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4-08-19 15:33 熱度:
1998年導演徐耿的兒童電影《草房子》問世,這部融合人生情懷與理想情懷、融合生活之愛與人類之愛的作品讓觀眾在笑容和淚水中,在感動和追憶中重溫童年的純真美好。
摘要:《草房子》是出于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富于藝術個性和人文品格的導演之一――徐耿之手,它不是童話式的作品,而是一個成年人的童年記憶!恫莘孔印吠敢曋篮愕耐昵閼眩巧钪異、人類之愛的化合,是人生情懷與理想情懷的化合。它感動的是今天的孩子,也感動今天的成人,以一種與通常的說教式的兒童電影迥異的方式,帶給我們笑中帶淚的深切感動和對童年滿滿的追憶。
關鍵詞:快速發(fā)表核心論文,《草房子》,童真世界,表層意義與深層意義
一、寫實與戲劇的完美結合
從影片的表層意義場來說,該影片是一個集寫實與戲劇于一身的兒童影片,說其是寫實是因為,該影片給人以極其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感覺,就像那個時代的鄉(xiāng)村小學,該影片不刻意凸現(xiàn)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性,而使用貌似偶然的結構原則,但利用空間和時間的擴張性,使事件的流程得到充分的細致入微的展示。說它是戲劇是因為該影片在注重故事性的同時,力圖掩蓋任何人為的痕跡。通過在空間與時間上的收縮,使各個事件之間凸現(xiàn)出因果關系,原本只是故事卻讓觀眾誤認為生活本就如此。
這里沒有偽造的民風民俗,沒有表面化的人際沖突,更沒有任何驚險、刺激。故事在平淡、舒緩中展開,鏡頭運動亦呈顯平穩(wěn)、順暢。從構筑故事,到置景、服裝、道具(如影片中厚重的油紙傘、獎品筆記本等),以至于畫面色彩、光效等,都消溶于草房子的原生色――自然、質樸之中。該影片展現(xiàn)的模糊而假定的背景,令人放棄將影片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的沖動。事實上,這類影片依然表達了一定的價值觀念,用人類童年時分的單純和善良,給浮躁麻木、最初美好善良的情愫逐漸缺失的現(xiàn)代成年人一醍醐灌頂?shù)恼鸷场K^為遵循線性結構的原則,表現(xiàn)出70年代鄉(xiāng)村小學日常生活中真實紀錄的縮影,當然,該影片并不排斥插敘、閃回等非線性因素,但這些因素在影片中的使用及其有限,不占主導地位。比如桑桑生病退學了,經過曾經讀書的教室外時,趴在爸爸背上去尋醫(yī)的他,在閃回段落出現(xiàn)前,導演先用推鏡頭的手法,呈現(xiàn)出極具主觀氛圍的特寫畫面――教室內一雙雙眼睛的大特寫。在這個縮小距離的過程中,使觀眾逼近人物,仿佛即將進入其心靈世界。在這個心理預備的基礎上,采用“化”的剪接手法,柔和地游離到外在的閃回片段中。當閃回片段結束后,亦是采用“化”的手法,重新回到主結構,再通過拉的鏡頭,仿佛是從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返回了客觀現(xiàn)實世界。這種處理方式不管閃回片段的容量是多少,都不影響主結構中時空的完整性,他的行為在主結構中的這一點被打斷,仍會從這一點得到繼續(xù)。
二、巧妙的人物性格塑造
該影片謀求呈現(xiàn)多條線索或多個故事,比如桑桑和杜小康直接的情感變化、桑桑對紙月朦朦朧朧的情愫、桑桑和爸爸感情表現(xiàn)形式的轉變、陸鶴的尊嚴抗爭、紙月的身世、杜小康的家庭變故等。只是導演并不采用一個一個故事進行敘述的單一線性結構,而是在眾多故事中來回跳躍地敘述,這種所謂“平行敘事”的方式,是一種復雜的線性結構,雖然單個故事或線索被時時打斷,但就總體來看,每一故事或線索仍然保持了時空線性發(fā)展的特征,在形式上偽裝寫實,骨子里卻充滿懸念、沖突,以寫實技巧將影片的旨意變得更具吸引力。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現(xiàn)象。在該影片中,人物要么成為推動劇情的工具,要么成為故事展示的中心。作為為推動劇情工具的人物,實則是情節(jié)的載體,人物塑造著力于使之成為活化事件的觸媒,即帶動整個故事的發(fā)展,交織各種線索,不斷為此事件進入彼事件提供借口。
那個家境優(yōu)越,擁有一輛全班同學都艷羨的自行車的杜小康,從一開始就不會像其他同學一樣,用車來做為籌碼去摸陸鶴的光頭;這樣的一個小男孩,便自然也會在發(fā)生麥場失火那么大的事情的時候,敢于一個人擔當;這樣的一個成熟懂事的男孩,也就自然會在家道中落校門口擺攤時,拒絕桑桑無償?shù)膸椭谏I=o他錢時說出,“你得買點東西才行”的話來。而這一切都順理成章的為桑桑有一天突然意識到杜小康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提供了理由和說詞。而年齡稍小一些的桑桑,他搞怪熱心的個性和保護紙月的時候“寧死不屈”的性格,也為他成為蔣老師和白雀的信差,他最終成為一個敢于喝最苦的藥,敢于像爸爸承認當年的過失,埋下伏筆;還有光頭的陸鶴,他對尊嚴的捍衛(wèi)、倔強的性格;紙月的懂事和逆來順受等等,所有的人物性格的塑造,都是在解釋整個影片中一切偶然中的必然性,讓人置身于這是活生生的生活的臆想之中。
三、平和淡然的敘事特征
影片呈現(xiàn)的世界更像是現(xiàn)實生活,沒有充滿戲劇矛盾的二元的空間形態(tài),因在表面上失去了明顯的對抗因素而顯得平和淡然。這些人物從效果上更像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的人,而不是任何經戲劇化處理后抽象概念的產物。該影片的人物性格矛盾取自人類先天的自我天真――對所謂真善美境界的理想化追求,與社會現(xiàn)實復雜性之間不可調和的沖突。因而這類人物的性格矛盾更深刻,因為他們面對的困惑就是我們面對的困惑,而這種困惑根本上是沒有出路的。因此,影片采用開放式結尾,就像桑桑在草房子頂上對著空空的教室念同學和老師的名字,那些聲音洪亮的答道聲不過是內心的一種期盼,而現(xiàn)實生活中沒人知道他們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就像最終帶走紙月,連同紙月命運一同帶走的中年男人一樣,他真的是紙月的爸爸嗎?若真是,那苦命的紙月接下來的命運終于讓我們稍稍放了心,可是,影片終究也沒能給我們一個確定的答案。
從該影片的深層意義場和核心意義場來說,導演把質樸動人、散發(fā)著泥土水草氣息的鄉(xiāng)村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內涵不著痕跡地融合在故事文本中。含蓄蘊藉的敘事基調,婉約幽怨的審美品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該片故事切入的方式,即桑桑的視角。草房子是質樸、清貧的象喻。它不像現(xiàn)代建筑那樣氣派、豪奢,也不像以往電影中常見的林中木屋那樣古雅、浪漫,從根本上說,那是一個排斥浪漫與溫情的年代。草房子既是那一年代的縮影,又是影片風格基調的指認。
四、故事背后隱含的理性思考
影片中其貌不揚的禿鶴,他的自卑情結在屢受周圍同學的冷落后,激變?yōu)榉纯剐睦恚跁俦荣愔械膼鹤鲃”憩F(xiàn),正是這種反抗心理的外化;而到他參加文藝演出,重新拾回失落的尊嚴后,一個人躲在湖邊放聲痛哭的那場戲,除了震撼我們的心靈外,亦使我們在振聾發(fā)聵之余陷入深思。桑桑與他父親桑喬的感情交流,桑喬的榮譽感都 實實在在折射出那一年代政治文化、道德范式的色彩。編導把這一切十分客觀地展示出來,我們的思緒在受到那種文化氛圍浸淫之時,并不沉湎于懷舊,真正扣動我們心弦的是故事內蘊所引發(fā)的理性思考。
在桑桑的敘事視角中,他所流露出來的自省意識尤具有警策作用。桑桑與杜小康先是在草場上玩自行車,到后來兩人燒稻草煨紅薯――這當中多少帶有小孩子的玩鬧心理,卻不想闖了大禍:由于突然起風,草場失火并殃及村莊。事后,校方追查肇事者,關鍵時刻杜小康挺身而出,承擔了責任,而桑桑則沒有勇氣承認。這件事深刻在桑桑的記憶中,并使他內疚很久。誠實是做人的美德,而當誠實屢遭玷污,甚至于招致萬劫不復的災難時,真誠便被圍裹在厚重的保護色之中。編導隨意摭拾了桑桑母親讓他到小賣部賒賬購買醋與白糖的細節(jié),由此折射出當時物質匾乏、生活清苦的嚴峻現(xiàn)實。在那個人性的荒原中,真情迷失不是司空見慣之事?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所感受到的卻是在當今這個吃穿不愁人民生活富足的社會最難感受到的東西――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與平凡生活中彼此間所帶來的那份最溫暖的感動。這不得不讓每一個觀影的人們陷入沉思!
文章標題:快速發(fā)表核心論文《草房子》的影像式建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wenxue/223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