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4-17 09:03 熱度:
摘要:隨著建設住宅、綠色住宅呼聲的日益高漲,許多房地產開發商開始在住宅小區建設的同時進行園林綠化、試圖為住戶營造優美的居住環境。城市建設速度加快,房地產光速般的升溫。老百姓越來越關心我們的周邊環境,尤其是他們居住區的環境。住宅小區的園林設計應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從而發揮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園林分析論文,景觀設計,住宅建設
引言:
“居住”是人類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區是城市社會組織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面對日漸成熟的住宅市場和購房者,市場競爭愈加激烈,隨著經濟的發展,住宅商品化、市場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們居住消費意識的提高,開發商與居民對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關注的層面已由單純的戶型平面擴展到住區的整體環境特色和外部空間設計。
住宅建設與景觀有共同的目的:建設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擁有美好的環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適宜人類居住,城市、建筑、景觀一體化已成為必然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對居住區景觀建設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這些思考對未來居住區景觀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1現代園林設計中的具體要點分析論文
1.1環境感染力
在園林設計中,需要將“景”和“意”有效的融合起來,才能達到所謂的情景交融,以景動情的效果。在現代園林的設計中更是要特別注重環境育人的作用。因為園林對于現代人已經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精神場所,它所表現出的景觀要使人感到積極向上以及有生命力和朝氣的環境氛圍,達到一種人文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綠化設計的目標。
1.2時代特色
在現代園林設計的表現形式中,要盡量達到清新、典雅的效果,并且在尺度上也要掌握得宜。在園林中的綠色休閑場所也要滿足人們使用的一些基本的功能,并且做到簡單樸素、大方,在色彩的運用上也要做到簡單明快,在構思上盡量巧妙一些,引起人們的興趣。在資金的投入方面,要盡量降低成本,要考慮到其經濟性,并且在園林所處地區的人群類型也要有所考慮,體現出設計中的時代特色,可以運用一些時代元素在其中,使人們感受到時代的風格。
1.3因地制宜
在對園林進行總體的規劃設計時,要盡量考慮到季節的變化所呈現出的不同的景觀特點,使得其在不同的季節都能得到很好的互補,在人工和自然的結合方面也要投入較多心力。若要設計生態的園林,那么在園區中就要以森林和喬木為主,然后組成各種不同特色的生態森林區,在一些建筑物之間還可以適當的搞一些灌木或者草坪。園林總是離不開山水的,這也是園林的靈氣所在。就北方來說,每年有五個月份水都是結冰的,就可以利用來建冰場,在南方呢,就可以利用園林或者其周邊的一些環境特色來引水入園,或者就在園中挖池,建造一定規模的水系。在這個水系周圍還可以設計很多豐富的綠化景觀,使其既能改善園林的生態環境,還可以增添一些別致的情境。
1.4造景的要點論文
園林中進行植物造景,就是采用喬木和灌木以及一些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通過藝術的表現手法,同時結合這些植物各自的生長特點來塑造出植物本身的色彩和線條方面的美感來,使得其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并達到互相呼應的效果。在意境的表達中也要創造可以分出層次感和空間感的藝術效果。總的來說植物造景在園林中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表現出時序景觀,也就是植物隨著季節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景致。這種植物的季節變化也會為園林增添一種生命循環,生生不息的觀感,在設計時就要根據植物的季節特性,將不同花期的植物進行合理的搭配,使得其跟隨季節的改變呈現不同的魅力。二是形成一個空間上的變化。植物是一個三維體的,在園林的造景中也是營造一種空間感的主要部分,通過這些植物的空間感的創造,使得人們在不同的視角和視點都可以產生不同的景觀感受。也可以通過園區中的植物組合來營造不同的景點,根據樹木的種類或者大小來組織出不同的空間景觀,從而形成一個層次分明的、幽靜的休憩空間。
1.5服務系統
園林中的社會服務功能也不能忽視,因為它是滿足人們日常活動的基本需求的。在服務的設施上,一定要考慮到人們的需求,比如商業服務設施,就要設置成外向型的,在人流通過的必經之地設置方面人們購買;垃圾桶的設置也要特別注意,不要發生因為堵塞而臭氣熏天的事情。
2居住區景觀設計原則論文
2.1體現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則
景觀設計要充分體現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區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遠,住區景觀設計要把握這些特點,營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環境,同時住區景觀應充分利用區內的地形地貌特點,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自然環境是景觀綠化的基礎,在住區規劃中要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環境、氣候特征,對地勢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樹木的保留要因勢利導,創造具有特色的環境空間。如重慶龍湖“香樟林”小區保留和適當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數十棵香樟樹,營造了小區優美的綠化環境。景觀設計對住區周圍環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遠山,或是引水入區,創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區。景觀設計應與建筑設計有機結合。
2.2明確的功能要求
根據居住行為學的原理,住區的公共景觀設計具有明確的功能要求,它的重點功能是針對嬰幼兒、老年人,因為住區戶外環境是他們主要的戶外活動空間。根據這一前提來確定空間的大小、鋪裝的質感、地面的高差等,這成為很好的著手途徑。同時住區的景觀對所有住戶具有心理調適的功能,給予每個人以家園感,促進社區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區的景觀兼顧了“動”“靜”兩大功能,居住需要“動”,這包括運動、健身,所以居住區會出現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場地,比如兒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廣場都屬“動”的部分,而人們休息賞景,下棋等屬“靜”的部分。在設計時,“動”的區域應安排在遠離住宅建筑物區域,或集中設置,如設置在會所,以免干擾居民的正常休息。
2.3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有機結合才使得整體具有更加真實感人的持久魅力
建筑的風格是景觀設計風格的基礎,景觀設計的風格取向必須考慮建筑的特色。如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區,建筑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語匯,景觀設計應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勢”“隨高就低”的藝術效果;如深圳萬科房地產開發的深圳“第五園”,原創現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現代中式住宅院落,讓天井、前庭、后院出現在現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體規劃設計上,對中式傳統住宅形式進行現代手法的演繹,展現了項目對實現人文自然的現代中式居住觀的追求和探索,整個項目給人一種古樸典雅而又不失現代的親和感。
2.4強化中心、創造層次感和圍合感
住區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應著重于強化中心景觀;層次感是對住區環境設計好壞的重要標準,住區景觀設計應提供私密空間,并且各層次之間應有平緩的過渡。住區中公私動靜變化細致,應努力營造一個“圍而不閉,疏而不透”的空間氛圍。實踐表明:同單靠建筑的圍合相比,利用景觀手法進行圍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對塑造應與空間性質的不同而細致地變化。一般說來,公共空間(入口廣場、休息廣場、主題景觀、觀賞草坪)的設計線條動感,顏色艷麗,強調太陽光的照射、舞臺暗示,體現“人看人”(交流渴望)的樂趣。隱秘空間(人戶門廳、宅前綠化、屋頂露臺)的設計則側重靜謐的感受,需強調陰影、構造的細節,采用導熱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視線遮避。
2.5人性化的設計原則論文
人性化的設計原則,在外部空間景觀設計中,還表現為滿足居民的心理需求,為此將外部空間景觀環境塑造成具有濃郁居住氣息的家園,使居民感到安全、溫馨及舒適,產生歸屬感,被居民所認同。人性化設計原則即想居民之所想,居民之所需。在設計開始前,應對整個居住區進行朝向和風向分析,以利于組織好居住區的風道。在景觀規劃階段需考慮到向陽面和背陽面的處理,人們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對的遮陽,還有提供和設置娛樂交流的場所。
2.6生態的設計原則
生態設計的思想應自始至終貫穿于環境設計的全過程。生態性原則是根據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構想,使外部空間景觀生態化的一種思維方式。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過引入自然界的山、水與綠化,模擬出自然風光,使住區景觀環境生態化,讓人們感受自然生態之美。正如美國景觀學者西蒙德所說:“應該把自然(山、峽谷、陽光、水、植物和空氣)帶進集中計劃領域,細心而系統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內、河谷之畔,并于風景之中”。
3結語
總之,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要特別注重利用城市大環境資源,使小區與城市空間有良好的過渡與協調,為人們創造一個自然親切的居住空間。并從“以人為本”的原則出發,更大程度地考慮到居民對環境的需求,這就更多地表現為居民對住區環境營造和維護的參與性,使設計師和業主形成“互動創作”的方式,更大范圍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與情感體現,實現人與環境之間的協調共生。而園林的設計是要反映出人們的大眾審美眼光和時代的科技水平,它也是人們對于一種理想化的生存空間的向往,一個可以放松心靈的休憩之地。建設更加體現精神特色的美好環境,是居住區景觀環境建設未來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智,現代園林設計的要點分析[J],現代農業科學,2009(05)
[2]蘇文土,佘智彬.淺談住宅景觀的人性化設計[J].福建建筑.2007(03)
[3]王明奕.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研究[J].科技風.2009(13)
文章標題:淺談住宅小區與園林景觀設計之美學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xue/1174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