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1-12 09:39 熱度:
摘要:《圣經》全集可以分為《舊約》和《新約》兩個部分,而在這兩部分的內容雖有不同之處,但并不是孤立的自成體系,前后有著一定的相關性。現就《舊約》—創世紀》和《新約—馬可福音》這兩部分關于人神關系做比較分析,主要從三個部分著手:一,《舊約》與《新約》中的神定位不同;二,《舊約》與《新約》中神跡不同;,三,二者的相關性與繼承性。
關鍵詞:《舊約》,《新約》,耶穌,神人觀
一、《舊約-創世紀》與《新約-馬可福音》中神的定位。
(一)、《舊約》中的耶和華
在《圣經》一書當中,神從《舊約》中抽象化的形象到《新約》中神人合一的形象(耶穌)可謂是經歷了重大的轉變,在《舊約》當中神耶和華被視為唯一的神,而耶和華的神的形象,人又是看不見的,只有神指定的先知才能與神對話,領悟神的旨意。雖然神跡對人的顯現是通過之后亞伯拉罕到摩西再到以賽亞先知來實現,但終歸這些先知是人而不是神,是一位神對人的不同展示。在《創世紀》中,神耶和華六天創世造人,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高于其他萬物的人,讓人住在伊甸園里,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創世紀 》1:27-30)中,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的一切種子的蔬菜,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于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并各種爬在地上的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它們做食物。”可見,神耶和華對于人是寵愛有加。
因此,從《創世紀》一章我們可以看出,神的形象既可以看成是父與子關系,又可以將看成一位絕對的統治者,神通過立約來建立人與神的關系,而人對于神的約定需完全的服從,信仰唯一的神耶和華。這一點從摩西十誡中有所體現,并且神對人的旨意都是通過先知來傳達,神是不被人看見的。從而我們也可以看出,神對于人來說是至高無上的,需要人的絕對信仰與服從。
(二)、《新約》中彌賽亞
與《舊約》中絕對的神 耶和華至高無上的形象不同,《新約》中耶穌的形象更多的體現了基督教“愛”的道德倫理原則。耶穌作為神的化身,上帝之子,彌賽亞的形象在(《馬加福音》中有多處提到,但對于耶穌自己是否承認自己就是彌賽亞,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耶穌從沒有自己稱自己為彌賽亞”;有的認為“耶穌認為他是彌賽亞,但是從來沒有稱過。”[1]我比較認同后者的觀點。因為在這一章中多處提到耶穌自己承認自己是彌賽亞,但是并沒有這樣稱過,例如在(《馬可福音》5:1-20)中提到耶穌人趕鬼,耶穌不僅允許這個人稱呼他為“至高上帝的兒子”而且對這個人說:“你回家,到你的親屬那里,將主為你所作的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耶穌并沒有使用“彌賽亞”稱呼自己,因為這樣會讓他的聽眾聯想到一位地上的君王和一個新的政治國家,而對于耶穌來說,比起彌賽亞來說,似乎耶穌更喜歡“人子”的稱呼,正如在(《馬太福音》20:28)中所說“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贖價”。而“人子”的形象恰恰說明了耶穌作為神的化身,和人的關系上更多的體現的是和諧的、“慈父”愛人的形象,《新約》中也把“愛”作為道德的基本原則。
二、《舊約》和《新約》中的神跡不同。
通過第一部分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無論《舊約》中的神 耶和華還是《新約》耶穌,二者在本質上都是神,雖然在對人的關系上有所不同,但神對人們的應許以及人們的感知神,都是通過的神跡顯現,來加深人們對神的信仰。而這兩部分關于神跡的施展都是從神對人在恩澤—懲罰—救贖三個方面來論述,但具體的神對人的態度以及神跡的施展范圍是有所不同。
(一)、《舊約》中的神跡側重賞義罰惡,體現的是全知全能的神。
在《創世紀》中神 耶和華起初和人的關系可謂是和諧的神人關系,神偏愛人,讓人優越與其他萬物,無憂無慮地生活在伊甸園,但由于人的墮落,背棄了神的旨意,亞當和夏娃被迫離開了伊甸園,他們的后裔于是開始經歷了無數的災難,而這無數的災難又是人惡的結果,例如,神看到人們的身上充滿著罪惡,耶和華便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后悔了。”(《創世紀》6:8)于是他決定發一場洪水除滅地上一切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所幸的是,只有挪亞是個義人,蒙受神的恩典,在方舟里保全了一切。可見神并沒有完全的致人于死地,他又不斷的減輕對人的懲罰,以慈愛和恩典來拯救人類。在洪水退去,神又遇挪亞以其后裔立約,同時也與方舟里的動物立約:“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了。”(《創世紀》9:11)
從神的開始造人,至人類的墮落,再到神的救贖,這一個過程,神作為最高的神的貫穿始終,雖然也會偏愛義人,讓挪亞、亞伯拉罕成為他的選民,作為他的先知來代替神實現神的神跡。但是,做為最高的神,唯一的信奉對象只有耶和華。
(二)、《新約》中神跡側重以德報怨,彰顯神“慈愛”的一面。
與舊約中“賞義罰惡”的主題不同,耶穌極少施行懲罰罪惡的神跡,他與人間黑惡勢力的斗爭采取了“以德抱怨”的方式,即便是自己在受刑的時候,面對兵丁的戲弄與兇殘,耶穌說的更多的是饒恕這些人。
三、《舊約》與《新約》的相關性與繼承性。
通過前兩部分的比較,可以看出,在《舊約》和《新約》當中,神人關系之間的有著很大的不同,而神的形象從絕對的主宰者到為人們的救贖者的轉變,也正是后來基督教得以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這兩部分又不是獨立的自身體系,二者之間也有許多的相關性和繼承性,第一,無論舊約中耶和華,還是新約中的耶穌,雖然給人兩種不同神的形象,但是神都是通過神跡來彰顯自己,實現人們的應許。第二,新約中的神跡大多在舊約中找到它的原型,新約繼承了舊約中一些傳統,例如,在(《馬可福音》6:45-52)門徒們所坐船只因風浪太大無法駛近站在岸邊的耶穌,而耶穌卻履水而行,風浪頓時平靜下來。在《創世紀》中也曾用洪水懲罰有罪的人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把海或其他水域看做是神的征服對象,是新約中從舊約中繼承下來的傳統。
參考書目:
[1]{英}約翰.德雷恩(John Drane) 《新約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68
參考文章:
1、《舊約》中神一人關系的重心變化 玉溪師范學院中文系,王玉琴趙江
2、《圣經》中人神關系的轉變 陸冰心 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
3、從《舊約圣經·創世記》的史前史敘事看神人關系 張天圣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
4、《彌賽亞觀念考論》梁工
5、《新約圣經中的神跡及其歷史影響 》林中澤
6、《新約》道德性與《舊約》律法性的思想差異 周衛濤 南陽師范學院
7、《罪的定義:從舊約圣經到新約圣經》陳建明
文章標題:《舊約—創世紀》與《新約—馬可福音》關于神人觀比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zhexue/1548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