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公共關系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18 11:59 熱度:
摘要:文章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獲取文獻資源為例,采用互聯網實證文獻資源調研的方法,對公共圖書館在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及其資源建設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理論月刊雜志社,公共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文獻,開放獲取,山東省
作者簡介:姜璐(1981―),山東省圖書館館員。1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文獻化
1.1非物質文化遺產解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是指在特定區域內具有強烈的民族歷史積淀,傳承3代以上,傳承時間超過一個世紀,且要求譜系清楚和明確,作為該區域具有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和社會特性組成部分的團體或個人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以及與其相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等人類智力活動成果[1]。隨著人類群體或個人在所處社會環境、歷史條件以及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中的動態變化,也使得這種世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可持續性傳承和創新。目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按內容分為10類,分別是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級別分為5級,分別是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級。自從2003年我國開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到目前已走過了10余年歷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經取得重要進展,彰顯了我國對文化多樣性價值的珍視[2]。2013年是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頒布10周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兩周年,2013年6月14日,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暨慶!侗Wo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10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經驗”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和認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正在健康發展。
1.2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化
由于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遺產,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化就是將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相關的各種文獻資料,以各種不同文獻類型或文獻格式類型的方式加以呈現、收藏、保存和保護,以便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除了采用傳統的口授、身傳、授課等方式外,由于文獻是保存、記錄、講授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時也是適用范圍最廣和穩定性最好的傳播途徑,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無論是采用身傳和口授,還是學校授課的方式,都離不開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的強力支持[3]。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文獻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因為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要靠活態傳承和保護,另一方面也需要靠文獻記載來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更需要從歷史、文化、科學、經濟、文獻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充分的研究,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化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研究價值和實用效果。目前最為主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化方式是采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各類數字化文獻的方式加以保存和保護。由于數字化文獻與傳統的紙質文獻相比優勢明顯,因此可以更好地實現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
2公共圖書館在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化中的作用
2.1公共圖書館在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化中的作用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明確規定,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具有承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教育的職能,其中,圖書館中的公共圖書館就更是如此[4]。公共圖書館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時代,可以充分運用各種新技術手段,將數字化文獻和開放獲取文獻這兩種元素同時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中,從而開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新渠道,開啟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資源服務的新途徑,實現在資源廣泛共享基礎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資源利用新目標。為此,公共圖書館應當主動將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納入到自己的公共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中來,擴大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領域,也納入到地方文獻服務體系[5],并以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為核心內容開展新的服務項目。因此,公共圖書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播平臺,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尤其是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也應當成為公共圖書館重要的地方特色館藏文獻資源類型之一。尤其是對于那些具有強烈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更應該成為地方公共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文獻。
2.2公共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獲取文獻資源的類型
公共圖書館在開展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化工作中可以采用多種形式[6],要通過多種方式體現出這一系統工程的特點。一方面需要為用戶提供具有泛在化特點的圖書館服務,包括為用戶提供具有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用戶和多種方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資源服務;另一方面也要為用戶提供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類型的多元化服務。其中,不僅要有電子圖書,還要有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種文獻載體。這些數字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載體可以有多種類型,如按采用文獻的格式劃分有文字、圖片、照片、圖文、音頻、視頻、動漫、三維虛擬、攝像頭、多媒體等;按采用文獻的類型劃分有圖書、期刊、論文、學位論文、講座、地方志、家譜等。同時,要為用戶提供具有學術性質的免費全文開放獲取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資源,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開放獲取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資源,為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文獻的形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和傳承提供最為便利和有效的條件。
3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及國家博覽會
3.1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概況
姜璐:公共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姜璐:公共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山東省是孔孟的故鄉,禮儀之邦,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蘊含著民族富強、愛國、自由、公正等核心價值觀,因此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省經過4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山東省范圍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普查工作,共普查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106萬條,整理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萬多項,并從普查項目中選出了歷史文化價值高、生存狀況瀕危、傳承困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優先列入名錄體系。截至2014年6月的統計資料顯示,山東省目前共有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9,692項,形成了類型齊全的5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體系。其中,民間美術類的煙臺剪紙、濱州剪紙、高密剪紙、莒縣過門箋,民間音樂類的諸城派古琴,傳統戲劇類的濟南皮影戲、泰安皮影戲、定陶皮影戲共8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山東省是項目居于第二多的省份,有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53項,還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5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57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019項,成為全國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7]。山東省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山東省地方公共圖書館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資源體系及其相關數據庫和網站提供了堅實的文獻資源基礎。 3.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省舉辦
山東省在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迄今為止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連續舉辦過全部3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的省份。2010年10月15―18日,主題為“保護傳承、合理利用”,以適合生產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展覽和銷售為重點內容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同時,位于濟南市西郊槐蔭區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也在博覽會期間奠基開始建設。2012年9月6―10日,第2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古城舉辦,主題為“促進非遺保護,共建精神家園”,旨在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共同市場的建立,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2014年10月11―14日,第3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以“非遺:我們的生活方式”為主題,共有700多個項目參展。博覽會期間還舉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交易,創意衍生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成果展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等活動,展現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8]。此外,山東省為慶祝我國第9個“文化遺產日”,于2014年6月14日在濟南舉辦了“美麗非遺・文化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2014年9月17日,在山東省文化館舉辦了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2014年10月底,臺兒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正式落戶山東棗莊臺兒莊古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以及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在山東省的蓬勃開展,為山東省地方公共圖書館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并為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資源服務提供了極為良好的地緣環境和地方文獻資源條件。4公共圖書館可提供的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獲取實證文獻資源4.1按文獻格式劃分的開放獲取實證文獻資源
山東省公共圖書館可利用建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獲取文獻資源數據庫及其網站,為用戶提供各類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獲取文獻資源[9]。例如,可提供按文獻格式劃分的文字類資源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數據庫系統”網站的民間舞蹈類項目――山東省級的《魯南花鼓》,傳統手工技藝類項目――濰坊市級的《濰坊濰城小磨香油工藝》和梁山縣級的《李文斗豆腐傳統制作技藝》;圖片類資源如通過“FOTOE圖片網站”可檢索到涉及“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眾多的圖片文獻資源,如《章丘麥秸畫》、陽谷木雕《孔子》、濟南皮影《大明湖――荷花仙女》、濟南面塑《鐘馗嫁妹》、膠東棲霞彩塑《天師辟邪》以及臺兒莊展區的《譚氏蠶絲制作技藝》;圖文類資源如國家級威海榮成市的民俗類項目《榮成國際漁民節》,濰坊傳統手工技藝類項目《濰坊紅木嵌銀漆器》;視頻類資源如通過“優酷”視頻網站展示和介紹的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頻資源,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煙臺剪紙音像集》《濱州剪紙》《濟南皮影戲創意節目―濟南影子舞―濟南人體影子舞》《茅毅先生濰坊音樂會:諸城派古琴》《定陶皮影戲――菏澤》《日照莒縣過門箋新春祈!芬约捌渌曨l資源如省級的《楊家埠木版年畫》。
4.2按文獻類型劃分的開放獲取實證文獻資源
山東省公共圖書館可利用建設的各種文獻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獲取資源數據庫及其網站,為用戶提供各種文獻類型的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獲取文獻資源[10]。例如,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獲取論文類資源,如《音樂時空》2014年第10期的專題研究論文《分析瀕臨失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琴書》;學位論文類資源,如山東師范大學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2011年的碩士學位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的山東傳統武術研究》,青島科技大學民間美術專業2010年的碩士學位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島民間美術研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島民間技藝研究》,青島大學旅游管理專業2010年的碩士學位論文《山東半島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價值及開發研究》;講座類資源,如《古箏流派大講堂――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箏樂》。2014年11月25日,在“11.26”習近平同志視察山東孔子研究院并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齊魯非遺大講堂》首期在濟南開講。山東省將從2014年11月開始每月一次,利用一年的時間舉辦《齊魯非遺大講堂》專題培訓講座,內容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與傳承機制建設,搶救性保護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弘揚傳統文化的機制建設和制度保障等;地方志類資源,如《山東省情網・山東省省情資料庫》收錄有7,000余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全文文獻,如《迷人的東方芭蕾――濟陽鼓子秧歌》《新一輪修志應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的收錄》;網站類資源,如“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網站[11],設置有新聞資訊、政策法規、中心介紹、遺產名錄、老字號名錄、申報指南、專家論壇等欄目,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研究、老字號傳統技藝研究、傳統工藝美術研究3個研究方向的文獻資源。
參考文獻:
[1]孫沁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民族地區圖書館職責與實踐: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5):97-100.
[2]蔡磊.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特征與保護原則[J].理論與改革,2014(5):125-127.
[3]周梅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的收集整理[J].浙江檔案,2011(11):43-44.
[4]閆媛.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的作用[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10):103-104.
[5]姜璐.地方文獻的開發與利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9):71-73.
[6]陶琳.公共圖書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以杭州圖書館對“西湖傳說”的保護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3(6):103-107.
[7]山東健全完善非遺名錄體系,國家級項目達153項[EB/OL].[2014-11-30].http://news.sdchina.com/show/3085486.html.
[8]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10月亮相濟南[EB/OL].[2014-11-30].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9-24/6627044.shtml.
[9]劉愛華.從“傳承”的角度看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建設[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0(11):126-128.
[10]于新國.基于開放獲取的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資源:以我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源為例[J].文獻信息論壇,2014(1):15-18.
[11]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EB/OL].[2014-11-30].http://www.sdich.com/index1.asp.
文章標題:理論月刊雜志社投稿公共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guanxi/2631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