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29 16:47 熱度:
讀《史記・項羽本紀》,心中常常涌起某些疑團,如項羽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是否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項羽一直認為自己在打仗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為了證明這一點,他特意通過“東城快戰”證明自己“所當無敵”。但常識告訴我們,天下沒有常勝將軍,更何況一個人身經七十余戰?通過細讀《史記・項羽本紀》,筆者的確發現了一些問題。
摘 要:《史記・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以及項羽本人對項羽武力的渲染并不屬實,項羽在很多戰斗中都失敗過。本文以垓下之戰為例,分析項羽與漢軍在作戰方面的得失,進而分析司馬遷為什么要極力宣揚項羽的武力,得出《史記・項羽本紀》既是司馬遷表達對漢武帝愛意的一篇文章,也是宣泄不滿的一篇文章,還是一篇對漢武帝勸諫的文章。
關鍵詞:核心論文發表,項羽,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漢武帝,武力
1.《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籍長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可以看出他的確天賦異稟。但他也有另外一面,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他的理由是,“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興趣所在,他是不是就真的學萬人敵呢?“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可以看出項羽志大學淺,沒有恒心,動輒改變主意。這種性格他一生也沒有改變,無論在他得意時還是在失意時。這對用兵之人來說確實是大忌。
2.如果真如項羽自己所說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么他的戰利品應該是很豐厚的。起碼地盤應該越來越大,人數應該越來越多,何至于帶著遠少于漢軍的兵馬被圍困在垓下?可見“所當者破”是個虛構的傳說。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項羽對戰爭勝敗的定義與其他人不同,他認為自己獲勝了,那么自己就真的獲勝了。這大概可以看作是一種精神勝利法。
3.《史記・項羽本紀》有這樣的記載,“沛公、項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還攻外黃,外黃未下”;“秦果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沛公、項羽去外黃攻陳留,陳留堅守不能下”;“楚起于彭城,常乘勝逐北,與漢戰滎陽南京,索間,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漢果數挑楚軍戰,楚軍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馬怒,渡兵汜水。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楚國貨賂。大司馬咎,長史翳,塞王欣皆自剄汜水上”。
從以上資料可見看出項羽作戰并非無可挑剔,更不是未嘗一敗。項羽參與的許多戰斗,具體作戰情況如何現在很難找到詳細的史料。但《史記・項羽本紀》中對垓下之戰寫得相對詳細,從垓下之戰我們可以看出項羽用兵的一些不足。
項羽被圍垓下,漢楚大軍處于相持階段,在“四面楚歌”聲中,項羽對形勢作了錯誤的判斷,進而做出錯誤的決定,“直夜潰圍”,于是和大部隊失去了聯系,因此潰敗。作為高明的統帥,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可派人打探一些虛實,可以通報全軍那只是漢軍的詭計,還一定要鼓舞士氣,但項羽沒有。這不能不說是主帥的失責。這是此次戰斗中項羽的第一個不足之處。
在逃跑的過程中,項羽繼續犯錯誤。從“直夜潰圍”,“平明,漢軍乃覺之”,可以看出他沖出重圍之后很長時間漢軍才追擊。他有足夠的時間渡江,但是他再次犯下兵家大忌。迷失道后,田父紿曰“左”,他深信不疑,居然沒有作進一步地分析而慌不擇路。結果 “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這是第二個不足之處。
項羽考慮不得脫身后,作“東城快戰”。項羽等人幾進幾出,如入無人之境,然后才欲東渡烏江。在絕境中居然逞匹夫之勇,浪費精力。在“東城快戰”中,項羽對敵我形勢作了錯誤的判斷,認為不得脫身,但實際上卻脫身了。而且不擇時宜地好勇斗狠。這是第三個不足之處。
遇到烏江亭長后,亭長帶來了好消息,“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并且對項羽分析了渡江的益處,但項羽卻用拔劍自刎來回應。項羽在逃跑過程中,進退思想時時斗爭,不停反復,這與他少時學書、劍、兵法的態度是一致的。有機會渡江而不渡。這是他的第四個不足之處。
項羽認為“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實際上在逃跑的過程中項羽比漢軍先出發很久,占據時間上的優勢,這叫占據了“天時”;然后遇到一個只愿意渡他過江的亭長,有江作屏障,這叫“地利”;有人愿意渡他,這叫“人和”。項羽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這樣的優勢卻被他揮霍殆盡。可以說項羽的失敗確實和“戰之罪” 有關。
再看漢軍,用項羽的話說漢軍應該是被他打得潰不成軍才是,但實際上漢軍的人多了,地也多了,逐漸扭轉了最初的不利局面。韓信在整個圍殲、追擊的過程中表現了與項羽不一般的冷靜、成熟。我們也可以從垓下之戰中看出韓信等人用兵的策略。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出項羽失敗的原因并不是“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垓下之戰中,“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這時候漢軍的作戰策略是“圍而不殲”。這是第一個高明之處。
韓信并不低估被困的楚軍的戰斗力,用“四面楚歌”之計策,攻心為上。恰當地估計對手,瓦解對手的軍心。這是第二個高明之處。
在垓下之戰中,有些很重要的細節問題一直未被讀者甚至研究者重視,但通過這些細節的確可以看出漢軍的用兵策略。如“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之”究竟指代什么?是指漢軍發現有人跑出去了,還是指漢軍發現項羽跑出去了?筆者認為當屬后者無疑。前文也提到了“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八百騎兵沖出重圍且讓守軍毫無知覺,這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那只有一種可能,深夜守軍發現有一隊人馬沖出重圍,立刻告訴主帥,但主帥并不知道具體情況,如逃出者是誰等。況且夜幕中兵情難測,于是漢軍主帥沒有輕舉妄動,認為有人跑了就讓他跑了,只要楚軍大部隊仍被困就可以了。到天明發現逃出的是項羽,漢軍立刻做安排,讓灌嬰帶五千人馬去追。雖然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仍盡力去追,又只派五千人。漢軍處變不驚,抓大放小。這是第三個高明之處。 項羽在與韓信的交鋒中,用兵可謂完敗。
司馬遷在分析項羽敗因時,寫道“自矜攻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批判了項羽剛愎自用的性格和其窮兵黷武的行為,對項羽“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這種觀點很不屑。值得一提的是司馬遷沒有批判項羽的戰斗能力,這里的“用兵”聯系上下文可以發現,指的是窮兵黷武。
總結項羽的失敗,可以說這是他性格的失敗,是迷信武力、窮兵黷武的失敗,同時也是作戰不高明的失敗。很多人都忽略了最后一個原因。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司馬遷以及項羽本人對項羽武力的渲染并不屬實。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明明多處列舉了項羽的作戰不利,但字里行間卻盡力渲染項羽的武力。項羽在窮途末路的時候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可以理解為他是在維持最后一點尊嚴。但寫史高手司馬遷也這樣渲染項羽的武力,這就需要引起讀者的深思了。
司馬遷有這樣的觀點,“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他寫《史記》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罔羅天下放失之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如此看來司馬遷寫《史記・項羽本紀》至少有這樣的兩個目的:一是要抒發自己的某種心理;二是作為歷史的借鑒。
如果聯系時代背景,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司馬遷如此寫《史記・項羽本紀》的目的。當時漢武帝劉徹好大喜功,迷信武力。如項羽一樣,“欲以力征經營天下”“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司馬遷不幸成了漢武帝這種性格的犧牲品。他對漢武帝要說的話何止千言萬語,卻又不能明說。
所以,司馬遷寫《史記・項羽本紀》,充分肯定項羽的武力,認為“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實際上在告誡統治者,武力強大如項羽尚且身死東城,一般人更不可迷信武力,剛愎自用。如果項羽的武力不足夠強大,告誡意義顯然不夠強。
司馬遷對項羽的情感是復雜的,有不滿的一面,卻也有崇拜的一面。在字里行間都可以看出他對項羽的愛慕之情,而且將項羽寫進了本紀。我們可以大膽推測,司馬遷在寫項羽時融入了對漢武帝的感情,他對漢武帝是又愛又恨。可以說《史記・項羽本紀》既是司馬遷表達對漢武帝愛意的一篇文章,也是宣泄不滿的一篇文章,還是一篇對漢武帝勸諫的文章。
項羽至死不承認“戰之罪”,是為了維護最后一點自尊。司馬遷不寫項羽的“戰之罪”,宣揚項羽的武力,是想借寫強大的項羽的命運來抒發心中的郁結,而讀者通過閱讀《史記・項羽本紀》感受到了悲劇的力量,司馬遷在寫史,讀者在欣賞文學。司馬遷在寫項羽的武力時,極盡夸張之能事,但又不是毫無原則地歪曲事實。他早已經用文字寫出了事實,讀者只有通過細讀的方式才能發現其中的奧妙。好的作品都需要細細品味,從來就不能一眼看透。
參考文獻:
[1]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二十四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廖錦生.《鴻門宴》項羽性格補議[J].語文教學之友,2009,(4).
[3]王錦川.從《鴻門宴》看項羽的性格缺陷[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1).
[4]王建穩,諸雨辰.解讀《項羽之死》的悲劇意蘊[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3,(1).
[5]楊勝海.淺議項羽悲劇及社會意義[J].中學語文,2010,(4).
[6]吳貴陽.項羽悲劇的生命意義[J].中學語文,2010,(6).
[7]吳夏平.項羽敗因論[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
文章標題:核心論文發表項羽“非戰之罪”辯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2300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