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12-27 08:39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對現今流行的“低碳”理論的簡要分析論述,以江西省九江市濱江生態公園規劃設計為例,針對其現狀存在的問題,介紹其可以采用的生態途徑,旨在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濱江公園。
關鍵詞:低碳論文;濱江公園論文;規劃設計論文;
正文:
前言
截至2009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46.6%,且以每年一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增長,在幾年之內城市化率就將過半,也就是說不久中國將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隨著中國高度城市化的推進,城市居民日常休閑娛樂活動要求越來越高。但大多數城市的休閑娛樂、生態用地無法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對城市公園的需求劇增。
要提升城市的濱水景觀形象,就要針對我國濱江公園的具體特點進行規劃設計,而如今很多濱河公園的景觀設計都存在著嚴重的高能耗,多浪費,如:對原有地塊完全推翻重建,大量的破壞植物,硬質鋪裝的大面積使用等等問題,于是我們試圖尋找“低碳”途徑來進行濱江生態公園的規劃設計。
1、項目背景
1.1九江濱江生態公園區位
九江是江西省的北大門,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一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九江濱江生態公園位于九江市潯陽區金安組團九江長江大橋東側,西起九江長江大橋東至中石化金雞坡油庫,總用地面積18.99公頃。
1.2地段的現狀特點
九江濱江公園位于九江長江大橋橋頭兩側,主要在長江大橋東側。
建設區域內現有沙場6家,碼頭13座,其中沙碼頭7個,煤碼頭2個,石子碼頭2個,散貨碼頭2個。沙場和碼頭集中在琵琶亭至國電九江發電廠電煤碼頭之間區域內;有供水泵房3座(國有九江發電廠一期、三期供水泵房各1座,石化總廠九江分公司排水閘門一個)、國電九江發電廠排水泵房工作用房1棟、國電九江發電廠電煤碼頭一座、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批發油站一座等生產性用房;美孚洋行屬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規劃用地25畝,美孚洋行別墅、辦公樓、油庫等建筑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缺乏空間聯系;1988年修建的琵琶亭,占地面積約3300平方米,構筑物狀態良好。
2、現狀存在問題論文
現有琵琶亭景區規模小,場地狹小,地勢低矮,排水不暢,如果推翻重建,會造成資源上嚴重浪費;現有的文物保護單位美孚洋行別墅、辦公樓、油庫等建筑年久失修,破損嚴重,且現為中石化九江分公司使用,其油庫安全要求與文物保護、旅游景區規范不符;區域內現有沙場共6家,碼頭13座,沙石碼頭場地混亂,環境景觀差;二電廠泵房等生產性建筑立面破舊,生產區內建筑物凌亂,一些破舊圍墻阻礙觀江視線;現狀混凝土防洪堤高差2米,妨礙人們的景觀視線和以及區域間的聯系;現狀地段沿江界面分布著幾處斑塊狀的蘆葦蕩,沒有進行系統的生態景觀規劃設計。
3.基于低碳基礎的設計措施論文
現今,隨著人們對科學認識的升華,從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后,“低碳”也成為世界各國矚目的焦點。
3.1國際上流行的“低碳”途徑。
當今世界低碳的主流主要是在討論“低碳經濟”、“低碳社會”、“低碳城市……。
3.1.1“低碳經濟”一詞首次出現于2003年的英國政府白皮書(,其主要的理念是:強調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應盡可能向大氣中排放最少量的碳,以降低能耗來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實行低碳生產。生產決定著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對象、水平與結構、具體形式、社會性質,因此低碳生產環節至關重要。低碳生產可以通過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來實現,其特征是“兩低一高”(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
(2)“退二進三”的產業模式。第二產業的能耗強度遠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的能耗強度為第一產業的五倍多,為第三產業的四倍多,因此控制高碳消耗的第二產業的發展對于低碳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
3.1.2“低碳社會”,倡導人們采取積極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通過創建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培養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文明的低碳文化理念,形成具有低碳消費意識的“橄欖形”公平社會(“橄欖形”社會:以中等收入階層為主體,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欖形”的社會結構,旨在創造一個環境友好型,社會結構合理、公平的社會)
3.1.3“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城市中的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以低碳為理念、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目標的城市。其最主要的核心是培養城市居民和企業的低碳的消費方式,通過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降低城市中的碳排放量。
3.2基于以上幾種“低碳”概念的分析,淺析濱江生態公園規劃設計的幾種生態途徑。
以上幾種方式的共同之處在于降低碳的排放量,盡量減少各種資源、能源的浪費,以及資源、能源的再利用。在濱江生態公園的規劃設計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體現“低碳”:
3.2.1遵循生態原則論文
(1)充分利用濱江生態公園原有狀況較好的樹種,盡可能的減少新植物的種植,以減少“碳消耗”;增加植物的多樣性、立體綠化、多用喬木、選擇適宜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種等,這樣做既可以有效減少維護園林綠地所需的碳成本,同時又可以保持濱江公園的開放性與可達性。
(2)在設計中減少采用“高碳”材料,如減少高能耗的玻璃、鋼材、水泥的使用,增加泡沫混泥土、再生材料、竹子等低污染、低消耗的材料。與樹木相比,竹子生長迅速,吸收二氧化碳量是普通樹木的4倍,而竹子作為新型的建筑材料完全有可以,甚至被稱為“植物鋼鐵”,與樹木相比,竹子生長迅速,吸收二氧化碳量是普通樹木的4倍,而竹子作為新型的建筑材料完全有可以,甚至被稱為“植物鋼鐵”,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馬庫斯•海因斯多夫的“德中同行之家”展館以及世博會中的竹子的高度利用:國際竹藤組織館、帶竹子穹頂的印度館、以竹子和泥土編織墻體的秘魯館、竹藤版鳥巢的西班牙館……
3.2.2現狀建筑和構筑物“再生”利用論文
對于濱江公園中的歷史建筑,以及保留較好的建筑和構筑物可以使用以下幾種“再生”的利用方式:
(1)對于建筑狀況較好的歷史保護建筑,對其周圍景觀環境進行整合設計,以突出建筑物的歷史遺存痕跡,同時轉變同濱江生態公園不協調的建筑功能,如原來的建筑是辦公樓,私人別墅,可將其轉換成為展覽館,博物館等來體現公園所在城市文化內涵論文;
(2)對于建筑狀況一般甚至破損較嚴重的歷史保護建筑,可對其建筑立面進行處理,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保留其原有基本構建,為其穿上“外衣”。這種“外衣”可以采用新型的低能耗的建筑材料。
(3)廢棄的工業建筑的“再生”利用:
對工業建筑可予以保留的,可采用“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法,對其建筑內部和周圍進行環境設計,其建筑功能可以轉換成濱江休閑、娛樂、休憩的場所,如茶樓、咖啡廳、酒吧、休憩一角等。
對建筑質量較差的,可對其進行拆除,拆下來的建筑材料,可采用環境藝術的處理方法對其進行再利用,用此方法可以打造濱江生態特色工業文化景觀。
(4)對景觀特性較好的構筑物進行“有機”保留,景觀效果特別差的構筑物可以移除;影響了某一地塊的濱江景觀視線的或者不符合其地塊景觀特色的構筑物可以將其轉移到適合的地方去。
3.2.3充分利用原有景觀特性
(1)防洪堤的利用,垂直狀或者陡坡狀的防洪堤往往只是起到了防災的作用,阻止了游人同水的親近,可以將防洪堤進行幾個大型的階梯狀設計,將每個階梯輔以其適當的功能,或步行廊道,或景觀雕塑,或休息平臺。
(2)豎向空間的利用論文
濱江公園往往位于長江大橋旁邊,充分利用大尺度的豎向空間進行設計,利用現有的景觀特性達到觀橋與觀景的結合,塑造濱江公園特色景觀。
3.2.4步行優先原則
在濱江生態公園通過步道,植物組織方式的配置,公交站點以及停車場的合理設計,減少游人汽車的使用,鼓勵人們步行游覽公園。
3.2.5體現節能、環保
這一途徑主要通過濱江生態公園中的照明系統來體現,可以采用節能燈,太陽能面板燈以減少電耗。同時設置環保警示牌、環保裝置藝術展區等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景觀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4總結
沿江城市,充分利用好沿江濱水景觀的優勢進行濱江公園規劃設計,不僅滿足人們日益豐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為公眾的日常交往、休閑、娛樂活動提供高質量的景觀場所,而且豐富了城市的濱河景觀,同時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參考文獻:
1.俞孔堅.低碳就是讓自然做功.《中關村》訪談,2010.2
2.謝芹.構建自然生態人文的濱江景觀——宜都市濱江公園綠化設計,2009
3.王貞,萬敏.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及要則探討.中國園林[J],2010
4.劉穎.景觀設計與低碳.現代園林[J].2010(08)
文章標題:美學論文:基于生態基礎的濱江公園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xue/1095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