開始上升,10天左右逐漸達高峰,血紅蛋白于2周后開始上升,l~2個月后可恢復正常,但為補充鐵儲備,在血紅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繼續服用小劑量鐵劑3~6個月,或待血清鐵蛋白>50μg/L后方能停藥。
注射鐵劑的護理 注射用鐵劑的不良反應主要有:注射局部腫痛、硬結形成,皮膚發黑和過敏反應。注射部位宜深且經常更換,必要時進行熱敷,避免硬結形成。應注意不要在皮膚暴露部位注射。抽取藥液人空針后,更換一新針頭注射。可采用“z”形注射法或留空氣注射法,避免藥液溢出致皮膚染色。注射鐵劑可有面部潮紅、惡心、嘔吐、蕁麻疹、發熱等過敏反應,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大汗淋漓,甚至過敏性休克。故首次用藥須用0.5ml的試驗劑量進行深部肌內注射,同時備用腎上腺素,作好急救的準備。若1小時后無過敏反應,即可按醫囑給予常規劑量治療。注射時應備好腎上腺素,以便嚴重反應時緊急搶救。部分患者用藥后可出現尿頻、尿急,應囑其多飲水。
2.4.2 心理護理 注意觀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做好心理護理,在生活上給予關心照顧,精神上給予安慰鼓勵。貧血的患者由于記憶力減退,導致學習、工作能力下降,易產生焦慮心理,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調節好心態,使其恢復正常。
3 討論
護士應幫助患者及家屬掌握本病的有關知識和自我護理方法,避免造成缺鐵的因素,對高危人群可采取小劑量預防性給藥。輕度貧血者可照常工作,注意休息和營養。中度以上貧血活動量應以不加重疲勞感或其他癥狀為度,待病情好轉逐漸增加活動量。切實遵循飲食治療原則和計劃,注意食品結構搭配。
參 考 文 獻
[1] 葉任高.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2] 尤黎明.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文章標題:對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護理觀察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3252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