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5-02 09:24 熱度:
【摘要】總體上看“文化城市”建設,分為文化傳播形態全面革新與塑造城市文化核心兩大部分。傳播形態包括:發展網絡文化與短信文化、發展時尚文化、打造拳頭媒介品牌文化、塑造形式可感的文化品牌。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核心包括:培養良好的城市品格、體現人文精神關懷弱勢群體、重視培養城市文化中堅力量。文化城市建設需要多途徑發展,長期規劃,克服短期效應,全方位多角度培育“文化城市”。
【關鍵詞】聊城,文化城市,發展途徑
“文化城市”是城市建設理念的最高境界和最先進的理念,真正的“文化城市”既能為人們棲居生活提供物質空間,又能為人們真純的心靈棲息提供文化空間。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中說,我們現在必須設想一個城市,不是主要作為經營商業或設置政府機構的地方,而是作為表現和實現新的人的個性——“一個大同世界的人”的個性的重要機構。芒德福曾說,城市是一個社會行為的劇場。目前,全國各大城市都在興建或重塑“文化城市”,居于魯西北中心的聊城,更應重視文化城市的全面建設,下面就文化城市建設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文化傳播形態全面革新與升華
(一)發展網絡文化與短信文化。(1)當今文化產業發展的新亮點無疑是巨大的網絡服務業,它能極大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聊城市目前能在網絡上可以搜索到的大型門戶網站并不多,被政務網載錄的部門網站、企業網站也不足百家。私營民企、個人興建的網站雖有一些,但無法體現出聊城市的文化城市品味與定位。如果這些網站集群能夠統一協調,在文化品牌的映現、建造中充分體現文化特色,那么,它將會對文化城市的打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2)依托電信業,發展手機短信息文化服務業,即拇指文化產業,在節假日、特殊節慶日,宣傳聊城的文化特色、文化品牌、精神文明新風尚。(3)著力培養專門人才開發幾個重點的電子游戲,以地方歷史故事改編成文化游戲,開拓網絡文化傳播新形式、新途徑。
(二)大力發展時尚文化。一個城市的發展程度能從全民精神風貌上洞觀,而最具代表意義、顯而易見的文化符號莫過于時尚化程度。如果一個城市高樓林立,而平民百姓無論從服飾、飲食、汽車、歌曲、影視都不跟隨潮流,缺少時尚小元素,比如街舞、街頭籃球、滑板、輪滑、BMX小輪車等街頭運動項目,或沒有搖滾音樂、流行舞曲,無前衛的娛樂交流場所,顯然不能成為多元的文化群落,不能體現城市的都市化,無法吸納更多的“移民”入駐聊城,它需要隨時捕捉時尚新元素,并隨時填補并著力扶植文化時尚新元素,做到有的放矢,使時尚文化全面發展。
(三)打造拳頭媒介品牌文化。聊城傳媒應全力打造“金色招牌欄目”,如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節目,每一場節目都掀起全民狂歡,打造了“媒介奇觀”。聊城傳媒應在節目的設計上、選材上、制作上都別具匠心,努力培植一個“金色招牌”。打造一至二個,反映聊城本土文化的電視劇或電影,強調聊城的文化特色,起到強撼的文化傳播效應。在歷史的宣傳點上大作文章,深度挖掘,演繹生發,以紀錄片的形式或是其他形式,不斷地“發現聊城”,推廣聊城。
(四)塑造形式可感的文化品牌。聊城市是中國最早的發祥地之一,早在遠古時代就是東夷人活動的地方,后來被融入華夏部落。境內發現了豐富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聊城市被確定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聊城市古代建筑較多,有明代的光岳樓,清代的山陜會館、海源閣藏書樓,宋代的鐵塔,臨清有清真寺、鰲頭磯、舍利塔,陽谷有武松斗殺西門慶的獅子樓、阿城鎮的海慧寺、古阿井,高唐有梁村塔、文廟,冠縣有柳林的武訓祠等。元明清時期的聊城,富甲齊魯,應運河而興盛。帆檣如林,百貨山積,商業極盛。貢磚、泥塑、剪紙、木版年畫、八角鼓、制筆業發達。《馬可•波羅游記》中對臨清有詳細的描述。可見運河文化是聊城市的命脈,興旺之本。運河元素一直是聊城城市文化建設中的主打元素。聊城近年來提出“城建靚市”戰略思路,強力打造“江北水城•運河古都”、“中華水上古都”城市品牌,制定了“一湖、兩河、一環、五線、十五點”水系規劃,“一城五區”城建規劃,改建了26座橋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聊城的城市文化建設。它如果在細度開發上進一步強化,將能使這一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比如增加水城品牌標識的密度,在城市建設中突出水之曲、水之美,在城市空間重塑中,注重街區空間的收放,體現古典感十足、空間立體的多元變化,適當調整街道的寬窄,在推移中不斷調節視線和心理感覺。如臨湖之船,每每曲而往返,達到“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變化多端的城市架構,配合建筑體的起伏不平的跳動,以突現城市建設的獨特性。目前聊城的部分城建文化中還沒有完全走出普通化的城市格局,仍有千人一面的城市化烙印。聊城不能走普通城市化道路,而應在建筑設計上處處體現獨特地域文化的氛圍。聊城市整體節奏不快,更要體現出休閑宜居的城市風貌。在城建設計上,應統一細化規劃,采用獨特的建筑構造、符號、比例、材料等因素,增加城市建筑的特色,越早行動,越有可能塑造出更多的城市建筑文化元素。聊城還應有自已的標志性“市花”、“市樹”,并在園林建設中著力打造這一特色,在汽車道、停車場、步行街、廣場、花園等公共地段擴大綠化面積,設計別具一格,充分注重古典與美感的體現。還應有自已獨特的飲食文化,甚至適當“創造”、“重組”飲食文化,凝聚推廣特色品牌。當然,聊城除了水文化,還有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紅色文化等,甚至還有休閑文化、公廁文化,重視人居環境的自然、建筑、網絡、社會子系統的關鍵點建設與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入挖掘,立體體現,固化城市特色。還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擴大非營利博物館的建設,場館齊全,群眾活動多種多樣,才可能吸引外地投資,形成強大的移民文化。在舊城區,可以復原文廟、考院、火神廟等古建筑,重新建設觀前街、考院街、十縣胡同、狀元街、道署街、關帝廟街、二府街等,強化地域民族特色,輔設工藝品商店、手工作坊等,恢復節慶、廟會,重塑整體城市格局、細化街巷肌理、強化建筑形制,全力打造出個性的聊城城市文化。城市理念中必須剔除小生產意識價值觀,避免短期行為與短期效益。
二、塑造內蘊強勁的城市文化精神核心
(一)注意培育良好的城市品格。一個城市的內在精神文化的建設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它表現在精神風貌、發展活力、文明程度上。城市文化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物質層,第二個層次是制度層,第三個層次是精神層,第三個層次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要不斷發展其第三個層次的載體,強化地域道德風尚、風俗習慣、民間文藝,挖掘城市思想觀念、城市精神和本土文化,加快形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把市政文化與市民文化統一起來,文化形態與文化精神統一起來。
(二)體現人文精神,關懷弱勢群體,特別是殘疾人。公共場所應設置殘疾人無障礙通道、殘疾人專用升降電梯、出租車備用輪椅等。加強臨街建筑的安全防護。從細節處,體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愛,體現出城市的文明程度。
(三)重視人才教育,培養城市文化的中堅力量。一個城市沒有高素質人才的支撐是缺乏底蘊的,不可能持續發展。所以,文化教育的全面強化就顯得猶為重要。要想從深層打造城市文化,就必須加強學校地域文化教育與市民的文化教育,雙向宣傳并重。
總之,文化城市發展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它需要長期規劃、堅定執著的改革與創新,克服短見,尋根歷史,溯源人文,通過行政長遠規劃與城市市民素質的自覺提升,實現文化城市品味的全面提升。
文章標題:聊城市“文化城市”發展的途徑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1186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