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10-23 16:14 熱度:
慢性心功能不全簡稱心衰,是臨床常見病及多發病,主要是心臟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心臟收縮力與舒張壓減弱,造成心臟泵血作用減弱,無法滿足機體所需,進而產生的伴活動能力減弱的心室功能障礙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為運動耐量受限的呼吸困難、疲乏,肺充血、肢體水腫等。
摘要:目的: 探討加味四君子湯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我院2011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1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80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單純西藥治療,觀察組在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加味四君子湯,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為76.2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結論: 加味四君子湯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湖南中醫雜志,加味四君子湯,慢性心功能不全,療效
本病多見于中老年、感染及心臟基礎疾病患者,可誘發其他臟器功能障礙,預后差,病死率高,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療主要以強心、利尿、擴血管為主,療效欠佳,且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與洋地黃中毒[1-2]。近年來,中醫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開始受到臨床重視,本研究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中醫加味四君子湯療效顯著,現將具體情況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2月~2014年4月來我院就診的160例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80例。所有患者均根據病史、生命體征、心電圖、心臟彩超、X光等確診為心功能不全,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與《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關于心功能不全的診斷標準,其中觀察組男48例,女32例,年齡37~86歲,平均(58.7±6.4)歲;病程 0.2~28年,平均(6.57±0.82)年;病因:肺心病52例,風濕性心臟病10例,冠心病7例,高血壓性心臟病6例,擴張型心肌病5例;右心衰 71例,左心衰9例;心功能分級參照美國紐約心臟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心功能Ⅱ級22例,Ⅲ級40例,Ⅳ級18例。對照組男49例,女31 例,年齡36~85歲,平均(58.2±6.5)歲;病程0.3~27年,平均(6.56±0.76)年;病因:肺心病54例,風濕性心臟病9例,冠心病 6例,高血壓性心臟病5例,擴張型心肌病6例;右心衰72例,左心衰8例;心功能分級參照美國紐約心臟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心功能Ⅱ級26 例,Ⅲ級35例,Ⅳ級1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因、心功能分級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常規強心、利尿、擴管劑、抗感染等西藥治療,口服氫氯噻嗪12.5mg/次,3次/d,口服依那普利5mg/次,1次/d,口服地高辛 0.125mg/次,1次/d,口服消心痛10mg/次,3次/d。抗感染藥物則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選擇二聯以上藥物治療,所有患者均治療2個周。觀察組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加味四君子湯,處方:紅參15g,白術12g,茯苓12g,炙甘草12g,黃芪30g,桃仁12g,當歸10g,花蕊石 15g,隨證加減,咳嗽咳痰加桔梗、杏仁;痰中帶血者加三七粉、藕節;畏寒、動則氣急加仙靈脾、肉桂;脘腹脹滿加木香、砂仁;大便溏池者加焦山楂。水煎服,1劑/d,早晚2次口服,共治療2周。
1.3 療效評定
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心功能達1級或進步2級以上;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心功能進步1級但未達Ⅰ級;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或加重,心功能無改善或加重,或患者死亡。總有效率=(治愈+顯效)/總病例×100%。
1.4 統計分析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取x2檢驗,顯著性水平σ=0.05。
2.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為76.2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具體數據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3. 討論
慢性心功能不全屬中醫心悸、水腫、咳痰等范疇,其早期病理改變為心氣不足,心臟居于五臟之首,統領、協調各臟腑功能活動,而人體全身血脈的正常運行也依靠心腎陽氣的不斷推動與固攝。若心腎陽氣虛,鼓動無力,必會導致氣滯血瘀,淤于心脈則會出現心悸、唇甲青紫、面色瘀暗、舌有瘀點等。血脈瘀滯,長此以往可耗損腎陽之氣,加重心衰。慢性心功能不全雖病位于心,但與腎、肺關系密切,可累及肝、脾等[3]。鑒于此,本病治療旨在改善患者氣虛血瘀,故益氣活血法可起到顯著療效,本研究采取加味四君子湯,該要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書中記載“治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大宜服之。人參去蘆,甘草炙,茯苓去皮,白術各等分,右為細未,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常服溫和脾胃,進益飲食,辟寒邪瘴霧氣”。本研究中主要藥材有紅參、白術、茯苓、炙甘草、黃芪、桃仁、當歸、花蕊石,主要功用為益氣健脾、益氣活血。方中紅參為君藥,健脾養胃、甘溫益氣;白術為臣藥,益氣健脾、利水燥濕、固表止汗,茯苓為佐藥,性甘淡,健脾滲濕;炙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加黃芪、當歸,可補氣益衛;桃仁性溫味甘,可補腎助陽,斂肺補肺;花蕊石化瘀利水。古籍記載的四君子湯主治虛弱之癥[4],本研究在此基礎上加用黃芪、當歸、桃仁等,旨在加大補氣健胃利濕之功效,同時兼顧益補腎肺。諸藥合用,共奏補脾益肺、補腎斂肺、培土生金、活血化瘀之效。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加味四君子湯可增加機體免疫力,穩定機體內環境。紅參、黃芪、白術均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作用,提高機體抵抗力,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提高胃粘膜屏障作用,避免病邪入侵。紅參、黃芪可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強腦、心、腎等臟器耐缺氧能力,糾正心衰,增強腎灌流量。桃仁可活血化瘀,使胃粘膜血液循環得以改善,促進炎癥病灶的消退,治療后患者精神得以改善,食欲增加,水腫消退,心音有力。
本研究通過對比發現,聯合使用加味四君子湯的患者效果更為顯著,標本兼治,可從根本上改善患者全身功能,提振陽氣,使病情轉危為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燕,馬振.參附注射液結合運動療法治療心功能不全36例[J].陜西中醫,2010,31(06):649-650.
[2] 李安明.益氣活血湯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30(03):183-184.
[3] 袁寶瑞.氣血痰愈湯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52例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09(06):671-672.
文章標題:湖南中醫雜志投稿加味四君子湯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臨床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330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