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4-25 13:33 熱度:
為應對嚴寒天氣,防凍劑在果樹種植中應用開來,對果樹御寒起到了防護作用,但同時也對果實的品質產生一定影響,本文就對防凍劑對果品品質的影響展開討論。
《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月刊)1994年創刊,是果樹技術期刊,集科學性、實用性、時效性于一體。為滿足廣大讀者的要求,適應我國果樹生產和發展的需要,2008年將豐富原有欄目內容,同時增加新的欄目。全方位報導我國果樹生產和發展的最新動態、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新農藥等。
為研究植物防凍劑對果實品質的影響,本文對6種植物防凍劑處理的果實進行了品質測定。結果證明這6種防凍劑具有提高果實品質、增大果實大小等優點,但也存在果肉厚度和可食率降低的問題。
枇杷是原產于我國的常綠亞熱帶果樹,由于其特色高效,現已發展成為我國江南重要的經濟樹種[1]。但由于其對溫度要求較高:年均溫大于15℃,1月份平均溫度5℃以上,最低溫度-5℃以上,故在其江蘇、上海、浙江等北緣地區,甚至福建、四川北部地區存在凍害問題[2]。為緩解北緣地區果樹的凍害,很多防凍的技術措施被重點試驗并推廣。其中植物防凍劑因其操作簡單、防凍效果好而廣受研究人員和果農的歡迎[3-5]。目前已有10余種植物防凍劑應用于凍害地區枇杷的防凍。但防凍劑對枇杷果實品質的影響卻未見報道。
果實品質是目前市民消費時重點關注的對象,因此本文選擇幾個常見的植物防凍劑研究其對果實品質的影響,以期為防凍劑這一簡單、高效、前景廣闊的技術推廣奠定基礎。
1 植物材料與方法
試驗地點位于江蘇省太湖常綠果樹技術推廣中心枇杷示范園內,面積0.2hm2。在試驗園中選擇7~8年生、生長健壯、花量適當、樹體差異小的樹進行試驗,品種為蘇州主栽品種白玉。
經認真的比較與選擇,課題組分別從北京、上海、河南等地引進植物防凍劑6種(見表1),編號為1-6號。使用各自的推薦濃度。
防凍劑于2010年12月21、31日、 2011年1月12日分別進行3次噴藥,5號僅在第1次進行噴霧處理。隨機取1株樹勢開花量類似的白玉樹作對照。各處理及對照均以大枝為單位進行數據調查,設3個重復。
于2009年于東山校區采集6種防凍劑處理的白玉果實進行品質測定,每一個防凍劑處理隨機取果實20個,按常規方法測定其單果重、縱橫徑、肉厚、核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對單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等數據輸入方差分析軟件(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王紹華)進行新復極差法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單果重對比
CK單果重為23.9g,防凍劑平均為26.8g,說明防凍劑除防凍效果外,對果實有增大作用。與CK相比增大作用最顯著的是3號,平均單果重為28.6g,增重了19.7%;次之為6號,增重了18.4%。然后是1、5、2號處理,僅5號處理下降了1.5g。新復極差法在1%水平,3、6、1、5、2號處理間無顯著差異,但與4號與CK差異顯著。4號與CK間差異不顯著。在5%水平,3號與6、1號差異不顯著,但與5、2、CK、4差異顯著。6、1與5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與2、CK、4差異顯著,CK顯著小于3、6、1、5、2號處理,4號處理又顯著小于CK。
2.2 可溶性固形物對比
從總體來看,6種防凍劑處理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對照,說明防凍劑對果實糖度具有增加作用。與CK相比,除3號外,4、5、6、2、1號均增加了,其中5號增加最多,為15.9%,比CK增加了2.3百分點。增加最少的是1號,僅比CK增加了0.2百分點。從方差分析的結果來看,在1%水平,4號與5、6、2號差異不顯著,但與其它處理顯著。5、6、2、1與Ck間差異不顯著,但與3號處理差異顯著。在5%水平,4號與5、6號差異不顯著,但與其它處理顯著。5號與6、2差異不顯著,但與1、3、CK差異顯著。6號與2、1差異不顯著,但與CK和3號處理差異顯著。2與3號處理差異顯著。
2.3 可食率差異
可食率是衡量果實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與CK相比可食率最高的為3號,其單果重也最大,為70.1%;次之為1號,可食率為65.7%。除這2個處理外,均小于對照。其中最小的處理為5號,可食率僅為59%。1-6號處理與CK的方差分析表明,無論是在1%水平,還是在5%水平,4號處理均顯著大于其它各處理及CK,5號顯著小于其它各處理及CK,2、4號間無顯著差異,與其它處理差異顯著。1、6號與CK間差異不顯著。
2.4 其它差異
從表中可以看出,6種防凍劑處理從整體上來說,果實的縱橫徑均大于等于CK。以6號增加的最多,次之為3號。1-5號果肉厚度小于CK,僅6號大于對照。核重均大于CK。
3 小結
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防凍技術措施,防凍劑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本試驗通過對6種植物防凍劑處理的果實品質測定,證明這6種防凍劑具有提高果實品質(果實的糖度增加1.4%)、增大果實大小(重量增加1.6g,縱橫徑增加0.38cm、0.48cm)等效果,但也存在果肉厚度和可食率降低的問題。綜合各處理果實品質來看,1、2、5、6號防凍劑對枇杷果實品質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在防凍效果相近的情況下,可優先在生產上進行推廣。(收稿:2012-10-11)
參考文獻:
[1]邱武陵,章恢志.中國果樹志(龍眼、枇杷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2]陳方永,吳才華,蘇建,任正初. 白沙枇杷防凍技術研究與思考[J]中國南方果樹,2008,37(1):45-47
[3]陳有志.“植物防凍劑”應用于龍眼幼苗的試驗總結[J].廣西熱帶農業,2001 (4):7-8
文章標題:防凍劑對果樹果實品質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559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